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mapping定量技术反映宫颈癌病理学特征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1-mapping定量技术在宫颈癌诊断及鉴别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对7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30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1-map-ping 检查,采用B1 修正变量翻转角(B1-corrected VFA)T1-mapping序列(基于3D VIBE的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5 min采集T1-mapping图像,测量肿瘤和正常宫颈的增强前T,值(T1pre)、增强后T,值(T1 post)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比T1pre、T1post和ADC值在肿瘤与正常宫颈、鳞癌与腺癌、中高分化与低分化间的差别.结果 肿瘤和正常宫颈的T,pre、T,post、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鳞癌组的T1 pre明显高于腺癌组(P < 0.05),鳞癌和腺癌的T1 post、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高分化组的T1 post低于低分化组(P < 0.001),中高分化组的ADC值高于低分化组(P =0.002),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T1pre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3),T1pre鉴别鳞癌和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T,pos1和ADC值鉴别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AUC分别为0.738、0.736.结论 T1-mapping定量技术可用于反映宫颈癌类型、分化程度.在宫颈鳞癌和腺癌的鉴别上,T1-mapping优于DWI.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湘潭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