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情景课堂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1982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增强其数学学习有效性,诸多教师已逐渐开发出更多新兴有效的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如情景课堂。从学生发展角度看,该模式对提升其数学素养有显著作用。浅析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的原因以及意义,并提出有效构建策略,从而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诸多教师已在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让学生融入其中,从而进行专业化的数学学习。然而,就现阶段教学情况看,该模式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构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诸多教师研究热点之一。
   一、以情景课堂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因以及意义分析
   从小学生发展特点与思维状况看,此时期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相对较弱,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相对较低,但感性思维较为发达,因此,在构建情景课堂开展数学教学后,学生会将自身充分带入教学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进一步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并在其中以“解决者”或“决策者”的身份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学习内驱力也会被进一步激发,与此同时,教师也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在情景课堂中的表现为其提供专业化帮助。
   二、具体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以及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过深,认为新出现的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效率不高,因此拒绝采用情景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此外,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虽注重构建情景课堂,但因自身水平有限,所构建的课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久而久之,学生整体数学水平与学习能力将难以提升。
   三、构建有效小学数学情景课堂的合理措施与途径分析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与学生实际相关的情景课堂
   对学生而言,以其所熟悉的实际生活构建情景课堂能充分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应结合实际生活内容。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课堂情景:小林家有一家花店。目前,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小林家打算多进一些鲜花进行售卖,但不知在哪一天购进哪一种鲜花最合适。因此,小林找到了去年的销售记录,想以此为基础制作一份条形统计图,便于找出鲜花售卖最多的一天。现已知端午三天假期的销售情况分别为:第一天:向日葵25束,白菊12束,满天星33束;其余种类为10束。第二天:玫瑰32束,康乃馨48束,雏菊19束;其余种类为8束。第三天:郁金香22束,其余均为12束。如果你是小林,能不能画出统计图帮助家人进货呢?
   之后,教师让学生以题中小林的身份画出结果。在此情况下,小学生会从实际出发去分析问题,将每一天所售卖的鲜花进行加和计算,最后得出在第二天售卖最多,并画统计图。在此基础下,小学生能将生活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从而以“小林”的身份解决此问题,其数学计算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转化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最终能在情景课堂中充分提高数学素养与知识水平。
   (二)合理应用各种教学用具与素材,让学生有效融入情景课堂
   合理、科学的教学用具与素材能有效构建情景课堂,并提升学生的融入度,增强其学习有效性。因此,教师可将此类内容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例如,在学习“运算定律”时,教师可提前准备10个玻璃球,先找3位学生,给每位学生分2个,再找4位学生,平均每人1个。之后,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列出这一过程的算式,其会直接写出10-3×2-4×1=0。之后,再找一位学生判断这个式子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计算。此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计算,即先算减法,再算乘法,与正确答案不符。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学生讲解有关运算定律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正确的计算顺序与规則。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出几道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锻炼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使用能力,并进一步了解其掌握情况。最终,学生能在该情景课堂中充分培养自身的综合运算能力,并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就上述内容而言,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以及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构建这一模式,并采用各种策略、资源以及途径开展合理化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艳梅.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J].知识文库,2021(12):53-54.
   [2]王源漳.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J].新课程,2021(15):2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其中就包括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基础知识;語文素养;阅读能力;方向;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一般而言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阅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篇幅,培养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举措。主要阐述了这种新式的教学策略,提出了群文阅读的组合策略和实践方法,旨在变革小学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成效,让学生掌握这种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比较优势   (一)群文阅读可以开阔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对学生美育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其高效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及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对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
摘 要:统编教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作水平,推动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良性师生互动中促进语文学科发展,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在作文教学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统编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找准创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
摘 要:学习积极性是小学生进行语文认知的最强生命动力,如果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缺失,一切教学行为都将毫无意义。因此,首先阐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展示研究价值;接着详细论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开展电化教学激发积极性、开展游戏教学激发积极性、开展趣味教学激发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方法   随着人文意识的推广,广大教师纷纷践行“以生为本”理念,主动探寻有效激发学
摘 要:识字是小学启蒙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未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但是对于基础薄弱、认知较浅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识字是枯燥而乏味的,很难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充分认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时通过开展创新的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识字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教学   低年级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普遍较低,教师要
摘 要:家国情怀一直都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从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浸润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也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小学生的素质以及立德树人等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品质,而家国情怀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点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语文课本,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多来自课内阅读。从语言词汇的积累、激发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分析多读多写对学生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多读多写进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多读多写;语文教学;语言运用;阅读能力   多读多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多读多写是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方
摘 要: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知、理解、记忆汉字的教学环节,遵循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教学策略,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学习汉字。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的小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存在学习低效化的问题,这与教师没有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有关。教师如果希望开展高效化的识字教学,就必须使教学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认
摘 要:学习单是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略读课文中高效利用学习单能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生本课堂的落实。学习单的设计要促进深度学习;聚焦语文要素,巩固阅读方法;发挥支架功能,明确阅读导向;紧扣单元专题,把握整体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学习单;生本课堂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理论:对新学习材料进行了简化与概括的引导性材料,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