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在等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清晨,走下楼梯,惊讶地发现,小区里的那一小丛迎春花竟然开了花儿了。娇滴滴、黄艳艳的,挂满清亮亮的小水珠儿。昨晚,夜雨微寒,春风料峭,醒来它便已是一树春色。心里立刻住进了阳光。
  小时候住在乡下,姥姥家的小院子被姥姥拾掇得像个小百花园,最先开的就是这迎春花。我们常常坐在热炕上,就着窗外簇簇的小黄花,听姥姥讲关于迎春花的故事。姥姥说,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庄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苦得不知道该怎么说。有个叫禹的人,为了治水,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姑娘。姑娘送了他一程又一程,舍不得分离,禹便把束腰的荆藤送给了她。打那儿以后,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姑娘每天都会站在那儿向着禹远去的方向望啊望。时间久了,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了—起,草锥子穿透她的双脚,草籽儿在她身上发了芽,生了根,姑娘变成了石像。后来,江河疏通了,洪水归海了,人民安居乐业了。禹急急得赶回来看姑娘,可看到的却是姑娘的石像。他哭得泪人儿似的。眼泪落在了石像上,荆藤开出了金黄色的小花儿。那小花儿就是迎春花。
  它开了,春便来了。密密匝匝的绿就铺天盖地地涌来了,热热闹闹的姹紫嫣红就盛在了枝头树端。它和这个世界扯着骨、连着筋,相爱着呢。
  恍惚岁月,穿越流年。姥爷走得早,姥姥絮叨的是她自己的思念。
  还记得村口,长着一株小桃红。每每开花的时候,姥姥便领着我们去赏花,有时候,赶巧儿碰上背着相机四处吆喝生意的,姥姥会把我们叫到桃红树下,—个个摆弄妥当,就着那满树繁花来张“月牙儿乐”。姥姥说,我们咧开的小嘴儿就像是夜里的小白月牙儿。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辆又一辆的大型机械在村口穿梭往来,平整的土地被挖成一道又一道深沟。那株桃红就那样孤单的立在那里,迎着随风四起的尘土,英勇无畏地开了花儿。密密麻麻的花儿没有以前的艳了。但雨后,当所有机械都停了的时候,它便又光彩照人了。花事还没过,那株桃红便永远没了身影儿。不知是香消玉殒还是已经移去了别处。只是,那以后的桃红再没那株的明丽。
  桃红还在的时候,姥姥还在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姥姥念叨着:趁小桃红还水嫩着闻闻它的香,趁阳光还暖着就听听它的歌,趁雨正下得紧啊就把这心掏出来翻一翻……
  趁着在,那一小丛迎春花抢在时间的前头绽满了花。趁着在,那一树小桃红在尘埃纷飞里恣意随心地盛放着。趁着在,爱,微笑,幸福。
  
  悬崖上的拳法
  王者归来
  
  有一个武师功夫不错,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别人比划拳脚,自从出道以来从来没有输过。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武师听说在河南少室山附近有一个禅学和武功都非常了得的禅师,于是便千里迢迢赶到禅师那里要求比武。
  禅师听完武师的来意之后,却没有立即接受对方的挑战,只是泡上一壶清茶请对方好好休息一下。武师心情有些烦躁,说什么也要和禅师比武,禅师拗不过他,便和他约定第二天清晨时在山峰里比武。
  第二天一大早,武师就早早起了床,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约定的地点。过了一会,禅师也气定神闲地来到了这里。
  “动手吧!”武师行了礼之后立刻拉开架势,一边说道,一边严阵以待。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禅师并没有摆出比武的样子,反而笑呵呵的走到了一块向半空中突出的石头上,缓缓说道:“您是高人,我先在这块石头上面给您打一套拳法,您先帮我指点指点,然后再比武也不迟。”
  说着,禅师跳上了这块有一半悬在半空中的巨石上,武师看了看这块石头,又看了看正在调理气息的禅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石头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块石头有一半的面积都悬空了,山里清晨的湿气非常重,石头上面早就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露珠,要是脚下一滑,那岂不是要葬身在这万丈深渊之下。
  武师刚想劝劝禅师,没想到对方已经挥拳迈腿,在沾满了露水的巨石上打起了拳。这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威,双拳划破空气的清脆声连绵不绝。
  禅师全神贯注地打着这套拳,似乎全然忘了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也没有丝毫的惊慌和恐惧,每一招都做的沉稳有力。可是站在旁边的拳师却远没有这份定力,早就渗出了一身的冷汗,心都揪了起来,但是又怕自己的劝阻让禅师分心所以继续努力保持着沉默。
  过了一会,禅师的拳法打完了,他也从巨石上跳了下来。拳师连忙大步走上前去,向禅师抱拳行礼:“今天这武我不比了,您赢了!”
  禅师拉过武师的手,哈哈大笑:“知道我为什么能站在悬崖边上而不恐惧吗?”拳师茫然的摇了摇头,禅师笑着告诉他:“你心中装的是好勇斗狠非要战胜别人,所以自然患得患失,心中充满了忧惧,心气浮躁沉不住气自然发挥不出自己全部的实力:我一个山野老僧不为争名夺利,心中纯净安稳,所以即使在生死一线的环境里也能发挥全部力量。”
  拳师若有所悟,轻轻点了点头,老禅师继续说道:“学武也好,做人也好,都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争名夺利的欲望,战胜自己好勇斗狠的性子,战胜自己浮躁癫狂的内心,为自己寻得真正的安宁和清净。”
  禅师说完之后,飘然而去。武师站在原地默默地想了很久之后,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转身大踏步地向山下走去。
  几年之后,当年的武师声名鹊起,无论是人品还是武功,都为人所津津乐道。
  当一个人摆脱了内心中种种过度和不当的欲望之后,他就能获得宁静安稳的心态,而一个内心沉稳安宁的人才可能不惧生死不忧聚散不为外界的压力所动摇,才能将自己全部的潜力发挥出来,进而取得人生的辉煌和圆满。
其他文献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嘛?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那天,环视书房一周,突发奇想:如果将书架上的每本书都变成有声书,也就是说将每本书的文字都配上音,加上音效,那我的房间里会充斥着私语声、吟咏声、长啸声、赞叹声、苛责声、风声、雨声、哭泣声……真是声声入耳啊!咦?好像
我站在天桥下面等车,天桥上面在施工,许多勤劳的农民工兄弟,在用他们的辛劳编织着这个城市崭新的梦。  等车的人冷漠且无助,焦躁不安,时而举起手机看表,时而嘴里面在嘟嘟囔囔。  妈妈你看,那是一朵什么花?我听见一个小姑娘真情的声音。循头向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从天桥上面探出的一朵奇异的花,它不停地蠕动着。舞蹈着,好像是风带动了它的蛰伏,或许是这个城市的孤单凸显了它的灵性,几乎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那朵花上,它
有一群书呆子,聚在一起,交流爱书心得,有人问大家:“拿到一本书,你们都在扉页上写上什么?”有人说盖上红印章,有人说签上名及购书日期、地点,有人说印上一个吻,有人说抄上书中的一句话,比如说在《麦田守望者》的扉页上抄上塞林格的一句话——“说来好笑,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个人来。”还有人说,在扉页上什么也不写,就清水芙蓉,素年锦时,原汁原味地封存起来。  我也爱书,也是个呆
假戒指骗我上了他的婚床    1998年,跟他结婚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结婚那天,来了很多的宾客,鲜花、喜宴、笑脸,我穿着洁白的婚纱跟在他身后,给来宾敬酒,接受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和朋友美好的祝愿。有人戏谑地称他,傻小子,艳福不浅,娶了这样一个漂亮的新娘子。他听了,当真露出一脸傻傻的没有城府的笑容。我听了,低下羞红的脸,只顾看着脚尖,抿着嘴唇偷偷的乐。  新婚之夜,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美
她说她的愿望是想看遍这世上没有看过的风景,他没能做到和她一起去周游世界,那他便把这世界摊开到她眼前看……  白阿白从没有见过如此美的大鸟,翅膀在余晖下像是要烧起来似的。她伫立在距离浅滩极近的地方,脸侧扑闪而过的翅膀,带起一股羽类的腥臊。  “小心上面!”  白阿白反应迅速地抬头向上,而后一坨鸟粪不偏不倚落在了她的额头。  这就是她和那个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狼狈、可笑,充满鸟粪的味道。可他站在那里
不是感动  是你眼底隐忍的疼痛  唤醒了我沉潜而僵直的爱  谢谢你  亲爱的    卓玛28岁,还不曾在爱情中找到自己。每一次,卓玛都像为祖国奔赴边疆,不讲任何条件,爱得深,就会在某一天跌得重。可是卓玛身先士卒,一次又一次,直到一干死党好友都说,你要死要活,都离我们远点儿,你舍得死,我们就舍得埋。从18岁,开始第一场初恋,10年,卓玛颗粒无收。直到28岁生日,卓玛捧着酒瓶子跌坐在自家门口,妈妈开门
换了新的住处之后,一下子喜欢上那里静谧安逸的环境,小区里有很多花草树木,那些树,不是很老,但也不年轻,把房子覆盖在其中,让人觉得时光的幽远和深邃。  我喜欢散步。晚饭后,一个人在那些树下流连,看夕阳最后一抹余晖,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远远地望着邻家女孩作小广场的树下读书,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微笑。我走过去和她打招呼,她抬起头,扬了扬手里的手机,对我说:“嘿,想不到我们老师跟我道歉了。”  女孩16岁,刚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之所以买下兰斯·阿姆斯特朗的传记《Seize the Day》,是因为它被《纽约时报》、亚马逊网站和《时代周刊》推荐为“第一体育类畅销书”,也因为作者的名字总让我想起同样是美国人的1969年的登月者尼尔·阿姆斯特
1. 知性女子雷人笑    苏展颜右肩挎着包,左手提着一大摞的考研辅导书站在地铁站静候地铁的到来,三月的金陵日光和煦,淡蓝的天际不时地飘过几只状若玫瑰的云朵,苏展颜无比惬意地在微风中拨了拨额前的刘海,再眨了眨眼,然后就不顾形象近乎放肆地狂笑了起来。  事实上,她一向是以知性女子的身份示人的;事实上,她在三秒后明显也意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失礼;事实上,周围的人保持了南京人一贯温柔敦厚的绅士作风并没有
2010年8月15日凌晨2:15分    当你漫不经心地打开这封厚实的信件,请你认真地看下去。因为,这兴许是我此生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  我庆幸自己在七年之后,终于有勇气把这些简短而又迷茫的过去告诉你。你没有必要问我的名字,尽管我曾真实而又动容地经过你的生命,可你的确从始至终都没有把我放进苍白的回忆里。  此刻,窗外是无边的黑暗和焦躁的蝉鸣。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昨天该是你24岁的生日。  七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