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职教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数学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以创造出一套与时俱进、同时适合老师和学生的职教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教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数学教学一直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对职教学生来说,由于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师生都为难的一门课,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于是笔者针对现有的生源和教学条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让职教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学习途径日益多样化,职教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人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职教数学的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比较强,很多职教学生抱着只是拿文凭或找工作的目的来学习,遇到学习中的难题自然就会退避三舍,然而数学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了数学中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在职教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灌输以后他们要从事的行业对数学能力的需求,让学生明白学会数学的思维不仅仅是会做几道数学题,还能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数学的思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好助手。
  
  二、提高职教学生的综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在职教教育的过程中,各门学科的教学主要都是围绕着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来展开,数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需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优秀的教学设计,要通过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教与学的时间分配等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比如,在讲到简易逻辑这个内容时,很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听的时候觉得很明白,但真正自己做就无从下手了,这里有一个例子,求命题的非:他既会打篮球又会打排球,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再三强调,命题的非就是该命题的对立面,学生听的时候发现很简单,但接下来实际操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首先就要告诉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或没有意见是最不好的现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怕错,“失败乃成功之母”,跌倒并不可怕,关键的是要从不断的分析尝试中找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可以从比较简单的问题开始尝试,比如老师在讲椭圆定义时,可以由“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人手,如下图,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在线段AB上取一点E,分别以F1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2为圆心、BE的长为半径画圆,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分析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这时老师演示下图(1),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即改变线段AB的长),使得|AB|=|F1,F2|,如下图(2),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分析,不难得出下图(3)(|AB|<|F1F2|时)的情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其综合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并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由于职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的差距都比较大,老师应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老师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特色,尊重不同学生个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索数学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比如说对于建筑专业学生的数学教育课堂就可以拿楼房、桥梁等具体建筑物来作为教学的实例,遵循学生的需求,才能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总之,老师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数学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教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很多学生身体成熟可心智依然带些幼稚,不喜欢与老师交流或干脆与老师对着干,所以说老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老师应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认真钻研本学科内容,在备课和上课方式上不断创新;在课堂上老师要和善可亲,微笑待人,消除和同学的隔阂感,总之,老师要用自己的个人感染力引导学生热爱学生,努力学习,创新学习。
  职教数学教学的难点给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老师应当责无旁贷地不断研究数学教学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学生更应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步骤,开拓脑筋,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例題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剖析数学例题,能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例题;提高;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阅读在词典中的意思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为何要数学阅读,如何进行数学阅读,数学阅读究竟有何重要性,这些对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对以上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阅读;符号;公式;图标;重要性    阅读在词典中的意思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
【摘要】数学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学的学习是个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的过程,它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了人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数学家、教育家米国山藏曾说过:“学生们在初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脑际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置信度与置信区间”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引出《概率》与《统计》中正态分布总体的概率性质和随机变量的定义,化抽象为具体,回归到生成或相关的事实,同时,也将这种“回归”用到了解习题上,体现一题多解.  【关键词】回归;事实;概率  数学的学习实际上是文字和符号的学习,这些干巴巴的文字与符号学生听起来比较晦涩.如果将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思想与生成的或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听众将会是“柳暗花明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深入钻研教材,抓住重点,把知识的各个侧面和各环节都展示出来,做到“讲中求精,练里务实”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务实;精讲;灵活;兴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例题的形式探讨数的整除性在数列中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整除;数列;美列  数学是培养人类逻辑思维最好的一门学科,数学的最基础概念就是针对数的一些认识.整除是数学研究的一部分,这一方面的研究延伸出“数论”这一分支学科.由于一个人对数的认识与理解的深度也可以反映出他对数学的领悟能力与理解能力,所以近年来在高校选拔考试中,就有很多出题专家热衷于对“数的整除性”认识的初步考查.下面作
初三学生面临毕业考试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因此中考对每位初中学生非常重要. 初三数学学科在考试的分数比例中又占很大的比例,课堂,作为我们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和我们教的主要阵地. 教学的主要目标的完成,都必须依靠课堂.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我一直关注的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看了一些文章,有了一些收获借此机会整理了一下,请大家指正.   1. 老师应根据困难学生问题,进行分层次教学  为减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一个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①审题,理清题意;②探究解法,理清思路;③解决问题;④回顾解题过程. 其中,审题作为第一个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审题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几个解题环节,审题是所有数学活动的基础,而观察就是审题的基本表现形式,观察得来的信息是探究解题方法、制定解题计划的依据.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解题成功与否的关键,对学生一生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研究缺乏系统性. 由于苏教版实验教材中首次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而以培养策略为主要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又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解决问题到底有哪些策略?策略与方法有什么区别?策略与思想有什么不同?怎样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如何使学生初步形成策略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