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最后攻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冲刺阶段,古典诗歌对学生而言依然是较高层次文学鉴赏的要求,得分率在语文试卷上是比较低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呈现出拉分较大的现状。学生在长时间的复习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做题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如何转化为分数,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还是值得高中教师深入探究的。本文浅谈一种的教学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姑妄言之,望就正于方家。
  第一、命题缘由
  一、高考趋势:
  (一)、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1、 从题材看,写景抒怀为主兼及其他
  2、 从体裁看,律师绝句词为主古体曲子也涉及
  3、 从时代看,唐宋为主元明清不忽略
  4、 从作者看,名家生僻篇目非名家重点篇目结合
  (二)考查的重点(重情感、重技巧、重形象)
  2007年到2012年的新课标卷考点涵盖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每年必考情感题。
  (三)考查诗句本身的理解。
  2012课标卷《思远人》非常灵活,真正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看到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从结构(如因果、呼应等)上考虑。如果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答题,这道题将无从下手,一分也得不到。所以,诗歌鉴赏的根基是理解。
  二、学生情况
  学生存在的疑问如下:①没有对诗歌的敏感和直觉,不能理解诗歌内容,即难以读懂诗歌,但“一点即通”。②不能准确的理解题干的要求,答题无从下手③朦胧的理解诗歌,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不能准确恰当地使用“诗歌化”的语言答题④不能灵活运用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三、教学具体过程与效果
  老师、学生自主命题是基于以上问题,目的是提高学生做题得分能力而提出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既有的诗歌题进行原创,模拟题干并自主做出落实纸面的答案甚至是诗歌鉴赏。课下主要进行准备的工作,课上主要采取讨论的方式。
  第二、示例分析
  教师方面: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8、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前两句有什么作用?(6分)
  9、请赏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5分)
  答案:8、(1)描画出一幅凄清萧索冷落的(1分)春寒清晨(1分)画面。它用白描(1分)的手法,通过描写轻寒漠漠似雾如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春阴的早晨,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1分,分析即可)
  (2)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1分)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弥漫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1分,分析即可)
  9、答: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飞花”之“轻”似“梦”、“丝雨”之“细”如“愁”。飞花袅袅,飘忽不定;细雨如丝,迷迷蒙蒙。不具有直接相似点的二者构成了奇特的比喻。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3分)以抽象的情感喻具体的物象,是飞花似梦,是细雨如愁。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表达出那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3分)
  我在第一题中设置了两问。第一问,“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对此我们应该按照总分的形式作答,先特别注意形容词(双音节最好)和“盖帽”(对画面的定义);后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有手法需要点明,而后对上片进行较为细致的描摹。第二问虽然是炼句题,但是考查的目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强化训练。这句话突出的特点是奇特的比喻:①由不具有直接的相似点的二者构成。②本是以具体(喻体)写抽象(本题),词句反其道而行之。学生往往会“按部就班”的答题,从炼字开始一步一步做起,不会自习思考诗句的特点,导致不全面而失分。
  学生方面: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菩萨蛮宿水口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8.请分析上片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
  9.指出本诗中表明时间和地点转换的意象,并点明其作用。(5分)
  答案:8.(1)上片运用色彩搭配、远近结合(2分)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晴川客舍图。(1分)红色的斜阳,澄澈的江水,彩色的霁虹,翠绿的山岭,飘舞的青旗,五光十色,诗意盎然。(1分)(2)乐景衬哀情。(1分)用上片色彩绚丽之景衬词人羁旅行役之苦与孤独寂寞之感。(1分)
  9.(1)①时间:“斜阳”到“黄昏”、“初月”到“寒灯”,写出作者从夕阳落山到暮色苍茫,由月初上到点上寒灯的经历(1分);②地点:“短亭”“酒旗”“闭门”表明作者在短亭休息之后,到酒家吃饭投宿的辗转过程(1分)。(2)这些意象营造了诗人于外地暮夜投宿的场景。(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漂泊与孤独寂寞之感。(2分)
  在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命题,加强了审题意识,更加深入的领会了描写手法的运用情况和意象的规范书写和作用。第一问,“请分析上片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考查了学生对描写方式(八大结合)和抒情方式运用的熟练程度。第二问“指出本诗中表明时间和地点转换的意象,并点明其作用”考查意象的规范书写和意象的作用。形容词加名词的组合并不一定完全由文本提供,需要学生自己概括,而学生习惯性写成“事物”。意象的作用首先应该考虑意境,然后是感情。学生见到作用题,条件反射的苦思“形式与内容”,结果劳而无获。
  第三、结语
  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隐含意义多,想象空间大。这正契合了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烈的特点。教师日常教学讲解诗歌太累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在诗歌最后攻关阶段,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主动探析高考题,主动形成知识网络,不失为一种选择。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一、在多元解读中生成  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
摘要: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简要叙述了任职教育下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建立的课程标準以及要采取的评价体系,对提高任职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 培养目标 课程标准 评价体系  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是摆在军队院校面前一个紧迫而崭新的时代课题,如何搞好任职教育,是每个教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任职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做好的事情,搞好任职教育就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阅读是一种知识技能。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过去一般认为语文课的阅读是学习本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掌握文学知识,是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而现在许多国家都认识到,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有关的阅读技术。这些能力和技术,其实也理所当然的包括了文学作品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一篇课文,从字面意思到内在联系,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这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只有依
面对“观众”五个年头了。铃声响起、观众离席、“演员”卸装……我不是演员,但每演完一幕会在卸装时对着教案回想自己刚才的表演,面对求知若渴的眼神,心中涌起的是轻松、满足,或是还有些许遗憾呢?似乎都有。如何让课堂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呢?专家说:年轻教师的课堂需要打磨,这样方能有更好的表现。为了4月20号的公开表演,这次一定要做好十足的磨课准备。  一、磨教学目标  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
摘要:要想让学生做一个高尚的、有用的人,语文学科还需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基础知识等教育,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以它自身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发挥出别的科目不可以比拟的优势。本文就是从以情激情,情感共鸣;展开想象,熏陶美感;品味诵读,体验美感;在写作教学中贯穿美育等教学方面来论述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共鸣 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目前是中小学生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人们把语文学科教育实施活动称作
一、中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现状  心理职家分析,造成中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确定的目标通常都难以坚持下去。在刚进入中职时,大部分学生面对一个崭新的开始,学习时还是比较主动和积极的,但随着职校生活的日常化,入学时的设想可能没有立即实现,起初的壮志和决心就慢慢消失了。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这种挫折感容易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只有重视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释放个性,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阅读、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是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主阵地。现结
【摘要】新课程颁布以来,各地纷纷探究优质课堂的有效形式和内容,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把握新课程精神、遵循新课程理念对于有效课堂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发挥师生二者的作用有助于优质课堂的发展。案例课堂中由蝙蝠和雷达的仿生学讨论引发的小插曲被上课老师灵活利用,成功地突显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转变师生角色地位、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丰富教学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摘要】自从教学改革提出以来,各学科都积极影响这一号召,大力推行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而构建生活的高中政治课堂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本文中,笔者将就高中政治教学融入生活的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高中政治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接着提出三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理论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将高中政治教学融入生活的实质是
【摘要】ESP英语作为将来大学英语教学方向已经得到了多数专家和学者的认同。关于ESP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多,但是并未形成系统。根据普遍语法理论、二语习得理论以及交际能力等理论,找到学术英语教学的范式,应该成为未来对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的目标。【关键词】学术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2007年教育部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来,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