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如莲,纤尘不染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能感悟,生活就有幸福的可能
  在滨南学画的时候,常去附近的一个图书馆。门口有高高门槛,夏天挂细竹凉席,冬日放下厚布帘,进入大门之后便是一片幽静。管理人员皆是青一色服饰,面容清鲜有气质,从不大声说话。古老建筑,走廊阴暗,尽头是一个咖啡休闲吧,供读者享用。
  一个周末午后,下着雨,独坐窗前看书。窗外天井有两棵粗大玉兰,几个孩子正往上面扔石头,白色花瓣飘落,但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室内有很多人,大概是周末的缘故。正入神,突然听到走廊一阵沙沙作响。抬头望去,是一个送水工,。肩扛一桶纯净水,走到门口他环顾一下室内,然后放下水,脱去了裹在脚上的防水塑料袋,还有鞋子。再抱起水桶,走到室内一处拐角的放水处,返身出去时再穿上。那个午后他连送三桶水,动作皆是如此。
  抬头环视周围,一切如故,或是边搅拌咖啡边阅读,或是在做笔记,或是来回换阅图书,都极其安静,全然无视他的身影。想象他穿着本是防脏防水的塑料袋进入,会是如何情景?让读者最终获得内心的沉静,是他的一双光着脚板的脚。他懂得这份沉静的美,他的内心有一座图书馆。
  到橋南特殊学校参加一个文艺会演。节目中途灯光亮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执着话筒,站在台前说:“很高兴能来看你们的演出,你们的表演很出色,歌声很美很动听,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听到了那些天然的、毫无杂质的声音。谢谢你们。”话毕,他将一个信封,放入红色捐赠箱内。然后鞠躬,走下台。掌声过后,汇演继续。在节目单上,看到是庆祝学校成立一周年。节目丰富,载歌载舞,喜庆热闹。节目最后大屏幕上的一段影像,从学校奠基到高楼崛起。然后是捐资者介绍,图文并茂。文字的最后一句话是:“降临尘世的那一天,他就失去了听力。”影像上的身影,是刚才的老者。场内瞬间一片肃然无声,几秒钟后,顿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然后一片静默,他们大部分也是失去听力的,或是失去声音的孩子。他们使劲地举高、摇动手中的荧光棒,释放内心的情愫。
  从未曾见过如此场景,在一张张真实的具备感情和生命的脸上,会看到如此细腻真实的层面,如同看见了朵朵圣洁的莲花。
  小时候,我常跟母亲去后山庙内烧香。后山不是山,只是一座类似丘陵的土坡,皆是低矮灌木。常有野兔、山鼠出没。丛林里偶尔会有布谷鸟成群砉然飞起,景象煞是壮观。常流连于草丛之中,寻找野兔或是山鼠的踪迹。正沉醉时,听见母亲的叫喊。只好放弃野兔,跑下坡来。母亲站在庙口说,进去拜拜。山庙红砖黑瓦,颜色沉定。殿堂的神案上立着一尊观音像,白瓷塑身,手拈一支莲花,纤尘不染。
  母亲点起香火,我默默立在母亲身后。那一刻,方才山上玩弄泥沙、撩拨青草的紧张心情,顿然消逝,沉静无比,仿佛所有杂念,全被收束于白色净瓶中,内心只剩一朵莲花。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哲学教授魏先生夹着皮包走进阶梯教室,扫视一眼稀稀拉拉的学生,打开花名册,摘下眼镜,开始点名。这是他给我们班上的第一堂课。  他用安徽和四川混杂的口音,点名。声音因而听起来怪怪的,但很响亮。  他点一个名字,台下答一声“到”!  62个名字都点完了,全到。事实上,可以容纳80个人的阶梯教室,只坐了十几个人。我也答了3次“到”,有两次“到”,是为了我那两个爱睡懒觉的死党答的。  魏先生点名的时候,一直
2013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吴辉铭,突然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哭诉电话:“你爸爸被烧伤了,现正在医院里抢救……”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脑海顿时一片空白。  当他匆匆赶到镇江第一人民医院,看到父亲的那一刻,一下子惊呆了。只见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父亲,一动不动,全身缠满了纱布。望着父亲已经无法辨认的脸庞,吴辉铭心如刀绞。  经过医生十几天的抢救,终于把他的父亲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医生告诉他们,由
1848年那不勒斯的一家报纸刊登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答复一位先生的提问的公开信。那位先生的信是:“我有一个侄子是音乐家,他不知道怎样给他作的歌剧写序曲,您曾写过那么多歌剧序曲,是不是可以给出出主意?”罗西尼在他的信中提出了七个建议,其中之一是:“……我写《奥赛罗》的序曲时,是被剧院老板锁在那不勒斯的一家旅馆的小屋内,屋内有一大碗水煮面条,连根绿菜都没有。这个头最秃、心最狠的老板威胁说:‘如果不
当银装素裹、千里冰封的一个季节过去,另一个春和景明、百花争艳的新季节便到来了。冰雪融释后的春天,驱逐了冬日的寒风凛冽、万物萧瑟,一前一后的两个世界如此的不同,所有的改变,在这世界化开的那一刻,悄然而至。  你是个山泉野菜养大的孩子。九岁,你开始了劳动。  在你的世界观里,只有黑与白,只有善与美。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投进你的草屋,你便开始忙活起来,砍柴、烧饭,洗洗涮涮。  菜地里,荷塘边,土灶旁,都是你
那年,暮秋。花朵一样的年纪,青春正盛。单纯、快乐、美好,却抵不过一次失恋的突袭。顷刻,张扬着馨香的世界倾覆了,内心失衡,没有了爱,整个世界都变了颜色,天空也变得低沉灰蒙。  一个人走在街上,落叶在脚边回旋,那样的街景原本很美,可是,被无限放大了很多倍的失恋,像一根银针,刺得钻心地痛,根本看不见油画一样伫立在秋风里的城市。那个人,真狠心,待他那么好,可是他头也不回地走了,脚步没有丝毫的迟疑,一步一步
我小时候显露出演奏乐器的天赋,深深迷恋上了钢琴。我们家里没有钢琴,但是退伍军人协会有一架,每个星期爸爸都带我去那里拜访朋友。到了那里,我立刻跑到礼堂,冲到钢琴前,坐下就开始演奏。那时我只有六岁,演奏从收音机听到的流行歌曲,找准旋律,加上和弦,进行简单的编曲。通过听爸爸演奏吉他,我学会了演奏和弦。我不是像别的孩子那样简单地敲琴键,而是真正在演奏。爸爸辨别出我演奏的音乐,很是欣喜和惊奇。  我知道父母
3年,1095天,26280个小时,总有一双手在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这个动作看似简单、枯燥却又极其重要,因为它延长着24岁的邵达的生命。  邵达6岁那年,母亲发现儿子走路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摔倒,起初并没引起注意,可是有一次上楼梯时,母亲看到儿子的双腿软绵绵的,抬了几次竟然没有迈到台阶上。母亲突然意识到出问题了,立即带儿子到医院检查。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邵达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肉萎缩”,母亲没听说过
← 一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合肥市长江路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但毕竟是省城,饭店也还不少,时不时还会飘出令人垂涎的香气。  大病初愈的方健如在恋人郝红梅的陪伴下,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手拉手在饭店门前压马路。走着走着,方健如情不由衷地从口中溜出“真香”两个字。听后,郝红梅心里先是一喜,紧接着就是一酸。喜的是,他终于大病痊愈,强烈的食欲是赏赐她的一种喜兆;酸的是,她与他穷困潦倒,囊中羞涩,饭店大门只
90后的卢嘉伟是安徽阜阳人,从小就喜欢玩枪。上中学后,省出饭钱也要把玩具枪买回来。他还喜欢把枪拆开来,然后再装好,特有成就感。  卢嘉伟高中辍学后,在一家装潢公司学木工。同样是学徒的王小帅是老板的侄子,总是盛气凌人的。有一次,卢嘉伟正在玩一把玩具枪,遭到了王小帅的嘲笑:“哥们,多大了,还没断奶?有本事就弄把真的玩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卢嘉伟暗下决心,一定造把真枪。  于是利用空闲时间,卢嘉伟去
过了一个暑假,湖南民院附小曹正阳的妈妈发现儿子变了,变得节俭了。开学前,妈妈要领正阳去买名牌运动鞋。正阳说:“一双鞋子两三百块,可以买二三十本书了,再说我原来的鞋子没有坏,还能穿。”新鞋没买,正阳买了一个运动水杯,说要开学后装凉白开喝。正阳平时可是饮料不离手的,这回怎么了?妈妈以为自己听错了,忙问为什么。正阳回答:“您不是说白开水好吗?再说买两三瓶水,一本书就被喝掉了,不划算。”“儿子懂事了!”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