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人人都是班干部”和“淡化官本位”两种管理方法都着眼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调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为实现班级良性发展服务。前者侧重将学生的责、权、利三者挂钩,让班级学生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活干,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它确有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管理能力之效;后者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平等,淡化权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从学生内心深处唤醒“善”的本质;前者顺应了社会风气中对权力的膜拜,迎合了部分学生爱慕虚荣的心理,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后者则从人本主义出发,认可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顺应了学生自然成长过程。
  这两种管理方法各有千秋,不能单纯评价孰优孰劣。班主任到底采用哪种班级管理方法,这主要由班主任个人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风格而定,所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有的班主任擅长行政管理模式,工作细致,能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任务,而且有这方面的实施经验,那么,采用前者管理方法未尝不可。有的班主任则敢于创新,积极尝试新的管理方法,那么,他选择后者也许效果更好。
  目前,这两种典型的管理方式同时存在,本身就表明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所以,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局限,容许班主任探索更多新的模式。另外,班级管理模式总是带有班主任个人理念的烙印,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否则有东施效颦之嫌。要切记:在选择何种管理方式时也要考虑学生实际,否则会南辕北辙。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信奉后者,因为它是对前者的升华,追求人性的平等,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从长远来看,后者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更具有人文关怀情愫,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栏目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人人都是班干部”,有着众多的好处:  第一,有利于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自己是某方面的班干部,就要对某方面负责到底,做到尽善尽美,不仅职责范围明确,职责结果也明确。  第二,有利于树立合作意识。“人人皆官”,其实也是“人人皆兵”,只不过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自己是官,而在别人管辖的地方自己是兵,也需要服从别人的领导。亦官亦兵的身份,让他们知道,要想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得好,就得树立合作意识,只有自己当好别人
【摘 要】本文分别从历史背景、女性艺术的发展历程等多种切入点出发,以“性别属性”为视角来看中国当代女性绘画的发展,分析并阐述了其特点与现状,以及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性艺术;性别属性;当代女性绘画  “女性绘画”,顾名思义就是指女性画家以自身的女性视角为出发点,凭借自身的直觉和才能,从女性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出发,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来描绘生活,从而展现女性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国家亡了可以复国,但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亡了,这个民族会很快在世界上消失.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先进的文化观念,便谈不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谈不上和谐
据笔者了解,90%的孩子都期望能当上班干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正当的心理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练。但在实行“人人皆班干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留意“骄”。因为受到一些成年人言行误导,以致许多孩子形成了一种“官大权大”的错误想法。有些家长在孩子当上班干部之后,或经济奖励,或经常炫耀,夸大“官”位的重要,让原本纯洁的心灵沾上市侩之气,使其“骄”气滋长。 
如今,班级干部管理可谓“乱象丛生”:孩子因为能够“管”别人而沉溺于“官瘾”之中;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有“官”当,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跑官要官”;部分班级竟出现“全民皆官”的荒诞现象。  林林总总的“怪相”,究其原因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似乎只有当了官,管着一些人或事,人生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和做法,实则是封建思想的余毒。  那么,跳出
本文主要以界画与古建筑各自的艺术特点为出发点,分析界画与古建筑之间的审美关系,从而推理出界画与古建筑之间审美关系的艺术价值,为当今关注界画﹑古建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相
城市雕塑是一种城市公共形态,它在传递精神文化面貌、展现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城市地域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包括整体论、视觉力场、图形背景论、同质
5月2日,黑龙江庆安县45岁农民徐纯合被警察当场击毙.舆情事件持续发酵,直至5月14日,官方公布庆安枪击案视频结果,再次将事件舆情推向高潮.官方的消极应对引发全民猜想,产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