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深刻认识到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对我党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到现阶段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脱离群众队伍,闭门造车的极端危险性。要正确分析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也要紧密联系群众,确立群众观念,推进检察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
  关键词:群众路线;历史经验;依法治国;检察改革
  倾听群众呼声,才能摸准社会脉动;关心群众疾苦,才能找到工作重点;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不迷失方向。“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体会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实践的结晶。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干好工作的起跑线,是抵御贪腐的警戒线,是推动发展的最前线,是连接中国梦的主干线。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1.群众路线古已有之,古今一脉相承
  远观中国古代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夏启承禹之位创立夏朝,却因夏桀穷奢极欲,暴虐嗜杀,无限制征用民力,残酷镇压奴隶和平民而终被商汤所灭。商汤、隋炀帝、……清朝初期的统治者因体恤民情,关心民生而有“康乾盛世”,中期却“嘉道中衰”,后因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引发民众反清斗争,终在内忧外患之下走向灭亡。
  近看中国近现代史,它也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史。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顺民意“起共和而终帝制”,袁世凯却因违背人民意愿自行称帝,而终被人民所唾弃。抗战时期,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消极抗日,置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又脱离人民群众,破坏全国统一,大失民心,最终败给颇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我党因对国情认识不夠,犯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但在关键时刻,我党敢于否定“文化大革命”, 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毅然决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同时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率先在小岗村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试告捷。现在来看,正是由于尊重了农民自己的选择,总结了农民自己的创造,才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有了把农村改革扩大到城市、扩大到沿海的大好形势。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稳坐钓鱼船?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为什么能在顺利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之后继续保持其繁荣与稳定?……这一个个的谜底就在于:党始终不懈地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
  2.以史为镜,坚持走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首先,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目的和手段。其次,群众路线奠定了党的领导基础。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再次,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2)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党的权力来源和本质。执政党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必须要正确认识党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共产党人的权力要替人民办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树立公仆意识,一切对人民负责。
  (3)群众路线是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正确有效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也是检验、丰富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
  (4)群众路线反映了党的根本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由于群众的经验和知识往往是自发、分散和不系统的,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群众,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和方案。用理论来指导群众的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众实践,使精神变为物质,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群众实践检验已有的认识是否正确,从而补正和发展已有的认识。
  二、依法治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工作成为了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和亲和力的必然要求;是解决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强化宗旨意识,确立群众观念,增强司法的人民性
  要仅仅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坚决克服就法谈法、就案办案的倾向。切实做到既崇尚法律,严格执法,又领会立法精神,综合考量司法目的和社会效益,把维护群众利益与推进检察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2.强化公正意识,确立使命观念,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忠实履行法律职责,坚持按程序办事,凭证据说话,依法律裁判。特别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充分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始终牢记所肩负的使命,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各类犯罪,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监督狱所方面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状况,坚决杜绝服刑罪犯利用钱、权关系逃避牢狱之罚的现象发生。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3.强化廉政意识,确立反腐观念,增强队伍的廉洁性
  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检,要牢牢把握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置于先导性、战略性位置来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检察职业道德、职业良知教育,坚守法律底线和职业良知底线,增强秉公执法的定力,努力建设一支党信得过、人民满意的过硬检察队伍。
  4.强化便民意识,确立为民观念,增强检察机关的亲和力
  要始终确立为民司法观,积极推行人性化的司法便民措施。及时化解涉访问题,对举报人、受害人提供并经查证属实的举报线索,要依法严惩犯罪,并及时告知举报人、受害人,化解群众因官员腐败而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突出问题。
  5.强化责任意识,确立监督观念,增强司法效能
  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动健全执法司法权运行制约机制。同时还要坚持从严治检,加强警示教育,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力度,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检验标准,用铁的纪律带出过硬的检察队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田成有.《论司法的群众路线》[M],2009
  [2]何淑萍.《论群众路线和党的反腐败斗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7页
  [3]李文珊.《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取向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6期,第7页
  [4]韦庆儿.《论党的群众路线与新时期的党群关系》.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米槁心乐滴丸对实验动物耐缺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和应用常压耐缺氧实验方法,观察米槁心乐滴丸口服给药对大
我国科学教育引入科学史的动因是增强科学教育的历史感,"历史感"反思与批判内涵的达成是设立单独的科学史课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域下,"历史感"的另一种意义被发现,即教育意向
新刑法典对走私罪的规定,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为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际情况的变化,立法和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应从立法技术和刑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如何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售后服务水平、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等问题的挑战
摘 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企业的安全离不开一支安全高效的职工队伍。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加强职工安全素质的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方针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应对当前严峻经营形势的重要手段。针对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要找对症结,对症下药,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核电APl000依托项目,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拥有世界最高安全系数保障和国内国产化程度最高的设备。如今市场竞争逐渐向人才竞争的过渡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迅猛增加,能源和环境的约束瓶颈也越来越接近可承载的底线,“节能降耗、提高能源效率”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所不容忽
摘 要:对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传统的国际法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但是这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能够独立的承担责任,已经符合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应当具有国际法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国际法主体;跨国公司;全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其
<正>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二十三岁的杜甫赴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于是“放荡齐赵间(《壮游》)。当诗人来到广阔的齐鲁平原,看到拔地而起的巍巍泰山时,禁不住诗兴大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