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开启单元习作大门的钥匙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单元习作教学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发挥单元习作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培养写作能力,从而落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
  主题日记 单元习作 语文素养
  一、缘起偶然
  以主题日记为载体的单元习作教学思路,完全来自于一个偶然的设想。本班学生,从我四年级接手起就开始写日记。每天批阅他们的日记,我犹如走进生活万花筒,五十个孩子各自向我展示了他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令人苦恼的是,批改每单元的习作都很让我失望,感觉不到日记中的鲜活和灵动。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人,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路上偶遇的,要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习作指导课上,我带着孩子们回忆了本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开始习作。批改习作时真让人大跌眼镜,内容陈旧,逃不出妈妈晚上替他盖被子、下雨了来送伞、半夜发烧背着上医院这些窠臼,东拼西凑,情感虚假。我逐一翻看他们的日记,发现内容大多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叙事比较简单,确实很少有细致描写人物的。因为,当时为了不使学生的负担太重,我只要求每天能写上一二百字就可以。一天下来,即使孩子们没有观察,只要稍稍回忆,就能完成我的要求。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孩子们观察的深度不够,而且由于日记内容的随意性,要想提取出符合单元习作话题的有价值的材料,确实比较难。
  如何达到本单元写人物特点的习作要求呢?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白天的大多数时间在校园里度过,最熟悉的人莫过于朝夕相处的同学了。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只要留意观察,一定会有东西写的。于是,第一天,我规定了日记内容:写一位同学,必须用上真实姓名。日记交上来了,大都是对这位同学整体印象的描写。第二天,我要求继续写这位同学,有些孩子感觉为难,但迫于我的要求,搜肠刮肚找材料。第三天,听说还要写这位同学,几乎全班同学都叫起来了:“我们写不出了!”我告诉他们,同学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只要你盯着他,时刻留意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东西写的。孩子们怀着被逼无奈的情绪开始了观察和叙写之旅。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的日记中逐渐出现了稚态可掬的神情和各具个性的语言。这样追踪了七八天,我着手让孩子们根据近期的日记整理成一篇习作。这次习作让我欣喜万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幽默,各具特色。
  这次小小的成功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能否就用这种主题日记的形式来改善我们习作教学尴尬的局面呢?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现在,我把观察到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二、具体操作
  这种习作教学思路,分三个操作步骤。下面我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为例,说说它的操作步骤:
  1.确定日记主题
  这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安排了文言文《学奕》《两小儿辩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赵丽宏的《顶碗少年》和丰子恺的《手指》五篇文章,习作话题有三个,可以在口语交际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也可以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感悟,还可以写写漫画的图意以及想法。在单元导读课中,根据单元主题和习作要求,我和孩子们确定了日记主题:“感悟生活”,可以回忆你曾经的“第一次”,更希望写现今生活中的感悟。
  2.叙写主题日记
  从单元导读课开始至学完例文,一般要经历一周半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根据日记主题,每天写下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我呢,每天择两三个孩子的日记在班中交流。这些日记在选材上会给其他孩子以启发。
  下面的日记,节选自班里一位孩子的主题日记。
  2月2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上午,我做完了其他的作业,只留下了一个小制作:用纸条编一个小纸篮。
  我研究着制作步骤,一个头两个大。我想,试着做做吧,说不定一试反而明白了。于是,我把彩色复印纸裁成二十多厘米长的纸条,开始编织。
  一开始还挺顺利,纸篮底很快完成。要编篮身了,只是纸条太软,刚竖起来就倒了下去,经纬方法编成的篮底也会移动,我手忙脚乱。
  我改变了方案。我把复印纸加厚,又开始第二次编织。我很快编好了篮底,用玻璃胶带粘住,免得移动,然后把纸竖起来,编织篮身的四个面。终于,我的“四不像”出世了,说它是笔筒吧,它太矮了;说它是篮子吧,又没有提手。
  我从这次编织中悟出: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失败了总结教训,不断改进,离成功会越来越近。
  3月1日 星期二 阴
  每天大课间活动时,赵老师都会叫我们绕操场跑三圈。
  看看操场上的同学们,有的拼命狂奔,也有的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地慢跑。当然,操场上也少不了你追我赶的比赛,往往三四个同学一起赛跑。
  我在比赛的同学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跑一会儿就回过头来,看看别人有没有超过自己,结果那些人往往跑在最后几个;而那些昂头目视前方的同学,结果总是前几个跑到终点。
  生活也是如此,那些只有自己心中的目标,不被别人干扰,不折不挠努力的人,才可能在事业上独领风骚。这和操场上跑步的原则是一样的!
  3月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二人三足齐步走”,只是今天一起训练的是一个小组,六个人呀!
  我们用绳子绑起腿,系紧,“一,二,一,二”开始走了。刚走了没几步,我们的队伍突然被撞倒了。我愤怒地回头,屠××他们组正一脸坏笑地向前走去。于是,我们支撑着起来,也马上反扑过去。
  还没追到一半,我感觉绳子的重心向右偏去,原来是报仇心切的马彬彬,步子迈得老大。奕×大概也发觉了,大吼一声:“稳住!”便栽倒下去。再站起来时,大家纷纷埋怨马××。
  我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就带头走了起来。十米,五米,三米……屠××他们组被我们追上了!这时,我才明白团结的真谛,了解“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   3月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回到家,看到邻家小弟正“骑”乐无穷,我不禁回忆起第一次骑车上路的情景。
  那时,我才九岁多。十月一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我喜欢的蓝色。于是,我开始跟老爸学骑自行车。
  十几天下来,我已经颇有成就感了。爸爸说:“今天我要对你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证明你真正会骑了!”我一口答应了。
  爸爸说:“你要从家门口骑到赵墓路口,再返回。”我一下就蔫了,但答应了总不能反悔吧,我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感觉平时那么宽阔的马路怎么一下子变窄了。我使劲地蹬脚蹬,死死把着龙头,不让他偏离方向。
  眼着快到目的地了,有一辆卡车开来,我吓得差点背过气去,心跳得厉害。我想下来,又怕被老爸嘲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骑。
  后来,回到家,我感觉两条胳膊都酸了。
  ……
  3.指导单元习作
  课内例文上完了,孩子们的日记也积累不少了,到了单元习作训练时间了。我让孩子们说说你在日记中写下了哪些感悟,哪个感悟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把这个感悟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哪个环节要详细写,哪个环节只要一笔带过?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对于文章的布局、详略的安排都有点感性的认识了,然后动笔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下面的文章仍来自于上面那位孩子的单元习作,仔细比较,还是可以看出他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的习作实践过程。
  跑步的原则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能会问,跑步有什么原则?只要拼命跑不就行了?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别样的“原则”。
  赵老师每天都让我们绕操场跑上三圈,每当看着在操场上跑步的同学们,我的心都会“咯噔”一下。
  跑道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一开始跑得飞快,可是跑上一会儿就回过头来,看看别人。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从来不管别人的速度,而只顾自己埋头奔跑。
  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不管别人,只管自己跑的同学,总是前几名到达终点;相反越是频繁地去观察身后有没有同学追上来的,就越是迟到达终点。
  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经过多次观察和了解,现在我发现了这个奥秘。那些关心别人的同学心里没个底,时不时地想:“哎呀,某某离我只有十米了!……天哪,只有五米了……唉,已经超上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超过自己,他的速度越来越慢。而另一种人,却认定了目标,只是一直向前冲。
  我想,生活中的竞赛也是一样的,只有那些心中有自己的目标,不被别人干扰,努力向前的人,才能在学业和事业上独领风骚。这和在操场上跑步的原则是一样的。
  三、价值所在
  1.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有效摄取材料的能力
  习作需要积累,积累需要观察。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制约,对身边的事物常常熟视无睹,即使观察了,也不够仔细,或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在“主题日记”这个任务驱动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深入观察,有目的地搜集材料,能有效解决习作中“写什么”的问题。
  2.便于写作方法的指导
  这里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不仅指单元习作指导课上,对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的指导,更是指平时日记交流中写作方法的渗透。每天有目的地选择两三篇有代表性的日记,相机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如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写生动、怎么安排详略等。因为有具体日记作依托,孩子们对写作方法就能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比单纯地讲解要有效多了。
  3.注重了对学生叙写真实的习作态度的引导
  日记中,学生记录了真实生活,在单元习作课,学生通过对近期的多篇日记进行筛选、裁剪,真实地写作、真实地抒情,孩子们逐渐会明白,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没有必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4.有利于对学生习作过程进行调控
  这种习作教学思路,延长了学生习作的时间长度,在学生叙写日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是《我的理想》,我和孩子们根据实际确定日记主题为“我的梦想”。第一天的日记中,孩子们基本上是按这样的模式写:我的梦想是什么,如果实现了这个梦想,我将怎么做。丝毫不写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以及怎么去实现这个梦想。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从哪件事开始让你有了这个梦想?你准备怎么去实现这个梦想?现在已经作了哪些准备,还需要怎么做?如果实现了梦想,你会怎么做,或者你想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每天思考和叙写一个方面,几天下来,就能组织成一篇像样的文章了。
  最后还有一点要补充,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第一二两天的日记,这往往是主题日记的“瓶颈”。孩子们印象中的内容在这两天的日记中写完了,觉得已经“山穷水尽”,这时如果老师来个“仙人指路”,后面的日记就会“柳暗花明”了。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生理、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心理化过程。效果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谐统一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气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健康的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 留白艺术 课堂教学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在绘画中留白的最高境。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6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使现有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具体;能使复杂的“数”通过直观的“形”来表示。就如何将《几何画板》软件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几何画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数形结合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在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
[摘要]:撕纸与剪纸、刻纸是同源分流的姊妹艺术,剪纸强调装饰,撕纸注重画味,撕纸字画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不用剪刀、刻刀,而是用手去撕,撕纸的生动造型,有一种妙趣天成的韵味。因此,它有很强的原始艺术生命力。它完全摆脱了民间剪纸的特征,形成独特的造型风格,是对民间剪纸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手撕团花 图案 乐趣    在初中三年级美术课本上册《剪纸》一课中,课本一开始就对剪纸的历史、渊源发展、艺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我们广大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墨守陈规还是大胆创新?这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自身修养  一、班主任要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班级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当了19年的班主任,可以肯定的说我非常热爱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总在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但是在工作中只要树立了新的思想观念,用心去对待每个学生,持之以恒地处理每件事情,积沙成塔,我们就会发现做班主任的幸福。  幸福感 智慧 坚持 爱  毕业十几年来,大多数时间都做班主任。原来一直觉得班主任工作是又苦又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除了每天婆婆妈妈的琐碎事情,就是应对各种检查,可以说疲于应付,身心疲惫。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到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他们回来看
摘要:《幸福在我心》是黑龙江省初中四年级《生命教育》地方教材,主要是针对初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即将面对的中考选择给予积极的疏导和指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幸福的真谛,获得了幸福的心情。  关键词:课堂辅导 教学体会 中考指导  《幸福在我心》是黑龙江省初中四年级《生命教育》地方教材,主要是针对初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即将面对的中考选择给予积极的疏导和指导。初中四年的学习,学生们承受了来
[摘要] 开展课外羽毛球运动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措施之一。学生通过学打羽毛球,不仅增强体质,还能培养羽毛球兴趣爱好,增进与同学间的交往合作能力,增强遵守社区体育场馆的文明公德。同时,为校运会增设羽毛球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并为推动广州市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努力打造广州亚运名片。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 阳光体育 团队精神 社区公德 普及开展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项目, 无论是进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以学生内在需求为核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释放自己的个性,达到“灵动课堂,精彩纷呈”的最佳境界。  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灵动课堂数学情境是教师通过创造一种教学内容所涉及或需要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激发小
[摘要] 分析诗歌,宜在分析语言的基础上揣摩意境,再进一步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研究诗歌的艺术构思。分析构思时,尤其要注意分析感情在构思中的动力作用与线索作用,构思的独特性也不能忽视。  [关键词] 诗歌 意境 形象 情感    诗歌是文学之精华,读诗必须注重从文学角度加以分析,才能深刻体会其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的内涵。  一、在把握诗的语言的基础上,初步揣摩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