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其教学方法显示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小学古诗教学尤为突出,笔者作如下阐述。
  
  1、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井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2、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3、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人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人引人人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隋,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科学分析总结出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办法。旨在加快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    0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愿乐此不彼地为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学习道路趋于平缓,当这种学习道路过于平缓时,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深刻的体验,也就很难产生成就感,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更难形成学习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会自然地调节自身的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
[关键字]后进生;转化;体会;心得    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奉献爱心,尊重理解    教师首先必须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心呵护,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特殊关心和帮助。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
摘要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素质的全面发展,才有健康人格的发展。新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经济体制转轨,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矛盾突出,升学就业压力大及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等原因,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令人担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
【摘 要】本研究通过测试、实验、调查问卷、访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在平面镜成像方面存在的6个典型的前概念;分析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转变前概念的三个教学措施:学生互相讨论说出已有的前认知,通过探究实验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利用随机通达教学强化巩固科学概念。  【关键词】平面镜成像、前概念、概念转变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一般都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苦心。先揭示习作内容及要求,再指导写法,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并评讲,这是一直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僵化学生思维,学生要么思路打不开无从下笔,要么所写大同小异,毫无创造性。同时这也花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因为写作文让本属于自己的许多快乐时间悄悄溜走,作文难、难
摘要 信息技术课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课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该课程日渐重要。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中,笔者认为,要想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认真
[摘 要]面临高中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关键词]转变观念;教师观;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常常听到不少学生及家长抱怨说高中英语难学。中考120分怎么说也考100分左右,高一刚入学怎么定语从句就无从下手呢?考到单词的用法为何束手无策了呢?初中我们也做过改错题,怎么高中短文改
摘要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察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培养数感;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数感;教师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在数学实践中培养数感。只有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积极的实践,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数感。  关键词 数感 情境 自主探究 实践    数感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对数的感觉,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教学设备的投入,使得我们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教育,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真正服务于初中教学,这还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作更多地学习和尝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旗下,笔者也投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一些尝试,尝到了许多甜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对于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莫过于要将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切莫为了多媒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