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式”学习样态下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a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不管在中、低年级还是在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都是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要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累积经验和方法,增强认知水平,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82-02
  “问题式”学习样态,即不管在中、低年级还是在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学生要解决的可能是已经转化了条件的问题;也可能是以往从未接触过的,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还可能是相同的问题情境,但因为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导致解决方法的不同。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学生都是调动一个个元认知细胞去解题,并且从中累积经验和方法,增强认知水平,提高解题能力。
  基于“问题式”学习样态下的课堂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情境设置、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一、情境设置
  情境设置能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主动投身于情境中,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必然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同时也对学习内容划出了一个范围;另一个是“情”,通过解题,学生在增强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成就感。有趣的情境能激活课堂,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能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题能力。
  以二年级上学期“身体尺”教学为例。
  师(引入古人量衣的情境):古人没有这样的软尺怎么办?
  生:他们可以把手当作尺子去测量。
  师:原来我们身上都藏有这样一把“尺子”。
  本课一开始,教师引入“古人量衣”的情境,使学生投入情境中,并且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古人在缺少软尺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跟随家长买衣服的经历,也见过有人用手去大致量一下衣服,看长短是否合适。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柞”,当“一柞”不够的时候就可以用“一庹”来测量,为后续其他“身体尺”的出现做了铺垫。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个好的情境就像脊椎动物的脊椎一样,支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并且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如果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有过类似体验的,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问题引领
  问题引领主要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所进行的思考。即教师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升思维品质和思维深度。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应该选择什么问题来组织教学,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身体尺”这一课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引入新问题,引发学生新的思考,进而产生新的解题方法。
  师:一拃、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子”,那么“身体尺”与米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柞吗?请你先估计一下。
  (教师请2人上台测量)
  师:量得怎么样?
  生1:我拿不稳尺子,量不准。
  师:那怎么办?
  生2:我还需要一个同学来帮忙。
  教师从一开始提出了一个“大问题”——“身体尺”和米尺之间有什么关系?但又不急着让学生去回答,这就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慢慢去感知“身体尺”和米尺之间的关系。然后在一个人操作比较容易出错的情况下,学生指出问题所在,主动寻求伙伴合作。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最贴合学生实际,也最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三、合作探究
  学生对于知识获取的途径有很多:自学课程、上网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在这些方式中,合作探究是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活动。
  在“身体尺”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自主测量活动,真正体会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测量需要两人甚至两人以上去完成,这也让学生感受到伙伴式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对自己的测量结果与他人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的同时,一方面能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巩固知识。
  进行“量一量”活动。
  1.请学生用“身体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2.分组在教室里选择一些物体,用“身体尺”量出它们的长度。
  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先商量准备量什么,再讨论选用哪种“身体尺”去量。
  (2)每人轮流量一次。
  (3)填写活动记录单。
  (4)小组内交流。
  汇报:我们组测量的是( )的长,用( )量,长度大约是( )。
  小組合作更能集思广益,优化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想去量教室的长度,在选择方法时,部分学生选择用“一庹”,部分学生选择用“一步”。有学生解释:“一庹比较长,我们测量出教室的长度不是整庹数,而一步相比一度就短一些,教室的长度就可以用步数来表示。”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放飞思维,得出各具特色的答案,再通过组内评价、优化方案,让知识在思辨中不断地生长和明晰,这就是所谓的“知识越辩越明”。
  四、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要经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思考分析,最后还要归纳总结才能完全掌握知识。归纳总结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后,不需要再做大量习题来巩固,这样就能节约课堂时间。
  归纳总结:
  (1)用“身体尺”测量比较方便、快捷。
  (2)“身体尺”能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
  (3)有时要得到精确的结果,还是要用尺子量。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通过问题引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合作学习中增长智慧、拓展思维、完善方法。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相比较,“问题式”教学已经跳出了传统的课堂范围,在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开放性,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问题引领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责编黄露)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教学要生动、接地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因地制宜设计教学。教师选用江苏省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认读面积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大数读写的麻烦,催生使用大面积单位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献古籍;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35-02  《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上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逐步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给予他们美好的学习起点体验,才会令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学生学习更主动有效。  系统分析教材,掌握逻辑起点
教师要关注生本,循着学生的思维前行;要以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感悟,从而获得素养的提升。因学习阶段、学习背景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择法而教。教师不囿于教参,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总结,在探寻知识中提升能力。教师要注重目标整合,联系社会实际
【摘 要】苏霍姆林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意味着通过关注学生,把握起点来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的主旋律,同时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积极的生成性资源,有效引导学生朝多元化发展。从而让数学课堂的精彩成为美丽的预设。下面就我自己执教的《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片段为例进行解析与探讨。  【关键词】关注学生;有效引导;课
错误总是伴随着批评,当孩子犯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面对他们,去消除他们的错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错误,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减少错误。  典型错例再呈现。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位减法更是低段计算教学的错误率较高的部分。在教学两位数和三位数退位减法时,我们遭遇到以下三类典型错误。  错例一:个位十位“两重天”  35-17=
初、高中的学生在身心和学习目标的要求上有重大的变化,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拐点,如何做好衔接教学,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视频影像教学因其具有的优势,带有“趣味性”“叙事性”的特征,又带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且兼而有之”的特点,容易被师生们所接受,是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较好的形式,能起到“顺其自然”和“水到渠成”的效果。  高中基础年段的教学兼顾着基础和能力的两个问题,必须考虑如何由基础到能力、由感性逐渐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是相对课上教师讲解传授课下学生练习作业的传统模式。它的模式是课前通过网络等科技手段已录制的视频为载体学习知识,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在课上则通过头脑风暴、教师答疑和交流、专题讲座和练习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这种颠倒了传统的课上课下的内容的方式叫翻转课堂。西方的这种教学模式给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不小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学习负担,这样可以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应用合理的方式教学,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高效课堂可以让教师可以在最少的时间里为学生传递更多的有效知识,利用良好的方法调动起学生學习积极性,同时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发展身心。所以,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益。第一,最大化的效益就是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
某年某月的一天,我按惯例打开作业本批阅,一封自制信封夹在曹同学的作业本中,我很急切地打开,看到了以下这封信:  亲爱的王老师您好,这封信不知从何下笔,说实话,我很喜欢写信,许多话当我说时,却总说不出口,但一旦写起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地点、精力,写的话就大张大张地写不完,因为我想说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却从未开口说过,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说。我知道我的字写得不好,但希望您把信看完,或许信写得乱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