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争夺五常米?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尉丘在五常流传的故事。农闲的7月,黑龙江省五常市10余家私营大米加工厂的老总级人物,相约来到吉林省查干湖景区度假。12日傍晚,参观完电视剧《圣水湖畔》的拍摄地,米业老总们心情愉快地回到驻地张罗吃饭,酒桌就摆在月朗风清的查千湖畔。
  席间,某精米公司的柳老板(化名)发表了即兴“演讲”,从保证“稻花香”大米货真价实,到粮食市场前景广阔,再到企业未来发展蓝图,老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此时,时钟指向19点50分,谈兴正浓的柳老板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两分钟前,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已准时开播,五常“稻花香”大米被大规模掺假事件正被曝光——柳老板的米厂,因大米搀兑和加香精造假,正在电视里“露脸儿”。
  “大家都在喝酒,谁也没注意看电视,老柳在屋外演讲,电视在屋里曝光,这事整的。”7月16日,自称见证了戏剧性的“查干湖之夜”的五常一家米业公司负责人,向记者绘声绘色讲述当时的情景。
  消息终于传到查干湖。“第二天早晨大家就都跑回来了,当时,不少人心里都没底,感觉像地震了一样。”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7月13日上午,五常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随即,由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全面出击,开展大米市场大检查,全市200多家大小米业加工厂相继停业整顿,被曝光的米厂被摘牌,所有产品被查封……
  一时间,“掺假门”事件令五常米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信用危机”。
  
  200家米厂被停业空前低沉的五常米业
  五常隶属哈尔滨辖区,位于黑龙江的最南端,与吉林省榆树县隔河相望,是闻名遐迩的“稻花香”水稻原产地。在五常的80万农民中,有60万人种植水稻,水稻种植面积180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其种植面积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一。  “稻花香”大米,一直是五常农民的主要饭碗和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开车从哈尔滨出发,沿新修的高速公路一路向南。7月15日上午10点,当通过收费站进入五常地界时。眼前的景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公路两旁、甚至不远处的山头上,到处矗立着大米加工企业的广告牌。在这些广告牌中。最为显眼的当属“明轩精米有限公司”的广告。
  而这家公司,正是被央视曝光的6家搀兑和加香精的违规企业之一。
  记者在五常采访期间,随处可以感受到危机所带来的压抑和凝重。在五常市安家镇,十数家米业公司大门紧闭,寂静无声。
  “以前,拉粮的大卡车可多了,孩子都不敢去外面玩,怕被车碰着。”在镇东侧防护林附近的一个院子里,住户老李一边拉住吠叫的狗,—边大声向记者说。
  在五常,记者发现,“大米出事了”这个话题已成了村头巷尾的“热词”。“出事”3天后,由掺假事件所诱发的各类传言不断被添枝加叶——“某米厂老总被媒体记者‘钓鱼’啦”、“有人想把白米涂上黑涂料,冒充黑米去卖,那人已经被抓起来了”、“中央下来人了,以后所有私营加工厂都得被砍掉”……
  各种版本的消息像风一样飘散开来。“掺假门”所引发的舆论漩涡,会不会将五常整个大米产业都卷入万劫不复之地?
  “到目前为止,通过对全市200家加工企业的排查,我们尚未发现造假现象,但最终结果还得等理化指标的检验报告出来才能知道。”参与大米市场大检查的五常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五常市大米协会会长秦利明用“痛心”二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的确感到痛心,五常从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种植水稻,几经沉浮,终于在1980年代研制出‘五优稻’系列优质品种,也就是‘稻花香’大米。可以说,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口感和健康,能把粮食种到以品牌闯天下的水平,在中国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在秦利明看来,尽管“掺假门”事件令五常大米蒙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五常大米的优良品质。
  “米好吃,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假冒,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对五常大米产业进行科学、严谨、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秦利明认为,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五常大米,一定会熬过这场突如其来的“信用危机”,重新赢回良好的口碑。
  
  五常米还能卖上价么?忧心忡忡的稻农回忆2009年秋冬的五常大米收购市场行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从稻农王亚明的语气中便能感受到。
  王亚明家住长乐朝鲜族自治乡,家里拥有3垧(约合3公顷)水稻田,种植稻花香2号水稻,他告诉记者,他女儿住在北京,“去年10月、11月间,五常水稻收购价格的一路疯涨,特别像2009年的北京楼市。”
  王亚明说,当时稻谷一天一个价,甚至一小时内的价格都不一样,五常稻谷价格从入秋的每市斤1.5元、1.7元到19元。2元,最后达到2.1元。“农民种地就图秋天卖个好价钱,去年秋天,农民都乐得合不上嘴。也有不高兴的,那是因为卖早了,卖便宜了,越在后面卖,利润越高。”
  据秦利明会长介绍,2009年,五常水稻价格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五常现有稻田180万亩,60万农民种植水稻,人均种植3亩,按照每亩收获约1500斤稻谷,每斤卖2元钱算,2009年,五常农民人均种植水稻的收入可达到约9000元。
  “人均年收入9000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五常城区百姓的收入。这么说吧,去年五常农民种一年水稻的收入,相当于黑龙江其他地区农民种水稻两年的收入,你说农民能不乐嘛。”秦利明说。
  经历了“掺假门”事件,今年五常稻农的收入会减少吗?采访期间,面对这样的疑问,记者得到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A、会减少;B、不会减少。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之所以有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五常的大米产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稻谷收购模式。
  一种模式是。稻农作为散户自行耕种。收获季节等着粮食经纪人(东北农村常称之为“粮贩子”)和大米加工厂上门来收购。稻农在价格方面即主动又被动——主动是因为可以自由买卖,谁出的价高我卖给谁,可以尽量买个好价钱;被动的一面是,一且市场出现波动,如收购价格偏低等,容易导致最后不得不低价出手。
  还有一种模式是“订单农业”模式,即稻农与大米生产、销售企业签订合同,从种子选种到田间管理,到收割,完全按照规范耕种,秋季的时候,企业按照事先协商的价格收购稻农的水稻。如果收购价低于市场价,生产厂家要补上不足部分,如果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厂家也绝不反悔,这样做的结果是:稻农不会在价格上吃亏。
  “订单农业让农民受益,但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哈尔滨金膳道米业有限 公司董事长张玉河向记者坦言,“如果你想真正把五常香米做出名堂,‘订单农业’是最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选种到最后变成亮晶晶的大米,每一个环节都在掌控之中。”  张玉河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在五常市长乐乡成立了自己的农业合作社,并在社员中推选出5位理事,代为行使监管权力,“我们打的是‘纯有机大米’牌,合作社形式是保证大米质量,同时也是保障农民收益的最有效途径。”
  
  掺假背后的米源争夺四张大嘴与200张小嘴
  
  在“掺假门”行为被曝出几天后,五常人似乎已经找到了导致五常大米“丢脸”的深层次原因。
  五常市一家水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各家企业对米源的争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不法商贩的贪念。”
  “近几年,五常香米名声远扬,令不少外省、甚至跨国粮企纷纷盯上了五常稻花香,这导致了大米货源的紧张。”7月18日,一位五常市大米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外地大企业来五常‘抢粮’,这间接导致了去年的价格发烧,也是导致五常大米‘不纯’的因素之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五常大米产业呈现出战国格局,除了本地的200家中小企业之外,中粮集团、马来西亚丰益国际、本土粮食巨头北大荒米业集团、资本雄厚的东方集团等四大巨头已齐聚五常。
  据了解,2009年6月底,丰益国际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了一份65亿元的投资协议。而此前的2006年,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嘉里通过“香满园”品牌进入小包装米行业。2008年,包装上印有“原产地:黑龙江五常”的“金龙鱼”小包装米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超市。
  而在丰益国际抛出65亿元大单之前,中粮集团也与黑龙江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黑龙江省新增投资将达到100亿元,项目涉及粮食深加工、畜禽养殖加工、粮油仓储、乳业、商业地产和金融业。今年,中粮集团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在五常市五常镇投资1.7亿元人民币,建设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稻米的项目,目前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预期年底实现投产。
  2008年,一直专注于金融投资的上市公司东方集团开始着手进军粮食领域,其目标是3年内构建黑龙江最大的大米有机种植产业链、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据媒体报道,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已与五常市协定共建黑龙江省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及全国一流的大米物流园区——五常大米交易市场,并建设两条年加工3万吨大米的生产线。
  7月19日,几经周折,记者来到东方集团在五常市设立的办公地和正在施工的加工车间。由于五常正处在“掺假门”漩涡中,东方集团五常分公司亦显得很冷清。据值班人员介绍,目前,东方集团在五常的各项工作并没有受到“掺假门”的影响,但是“领导有事都不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
  北大荒米业系黑龙江农垦集团下属企业,也在五常市设有10万吨高端米加工项目。7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五常公路收费站附近的北大荒米业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占据地利和人和。北大荒米业在五常大米市场的米源十分丰富。
  四大巨头的进驻,令五常当地的中小米厂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说不定哪天就把我们给吞了,人家有雄厚的资金,玩得起啊。”张玉河无奈地对记者说,“不过,有一点我想不明白,五常水稻年产量只有区区100万吨,而且将来也不会增加,这样一块不大的蛋糕。四张大嘴,加上200张小嘴如何分而食之?”
  
  “引进龙头”的政、企分歧五常大米如何做强?
  
  在采访中,一位当地中小米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五常大米应走“农业奢侈品”路线,稻花香大米不能做大(因产量和规模有限),但可以做强,做成真正的高端有机大米。
  与中小企业对外来巨头的抗拒相比,关于五常大米的未来之路,五常市政府观点有着明显的不同。
  7月17日,五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景奎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市政府材料中显示。五常市政府将对五常未来米产业的发展实施长远规划,制定五常大米品牌保护、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大米监测管理办公室,常年监管;加强水稻良种培育,确保原产地产出优质精品米;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规范整合稻米生产加工企业。打造统一品牌。
  五常市副市长许庆武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于推动大米产业的发展,五常将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一来,龙头企业可以发挥集聚效应,有助于形成围绕龙头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区域化布局形式;二来龙头企业对当地的其他小型生产企业和农户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因此五常大米品牌整合时应注重大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在财税、信贷、技术改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庆武副市长说。
  显然,对如何保证“五常大米”品牌信誉、做强大米产业的逻辑判断上,该不该“引进龙头企业”已成为政府与当地中小企业的分歧所在。
  而这一分歧如何得解,也必将决定五常大米的未来。
其他文献
“美国有一个官员,别人问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会不会感到恐惧?这位官员说不恐惧。因为中国人的软实力不行。”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举的例子,冯骥才当下的忧心绝不亚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迫切。  冯骥才以小说成名,而进入公众视野是1993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些经历风雨沧桑的文化遗存或将消失。忧心如焚的冯骥才联络了许多专家,
近日,国内首只以海外市场指数为跟踪标的指数基金——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公开发行,该指数基金的投资标的涵盖微软、英特尔、苹果电脑、星巴克、谷歌及百度等全球最具创新成长潜力的100家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该基金是完全投资于美国高科技股市,和中国股市的关联度低,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实现投资组合的全球配置。”  即便如此,两年前中国基金业首批QDII(合规本地机构投资者)基金出海折戟而归,多
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商业周刊》却在本世纪的金融危机中挺不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被传媒业广泛关注的交易。  4月23日,彭博《商业周刊》亮相,读者从封面上一眼就能看出“Bloomberg”被放在了“Business Week”之前,成了杂志易手后最明显的标记,而原有红白相间的杂志标识也被黑色取代。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这位纽约市市长、彭博社创始
如果你走在78年前的上海街头,你一定会去买蒋光鼐牌香烟,因为那是抗日爱国的象征。你还可以看到四处悬挂的蒋光鼐肖像,这是画家蒋兆和1932年在淞沪抗战前线为他绘制的油画。当年,那幅油画被印刷成数万张,沿街张贴。  在这张画像的背面印着蒋光鼐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大战开始,他与第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暨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力保疆土,誓死为国,鏖战月余,杀敌无算,造成甲午以来抗暴却敌之第一页光荣历史,举世无不
由于不满政府将原本规划用于市政道路改造扩建的拆迁用地当作商业用途,呼和浩特一公司将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回迁。    简单的拆迁 复杂的官司  原告内蒙古美仑商贸有限公司(下称“美仑商贸”)在起诉书中写道,2004年7月3日,原告与被告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下称“呼市建委”)签订了《拆迁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书》,约定被告将原告所属正在经营的原锡林商场1025.52平米商业用房拆除,作价每平
上海在获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后,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人才话题也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心硬实力的载体已经日趋成型。与之相比,金融人才短缺却日益成为制约上海金融业发展的“软肋”。  4月19日,上海市政府出资3.2亿元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揭牌;4月23日,上海市人大对《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修改稿)(下称《条例(草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成思危    获得奖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  “有人说人生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做你必须做的事,第二件事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我很荣幸能够为国家建言献策,我觉得非常幸运。大家知道,明年仍将是最困难的一年,我们一定要保增长促就业,调结构促消费,我相信乌云总会过去,阳光会再次普照大地,在2010年,我们将迎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春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長期以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本运作备受关注,也充满争议,坚冰待破!  从1996年起,黄山(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八达岭长城、峨眉山(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等世界遗产,纷纷以不同方式进入资本市场。14年来,“文化遗产股”成为资本市场上旅游板块的排头兵,特别是八达岭长城,于港交所一进一出,引发了众多猜测。  今年7月23日,国务院下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下称《分工方案》
最近一个月内,加拿大三位部长、三位省长密集访华,继去年底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中国之行后,加拿大政府在经贸外交上再次向中国抛出友善的橄榄枝。  这份六人省部级官员名单包括:加拿大国库委员会主席兼亚太门户部部长斯托克韦尔·戴、国际贸易部部长彼得·范龙、财政部部长吉姆·费海提,和加拿大西部三省的省长。  “中国现在是加拿大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商品供应国”,彼得·范龙部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心小学  學生:金义涵 指导老师: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