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的新动向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qjh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畜共患病又称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传染病范畴。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联合组成的人畜共患病专家委员会认为; “人畜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全世界人畜共患病约有250种,且新的病种仍在不断被发现。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35个法定传染病,有1/3是人畜共患病。家畜、家禽设各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或储存宿主。本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虫媒、土壤及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各年龄组的人群普遍易感。
  鼠疫是野鼠和其它脊椎动物的传染病,可经鼠蚤传染给人。鼠疫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人类历史上一大瘟疫,如1347~1351年的一次鼠疫大流行,横扫了欧亚两洲和北非各国。全世界共死亡7500万人。直到本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病的流行才有所缓解。80年代以来,鼠疫在世界范围内又有抬头的趋势。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至1955年鼠疫已基本控制。这一成果保持了30年之久。7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国内人间鼠疫每年仅10例左右。但1985年至1990年由于鼠间鼠疫的活跃,导致人间鼠疫亦有所回升。这5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1 08例,仅1990年就有病例75人,是1955年以来发病数最多的1年。为此,卫生部召开了全国鼠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切实的防治对策。
  由于养狗风盛行,狂犬病死灰复燃。据统计,1988年全国被动物咬伤者达300万人。1988~1989年全国登记的狂犬病病例有9994例,仅存活7人!全世界有87个国家流行狂犬病,99%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每年死于狂犬病者有2~5万人。近年来,狂犬病的流行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传染源多样化,除狗外,猫、猪、牛、家鼠、狐狸、狼、黄鼯咬伤人后而发病者时有发生;二是有完全健康的家犬咬伤主人而致发病死亡的病例;三是由角膜移植,犬舔肛门、杀剥狗皮等多种传播途径而导致发病、死亡。
  近两年来,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又有新的回升。1990年全年发病37649例,比1989年上升26.8%,死亡病例上升25.04%,疫情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94个县。本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的急性传染病。国内外对本病的研究颇为重视,70年代以来在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及免疫机制、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进展。1981年我国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建立了动物实验模型,研制出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也大为改观,抗病毒药、免疫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取得肯定的疗效。
  人们对弓形体还比较陌生,它是一种寄生性原虫,其滋养体外形如弓,故名。弓形体可在人及百余种动物体内寄生。人可通过饮食或输血感染。感染弓形体的孕妇可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各种畸胎。弓形体与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都是致畸的重要病原体。过去认为本病在我国罕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关专家用血清学中的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发现16个省、市、自治区人群中弓形体感染率是5.84%。另外的一些调查研究初步表明,弓形体致畸在我国劣生的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普及弓形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断水平,对新婚、育龄及妊娠妇女开展常规弓形体检测等措施,已成为保证优生优育、增强人口素质的当务之急。
  感染性腹泻是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8亿多人次发病,其中属于人畜共患病的病例也不少,如隐孢子虫病所致的腹泻。隐孢子虫与弓形体、疟原虫同属孢子虫纲,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1970年美国报道了第1例人间病例。80年代以来已有26个国家发现流行。现已公认,隐孢子虫腹泻是全球感染性腹泻的6大病因之一(其余是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和轮状病毒)。1987年我国在华东地区腹泻病人中发现了隐孢子虫。1990年,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收集开封市婴幼儿腹泻粪便483份,发现隐孢子虫卵囊阴性12例,感染率为2.48%。对隐孢子虫易感的动物很多,包括牛、猪、狗、羊、猫、家禽、鸟类、鼠类等,尤其是幼小动物。美国67%以上的奶牛场有隐孢子虫感染的奶牛。人类多以粪——口途径受感染,发病以婴幼儿多见,腹泻为稀水便,有粘液无脓血。粪便中镜检找到隐孢子虫卵囊可确诊。抗生素治疗多无效,国内报告口服大蒜素疗效肯定。
  另外,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电冰箱肠炎”的致病菌——耶尔森氏菌,以及1978年在安徽芜湖市从两例腹泻病人中首次分离出空肠弯曲菌,都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而且是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新病种。
  综上所述,人畜共患病病种繁多,传播途径复杂,对人类的危害不可低估。应当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流行规律、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的研究,并将其摆到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位置上来。
其他文献
据日本濑川清子氏的《饮食生活的历史》上记载;民间有“初乳有毒要丢弃”的习俗。  日本香川县小豆岛出生的婴儿,要求依靠别的最近生育孩子的母亲供给一些母乳来喂养。男孩子要饮生女孩子的母亲的乳,女孩子则要饮生男孩子的母亲的乳。  近藤年子氏在《营养与保健》一书中介绍,促进产乳的方法还有: “在产后四天中要煮饼吃,要将在神前供过的米煮饭吃。”“在乳房上贴上鲤鱼的鳞,甚有效果。”  琪 华
十年前,当一个男人因性无能找到大夫时,大夫往往说:这是一种心理压抑造成的疾病,不必担心,忘掉这些,就会好的。有时候,医生也建议病人去找精神科大夫作心理治疗,因为,在当时,医生们普遍认为阳痿不是一种真正的器质性疾病,而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直到80年代初期,医生们仍公认:90%的阳痿病是心理疾病,只有10%是器质性疾病,  可是,到了今天,医生们逐步改变了看法: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阳痿病是器质性病因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酸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饥饿而又爱吃葡萄的狐狸,一天发现葡萄架上挂满了熟透了的甜葡萄,很想摘下葡萄充饥,但又够不着;这时狐狸不承认是由于自身原因吃不到葡萄,而是说,由于葡萄是酸的,自己根本不想吃。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文饰作用。  文饰作用是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有如下三个作用:  其一、文饰作用可以使人
自然界的牛黄、马宝是危害牲畜的毒痈,经人工加工后它们却成了人类医治恶疮的绝妙良药。  癌细胞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大敌,它能不能为人类造福呢?辩证法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  现代酶学理论告诉我们,生命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在各种特异生化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的,如果没有生化酶的催化,生命体内的任何一个生理过程都无法进行,细胞的分裂增殖,子代新细胞的诞生,电都离不开特异生化酶的催化。不过
小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两个月前因受凉而发热、咳嗽,工厂卫生所医生诊断为“上感”,便开了些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几“素”齐下,指望“立竿见影”。不想治了一阵,病情反而加重。又作为“肺炎”治疗,以葡萄糖加红霉素和激素静脉点滴,亦不见效。又怀疑肺结核,服用雷米封、利福平,不想1月过去,病情愈加恶化。看着孩子消瘦的小脸,夫妻俩焦急万分,赶紧去市医院治疗。经医生详细检查,终于在痰液中发现白色念珠菌,原
洁白整齐的牙齿能增加一个人的美感,“明眸皓齿”自古就是美的象征之一。但从医学角度看,牙齿的最重要作用在于咀嚼食物——消化的开始,其次是具有辅助发音的功能。假若牙齿有病或缺失,那就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当前,有牙病的人相当普遍,由于牙病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发生,因此对牙齿的保健,是人人不可等闲视之的。  这里综合介绍保护牙齿的几点“诀窍”。  最重要的方法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别以为这
卫生部顾问钱信忠为本刊题词
一部分妇女在清晨起来会发觉面部水肿。同时也可觉得手部有木胀感及脚穿鞋有紧迫感。这有可能患上了一种称为自发性水肿的疾病。  自发性水肿可发生于年龄为20~60岁的妇女,尤其多见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患糖尿病或有糖尿病素质的超体重妇女。医学上一般把水肿分成=类。一类是可凹性水肿,用手指按压病人的胫骨前或髁关节部位,可使局部皮肤出现暂时性凹陷。另一类是非可凹性水肿,在上述部位按压不出凹陷来。自发性水肿属于后
春回大地,万象充满生机。和煦的春风给人们带采了欢乐与希望,然而,潇潇春雨却让关节炎患者平添了几分愁容。这不,关节隐隐作痛了,关节炎又要复发了。    关节炎患者知多少    说到关节炎,人们常常想到风湿。其实除了风湿性关节炎外,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关节炎。临床上将关节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急性关节炎起病急骤,表现为全身发热,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常见有急性感染性关节炎与急性感染中毒性关节炎
我国有约5000万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获取知识的旺盛阶段。此时此刻,家长应尽力满足他们对多种饮食营养的需求。实践证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程度,生长发育的优劣,学习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  目前,中学生膳食中动物类食品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据国内某些营养学家调查和笔者所见,中学生膳食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谷类及植物性低蛋白比例仍较大,分配不平衡,缺乏维生素A、c和B 2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