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APP版权纷争及对策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新闻APP日益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新闻阅读渠道,然而手机APP并没有生产新闻的权力,只能靠对各个门户网站的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再推送。这就必然存在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本文就新闻APP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版权纠纷进行探讨,通过对两者的优劣对比分析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今日头条版权纷争病毒传播内容与渠道
  “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喊出这一口号的是一个刚成立三年多的手机APP“今日头条”。曾经一度,“今日头条”也真的上了回头条,源于《广州日报》因版权纷争一纸诉状将其送上了被告席,指责“今日头条”大量转载其新闻,包括原创作品《广州暂停“弃婴岛”的启示与省思》等,并要求“今日头条”给予赔偿与道歉。
  一个员工不过百人的APP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让不少传统媒体眼红,也因此成了众矢之的。“今日头条”确实不生产新闻,只是对各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等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分类换标题以吸引眼球,“今日头条”也是个大数据库,能够根据新注册用户的地理位置、QQ、微博、人人等账号迅速判断用户的喜好,为其推送私人定制的新闻套餐,没有原创新闻但总汇集了各种媒体的一手新闻,尤为适合选择恐惧症用户。然而,“今日头条”究竟因版权纷争成为被告,还是被传统媒体误伤?这其中又将对“今日头条”造成何种影响?最终新闻APP与传统媒体将以何种方式共存?笔者将从手机媒体的特性与优势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一、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今日头条”主打的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可以看出用户关心的内容才是客户端的主体。传统媒体人也更愿意赞同内容最为重要这一思维方式,他们不论是在新闻的选题、撰稿还是编辑方面都更加兢兢业业,企图以优质的新闻获得受众的青睐。
  “今日头条”是个以内容为载体的APP,它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复制过来,其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对新闻渠道以及展现形式的重组。每天全网的新闻都有可能成为今日头条抓取的信源,并没有抹杀以“内容”作为基础的本质。如果有一天,传统媒体不复存在,信源枯竭,那今日头条也就会变得“无米下炊”,成为一个空壳,因为用户下载APP,本质上还是阅读新闻。“今日头条”与其他新闻客户端,如网易、搜狐、凤凰等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具体内容来源的依托,网易、搜狐、凤凰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而“今日头条”却只能在所有信息来源中进行筛选,这样也就铸就了今日头条的最大特色:告别千篇一律,只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让每个受众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每一个零碎的时间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每次打开客户端都能第一时间知晓自己要获取的讯息,并且不同时间段的信息推送也经过大数据库的筛选,早间的重要新闻、午间娱乐新闻、夜间故事等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每条新闻的有效性,正如其创始人张一鸣在一次采访中说到:“我们只给你最想看的新闻,而不是那些你不关心的新闻。”
  除了新闻定制之外,“今日头条”连广告都能做到量身定做,让人看得心情愉悦,“今日头条”首页与推荐版的广告推送,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皆是根据用户在相关网站浏览所留下的信息量身定制的广告。除此之外,APP的广告亦能产生电视广告所达不到的效果,点击APP后会有三秒钟的时间强制留在该页面,三秒之后自动跳转至推荐新闻页面,广告的推送方式有图上插入在推送信息中间的,也有自动在页面下方弹出来的。不论哪种广告形式都能得到用户的部分关注,因为手机屏幕的大小决定了受众在观看的时候总能一眼将整个屏幕的信息尽收眼底。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今日头条”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中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以及无线网络三种技术将引起新世纪的技术变革,直接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①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在大数据时代下,手机新闻客户端无疑成了最为重要的新闻媒介。
  “今日头条”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应运而生,它利用了互联网的多功能传播、互动等功能,将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特征继承下来,设置了头条推送、专题推荐、话题设置、活动投票等多个板块。一改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最大效率的实现了传播互动,并且在互动中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让其对APP产生一种归属感。在大数据库作用下,“今日头条”第一次使用绑定的微博账户登录,便会推荐与用户自己的微博信息相关联的新闻信息,每一次使用行为也都被记录下来,并对用户浏览、收藏、转发、评论新闻资讯的行为不断进行分析,再结合其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位置等多个维度,在系统内越来越精准地把握用户个人属性,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给刚起步的手机客户端最好的馈赠,更是手机APP应运而生的重要契机。
  大数据时代减少了客户端耗费在新闻内容上的人力物力,但各互联网企业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研发、运营和维护环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无线开放的互联网为信息的自由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原创内容提供了传播平台,各款产品的专题推介就是最好的证明,“今日头条”无时不在结合当下的热点活动,第一时间集合受众的评论吐槽,每个用户都不仅仅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还兼有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传播者的身份,颠覆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接受的格局,增强了信息的二次传播功效。
  三、病毒营销将“今日头条”再推进一个台阶
  百度百科对病毒式营销做了如下解释:是一种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②当《新京报》、搜狐、网易等各大媒体都因为“今日头条”被告上法庭而相继抨击这样一个并非万众瞩目的小型APP时,“今日头条”无疑迎来更多用户,这种免费为对手打广告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怀疑事件背后是否有人在操控。更加乌龙的是,“今日头条”被推上法庭后发声明称已与《广州日报》签署合作协议,并称《广州日报》已正式申请撤诉。双方最终达成了内容页合作经营的协议,也就是说,《广州日报》将可获得今日头条页面的广告推送,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病毒营销的核心是口口相传,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口头传播更为便利,我国智能手机覆盖率超过20%,手机的随手拍随手传功能让受众愈加愿意积极主动却又不自觉的加入到病毒营销的链条当中,使得一件小事像病毒一样在受众当中不断扩散,成百上千、亦或是上百万的转发都是病毒营销的关键一笔。“今日头条”无论侵权与否都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媒体的争相报道将其推到更多受众面前,可吸引大更多众眼球,每个媒体的报道和受众的随手转发都是“今日头条”能够步步为营的关键。
  四、与传统媒体握手言和
  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而存在,那么它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笔者选择用生态学中的“共栖”概念来进行分析。在生态学中,两种生物之间共生、互惠、偏利的互动关系称之为共栖,都是至少其中一方获益而没有任何一方受损。但从《广州日报》将“今日头条”送上法庭的事件就可看出,这个理论暂不适合现阶段的手机APP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或许是与生物界的共栖相比,生物的共栖只停留在功能的互补上,传媒作为人工的产物,却可以进行有计划的改良,甚至能够通过“传媒杂交”制造出新的品种。③在移动互联网颠覆传播格局的背景下,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能够共栖生存,才能让受众获得足够多令人满意的社会资讯。
  如何才能让手机新闻APP与传统媒体愉快的握手?其实在侵权事件尘埃落定之时就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传统媒体有好的新闻内容,新媒体有广大的用户群,两者相互协作必能共赢。小屏化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介经营提供了投资多元化的可行性空间,“今日头条”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更主要的是这个平台享有庞大的有效客户群,传统媒体亦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推广自己。不难看出进入本世纪初以来,传媒界变局迹象已现且渐入高峰,一连串看似并无关联的事件背后,不得不让人思考的是,在今日的资讯传播格局中,就是内容为王还是拥有渠道便可战胜一切?传统媒体在面对各种困境找不到出路时,与其打击对手倒不如强强联合。
  “今日头条”事件只是一个引子,其二次创造新闻是否公正,不是笔者讨论的问题,笔者更关注的是在只需要一个iphone或ipad就能知晓天下事的今天,内容与渠道如何才能完美结合,在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新媒体,技术推陈出新导致昨天的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笔者更愿意认为传统媒体多进行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生产,新媒体多进行技术革新满足用户需求,内容、技术、渠道完美结合才会营造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①李岭涛,《产业经营与名牌创建》[J].《电视研究》,2000(1):46
  ②http://baike.haosou.com/doc/9767 04-1032367.html
  ③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3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述了中韩两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异同,总结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成败经验,并在应对策略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能够在借鉴韩国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中,发掘出市场特性,根据自身的环境特征,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并且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关系,赢得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中韩比较 发展策略    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
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以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立足于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指引下,西峡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三疑三探”音乐教学模式,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所谓“三疑三探”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即“
【摘 要】从最初影响广泛的《大风车》,到收视告捷的《饭没了秀》,少儿节目的形态得到拓展,节目元素更为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少儿电视节目的变化,以《大风车》和《饭没了秀》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来观照当下少儿节目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少儿节目 《大风车》 《饭没了秀》  施拉姆认为:“儿童是电视的使用者”①,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收视群体,自然引起了电视人的重视
大黑狗是动物王国的警长,因为他爱睡觉,还爱打呼噜,动物们都叫他呼噜警长。冬天到了,天太冷了,呼噜警长穿着厚厚的皮衣趴在办公桌上打着呼噜。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呼噜警长吵醒。  “警长,我刚烧好了一壶水,不知被谁连壶一起偷走了,我以后还怎么烧水呀!”嘟嘟猪报案。  呼噜警长马上叫上助手迷你猴赶到了嘟嘟猪家。  嘟嘟猪有三个邻居,一个是跳跳虎,一个是尖嘴狐,还有一个是笑笑兔。  跳跳
乐于时出差带回两幅牡丹图,高高兴兴地摆在上司余元卜面前。余元卜是远近闻名的大侦探。而且特别喜欢牡丹图。  “其实这两幅画本身没什么特别。就是画上的牡丹都涂了银粉。夜里挂在墙上,突然关灯时,银粉能发出银光。红色牡丹变成了银牡丹,非常好看。”乐于时介绍说。  余元卜非常喜欢这两幅画,回到家就挂在了书房内。  当夜,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小城一片漆黑。老天好像故意给他制造环境一般。余元卜将书房内的白炽灯
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把“分数”的教育变成“人”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这样的理念,安阳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系列工程,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歌声校园、欢乐校园,让学生在歌声和笑声中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2011年年初,安阳县教体局明确提出了特色学校建设。很快,这股大潮席卷了全县的中小学校。如今,346所学校346种面貌,百校百面的特色学校建设使整个安阳县的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多元
【关键词】数据新闻;时政新闻;数字叙事;可视化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各大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展示国家形象、传递中国声音、反映社情民意的政治活动,两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因此,两会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时政新闻报道的最强技术与最高水准。  大数据时代,信息与传播技术为新闻业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基于数字叙事和可视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数据新闻自2013年在两会新闻报道中首次运用就呈现出惊
编者按  在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教学中,离不开“兴趣”二字。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激情,收获能力。而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够去开拓创新。本次围绕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编发的六篇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兴趣引路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一得  ■郑州市中原区教研室杨 弢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教材编写得也不够完善。当前的教材一般较注
蚱蜢营养丰富,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具特殊功用的微量元素。祖国医学认为,蚱蜢具有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定惊止疼、解毒透疹等多种功能,主治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通,疹出不畅,等多种病症。  下面介绍几款不同烹法的蚱蜢肴,愿你在闲暇之时,来乡间捉上几袋蚱蜢,让这农家的害虫成为我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蚱蜢戏丝瓜    选料:大蚱蜢12只,丝瓜300克。  制法:①
编者按: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展开想象,同时多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活跃,联想和想象就会更丰富,创新习作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活跃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  ■ 南阳市第五小学 李景升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领会“创新”两字的含义,让他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