怎样培养农村孩子喜欢小学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给广大教育者带来了创新的教育理念,给农村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新课改大潮下,作者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看法。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 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 营造氛围 组织游戏
  为了能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努力和创新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教学方案,更好地迎接新教材的挑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重视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喜欢数学。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能成功,关键要看是否有一个好的开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在上新课前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一堂课开始前,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内容。从而为顺利地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打好基础。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讲“相遇问题”的时候,为了消除三年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感,上课前,我用自愿组队的形式让同学们两人一队,演示“相距、相遇、相向”等这一类问题的相关概念。在农村教学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用这种同学演示的方式代替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对这一问题加深理解,更轻松地接受新内容。又如,在讲“分数”时,为了使同学们对分数有一定了解,我用情境导入法,在课前给同学们讲故事:妈妈做了四张饼,平均分给两个小宝宝,问每个小宝宝分到几张饼?(同学们说两个)然后又来了2个小宝宝,把四张饼平均分给了4个小宝宝,每个小宝宝分几张饼?(同学们说1个)今天妈妈只做了一张饼,来了两个小宝宝,要平均分给这两个小宝宝,每个小宝宝分到几个饼?(同学们说半个)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分数。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自然知道了分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使学生了解了新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完善,多媒体教学走进农村学校。多媒体将图、文、声、像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直观展示给学生,尤其是对多媒体存在新鲜感的农村小学生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没有新鲜感,不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在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的动画,直观的图像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周长的有关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设计了这堂课,让学生指出多媒体显示的图形的周长。这样利用小学生身边的、经常看见的或感兴趣的因素作为研究的素材,在多媒体的显示下更轻松地理解周长,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在计算中帮助学生深化对周长的理解。比如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老鼠和兔子分别围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地跑步一圈,然后向学生提问:谁跑的距离多?让大家想想怎么才能知道它们各自跑的周长呢?多媒体的动态展示能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学生乐于研究的问题。因此,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多媒体教学在农村教学中的普及。
  三、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尤其是数学课堂更显枯燥。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教圆柱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动手不爱计算的习惯,协助学生动手将圆柱体展开并进行观察,从而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然后运用公式口算出其他圆柱体的表面积。这样既让学生尝到了自己动手的甜头,又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组织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往往在不经意间学到的知识更牢固。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像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不能坐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学习。根据调查显示,三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5分钟左右。因此,我总结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适时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的课堂游戏:抢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课堂游戏展开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地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更应该运用农村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敢于发问、敢于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爱学、乐学的习惯。我相信只要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不断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数学成绩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永兵,杨贵坤.激趣启疑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教学摭谈[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张璐.优化小学数学评讲课的结构设想[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3]钟诗贵.农村小学数学作业中的问题及对策[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4]秦翠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能[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据调查,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小学数学浅显,备课写教案多余;教两班数学苦累,不如教音、体、美之类学科轻松;后进生难于转心,费时烦心,等等,诸如此类表现出心理失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对此必须矫正,教师应调整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静下心来研究教材,潜下心来教书育人;用爱心、信心和恒心,细致地辅导后进生。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 矫正心理失衡  虽然每个学校都在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 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连接点,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从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用数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努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析疑、解疑,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们对核酸的新功能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利用分子组装技术将DNA作为纳米元件组装出一些特殊的纳米器件,以及为了寻找新的人工核酶而建立的RNA库。以往对DNA或RNA的各种修饰,仅仅是为了优化它们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性质,却很少关注利用功能基化来筛选DNA的新功能。蛋白质和多肽的构效关系研究更表明了官能团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多样性之间有密切关系,以往对众多蛋白酶的研究表明,羟基是一个很重要的活性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