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s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和实现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幸福”所系。全民文明素质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提升全民文明素质,是中国人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The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Guid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Pursuing and Realizing the People I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eople” “Happiness”. The quality of civilized civilizations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Improving the overall civilized quality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Chinese to live a happy life.
其他文献
张佛泉的自由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自由观到消极自由观的转变.1930年代,身处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中,张佛泉批评古典自由主义所持的消极自由观即个人自由是“免于他人干涉的领
梁启超一生的道德诉求经历了知识—工具—个人修养三次转型,在晚清民初的“过渡时代”,道德失范成为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表征.梁启超在传统心性道德的基础上吸纳西方“公德”
主体自从掌握了语言进入象征界后,便进入一种分裂和意义整合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命的动态过程。精神分裂状态既是生命过程的暂时中断,又是意义整合的重新开始。时间性是一种
民间儒学是儒学灵根再植、重返社会人间的文化思想形态,民间儒学,也可以理解为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儒学,或民间办儒学,即民间组织推动的儒学。现代儒学既包括乡村儒学
从明治维新之后到明治十年初期的本居宣长派等的国学——复古神道派的运动,大多是在政教一致的神学运动被驱逐之后,将其大部分主张脱胎换骨并隐蔽起来,重新继续接受德国文献
在都市文化的人际关系下培养助人行为具有可能性,其重点在于强调社会化对培养正确的个人道德情感之重要性。要重建一个不再冷漠的都市文化,单靠孤立个人的道德自觉是不够的,
学术和政治力量构建的外在话语体系是对志愿者行为的事后解释,不是动力机制。志愿者行为内在话语体系自我论证的过程本身,是志愿者行为的动力机制。志愿者行为内在话语体系是
建立在传统“主体”认知模式基础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是香港与内地两地居民之间矛盾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通过对话和交流构造交互主体性,是增进香港与内地居民相互理解和信任,
由于资本的历史本性和空间生产的历史本质,空间化发展和扩张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逻辑。但资本的这种空间化扩张是同质化扩张,由此造成了现代主义的各种话语。现代性危机实质是
以制度规范表现出的制度伦理价值和以个人行为表现出的美德伦理价值的统一,是一个社会和谐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但要使这种制度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自律行为,必须以信念或信仰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