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美文”之活水 得“课堂”一池之清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引进美文欣赏极为重要。笔者依据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措施:精心挑选阅读篇目;上好阅读指导课;搞好活动,展示成果;定期要评价,不定期要检查,从而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美文欣赏 经典著作 精心挑选 阅读指导
  
  “新华网南京6月24日电,由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主办、全国200多家少儿报刊参与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活动,24日在南京正式启动。”
  早晨打开电脑,收到这样一则消息,顿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早在去年,笔者就在班上实行“美文欣赏10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成效显著。
  
  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美文欣赏进入课堂的必要性
  
  笔者作为一个十几年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工作者。了解到在现今一味追求升学的教育体制下,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已是少之又少,已经被那些举着名师牌子、号称宝典的学习资料挤得只有苟延残喘的份了。
  中国有句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书当然不是来自那45分钟课堂,鲁迅先生曾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我们应该突破课本框框,走出狭隘的课堂,开辟课外阅读这片新天地。要让我们的语文课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重新占领高地,在课堂中引入课外阅读,引入美文欣赏的确是一件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我们推荐欣赏的美文都是一些经典著作。余秋雨先生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然而在学生的阅读书目中,经典著作顺序是排后的,学生对一些时尚文学更感兴趣,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短平快”的感官享受更让他们流连忘返。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的堡垒作用,让这些积累人类文明、凝结人类的智慧的经典著作能够时刻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心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经典战胜时尚,还孩子们一份净土。我们就是飞将军李广,“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不会让那些粗糙的、庸俗的、低劣的“时尚文化”污染孩子们的心灵。
  
  二、美文欣赏进入课堂的具体措施
  
  课堂中引入美文欣赏真可谓上应天道、下应人心。但要想让美文欣赏不只停留在课堂上,让它们能够伴随学生终身,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这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以供参考。
  (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精心挑选阅读篇目
  挑选的美文可以分为计划性读物和自主性读物,计划性读物主要由教师指定和推荐,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口味和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来指定和推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美文阅读的内容在计划性的基础上又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注意博览群书,我们要像那南塘的采莲女,在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上,尽情采摘那些能够让学生怡情益志、呵护心灵、滋养精神、身心愉悦的好莲子。
  (二)“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上好阅读指导课
  美文欣赏并不完全是学生独立的活动,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上好辅导课。辅导可面向全体,集中进行。概括说起来有“四课”要上好。
  1.读书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做好三个字:第一个字是“读”要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速读、默读、标注”等阅读方法。第二个字是“思”,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读懂人物、走进作者。第三个字是悟,展开联想、想像,学会深层次思考,并学会理性分析文章。
  2.读书笔记辅导课。在美文欣赏时,要鼓励并督促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笔记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起到“标本兼治,营根固本”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们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又可以增强学生们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还可以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因此,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很重要的。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性、评价性”等不同读书笔记的写法。
  3.读后交流评论课。定时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需要提醒的是组织者,也就是教师也应该是参与者。
  4.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选择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国内外知名度高和发行量大的杂志,如《读者》、《小小说》、《演讲与口才》、《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当然一些经典作品也是推荐首选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食指的《相信未来》,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普希金抒情诗选》,《巴黎圣母院》等等。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靠课堂上的短短四十五分钟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感悟能力,这是不现实的,只有把那根“杖藜”交给他们,他们今后的阅读之路才会一片坦途,才会胜利到达“河东”——理想的彼岸。
  (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搞好活动,展示成果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检验评价学生们的阅读效果,要定期围绕美文欣赏开展一些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常见的活动有:①个人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让班上每位学生轮流上台表演三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等作为内容,上讲台进行演讲。②三会活动:所谓“三会”,即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③三赛活动:就是速读赛、朗诵赛、读书知识竞赛。这些活动可以跨班级甚至年级进行组织。笔者所在中学年初就搞过一次“走进诗文”大型歌舞晚会,由学生根据诗文内容,自编自导,通过舞蹈、歌唱、对联等形式把诗歌的意境演绎出来,引起巨大轰动,连市电视台也被惊动,作了跟踪报道。④二展评:就是读书笔记、剪贴资料、读书心得展评。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和“展评角”作为宣传阵地。笔者上学期所带的班级的黑板报就专门开辟了一个板块叫“美文共赏”,还聘请专门的撰稿人。笔者还亲自写了几期,效果非常好。另外把以前的“图书角”划出一部分专门用来对一些学生的美文读书笔记和剪贴资料作展评。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文欣赏进入课堂的成果
  
  曾几何时,语文课上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教师的视野仅仅局限于那几篇基本篇目或必考篇目,为了考试,教师是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学生在枯燥的背诵和默写中一点点地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本应是趣味横生的语文课堂渐渐成了一潭死水,一潭让学生望而生厌的臭水。自从引入了“美文欣赏”这样一股活水,学生重新燃起了对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带着每天从美文那里汲取的养料,在语文课堂这个水潭中泛起快乐的浪花。一潭死水重新有了生机、有了活力,一池清涟倒映出一张活沷可爱、兴奋激动的笑脸。
  我仿佛看到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犹如一滴滴甘霖、一股股清泉、一剂剂良药注入学生们的心田。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池清涟,而是一条文学的大江、文学的长河。
其他文献
摘 要:“大量读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不仅读作品,还要读人生。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我们认为要使“大量读写”取得实效,必须培养兴趣,落实读物,开展活动,制作笔记,鉴赏探究,使“大量读写”能可持续发展。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关键词:大量读写 语文素养 兴趣 读物 活动 摘记 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
2007年是山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的首次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高考的选拔性本质特征,立足双基、重视应用,在强调探索、适度开放、学科整合与数学的文化价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和宝贵的课程资源。但命题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瑕疵。下面就结合阅卷情况,笔者谈谈对其中两个命题的看法。    一、应用题的设计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实现
摘 要:日语中的词汇按其来源角度,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词。原本不位于词头的r音,随着音韵的发展,汉语词与外来语词中“r音可位于单词词头”,这一音节构造特点的变化是由于在中国文化等外国的先进文化的作用,且在同化原理和忠实性原理共同作用下,r音位于词头的词条的整体数量并不多。  关键词:音节构造 ラ行词条 同化原理 忠实性原理    在『日本語形成の謎に迫る』一书中,作者泽田洋太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目前教育中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教学应在课堂教学气氛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上的保证;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来构建知识;有效的教学应使学
[摘 要]要使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重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通过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从而探索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这几个方面来引导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公寓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2 — 0092 — 03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除正常睡眠外,每天仍有5-6个小时在宿舍度过。毫无疑问,寝室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小家庭”,同时也是学生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实习场所,可见,和谐寝室关系的重要程度。寝室人际关系质量直接
摘 要:本文试图从叙事理论分析罗伯特·勃朗宁的诗歌《我的公爵夫人》,阐明“隐含作者”在该诗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戏剧独白 叙事理论     提到戏剧独白,不能不提罗伯特·勃朗宁,正是他完善了这一戏剧形式。勃朗宁在出版了第一首诗歌Pauline(《波琳》)后,有批评指责诗人过分暴露自我意识和主观感情,故而勃朗宁在《我的公爵夫人》中采用了戏剧独白,自然地隐藏起个人感情。评论家称之为“反抒情诗”,
[摘要]当前的贫困生资助机制局限于物质资助,尚不能满足贫困生的深层次需求。直面贫困生群体特征,切合群体多层次需求的整合性机制:互助——服务机制,能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从“他助”向“自助”、“受偿”向“服务”、“输血”向“造血”的功能,为培养贫困生的互助、服务意识。推动其互助、服务行为提供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互助;服务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教师、学生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培养 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摘 要]兴教寺事件一度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折射出我国“申遗热”背后对文化利用的急功近利。功利性申遗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会对文化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严重背离我国最初申遗的文化理想,值得深思。学会理性地看待世界遗产,同时培养国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并辅以良好的制度保障,是使申遗回归本初理想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申遗热;文化伤害;兴教寺;世界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