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在模型音乐作曲创新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音乐作曲创新工作需要,探讨分析遗传算法在其中的运用并介绍了具体操作步骤,同时还通过实例对其运用进行探讨分析。实际运用表明,遗传算法满足模型音乐作曲创新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具有较好效果,但仍有很多工作值得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遗传算法;音樂作曲;创新
  对音乐作曲等艺术创作来说,基于交互式操作更能够提高创作效果,能够更好的反映人的主观感受,从而增强乐曲生命力,得到更多观众认可。在进行音乐作曲创新中,计算机作曲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系统不仅需要产生音乐性更强的乐段,促进乐曲多元化,得到更多观众认可。同时还应该让计算机模仿作曲家,能够自动生成理想的音乐,从而减小工作量,促进音乐系统取得更好的运用效果,满足人们对音乐创作的需要。下面将根据模型音乐作曲技巧,结合遗传算法实际需要,设计自动作曲系统,从而促进音乐结构多元化,更好满足用户对音乐作品的需要。
  一、遗传算法与音乐作曲创新概述
  (1)遗传算法概述。遗传算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进化机制而发展起来的,高度并行的、随机、自适应搜素算法。在实际工作中,该方法运用群体搜素技术,将种群作为一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当前种群进行选择、交叉、变异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促进新一代种群产生。并推动种群进化,使其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该方法能够促进效果不断提高,更好发挥种群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2)音乐作曲创新概述。音乐作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更好满足人们音乐欣赏工作需要,往往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创新。其中遗传算法满足创新工作需要,在创新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二、遗传算法在模型音乐作曲创新中的运用
  (1)和弦知识。和弦是指按一定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同时或先后发响,主要类型为三和弦、七和弦、变和弦。按三度关系构成的和弦,合乎泛音自然规律。音响和谐,广泛被用于多声部音乐。如果没按三度关系叠置,只要适当运用,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2)模型音乐。该音乐创作方式出现于20世纪,不使用特定音节的所有音作为创作材料,将应用材料限制在很少几个音里。然后组成和弦或旋律动机,全曲在这个基础上转位、移动、变化、发展。该模型音乐纵向或横向音响经常出现,既强调特性音调,又确保全曲统一,在音乐创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编码技术。为便利遗传操作,以产生更多音乐模型,进行编码是十分必要的,从而适合计算机运行。音程用CDEFGAB代表1234567七个音。用-、?代表降调符号、升调符号。用数字代表节拍长度,分为4拍、2拍、1拍三种类型。在音域表示上,‘表示高八度,.表示第八度。
  (4)模型进化。每个模型被看做小单元,可以针对原始模型进行遗传操作。一方面,进行变异操作:按纵向和弦、横向动机方式,对原模型进行变异,根据给定的概率分别进行不同的和弦方式变异。另一方面,进行交叉操作。采用模型音乐的原理进行进化,为保持连贯性和特征性,交叉操作会以较小的概率进行。
  (5)乐曲进化。第一、变异操作。横向动机、纵向和弦变异时,运用不同方式:高低音谱表结合方式;加一个重叠音方式;单个音产生颤音方式;总时值不变情况下对节奏进行变换;纵向和成和弦进行收缩方式;改变某个音的音域。第二、交叉操作。乐曲进化可加大交叉概率,使其变异程序增大,既保证乐曲特征,又增加乐段多样性。交叉采用音符交叉方式。第三、实现算法。在半音阶序列产生两个原始模型作为初始种群,然后进行模拟进化,产生2个原始模型;然后分别进行乐曲进化,产生2小节乐段,一共产生4小节乐曲,并评估其适应度。选择适应度值较高4个乐段呈现给用户,让用户评价并选择最优乐段。
  三、具体运用实例分析
  利用上述系统进行作曲创新,根据一个原始模型进化出一个曲目,产生一个或多个4小节乐段,并且这些乐段是按照模型音乐模式作曲产生的。就一个完整的乐曲来说,4小节乐段是比较短的。但通过运用之后,需要考虑用户进行评选,因而4小节乐段是合理的,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评选,满足用户需要。另外,在作曲创新中,还根据两个原始模型进化出乐曲,将两组原始模型作为写作材料,完成作曲创新,从而满足人们对作曲选择的需要。该创作方式在作曲家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同时,还可以对该系统进行扩展,让其扩展到两组以上的原始模型,并将其作为创作材料,然后进化出乐曲。在创新和进化过程中,前后两节采用不同的进化方式。前两节横向进化产生旋律,后两节纵向进化产生和弦。从而完成整个创作和创新工作,更好满足人们对音乐作曲的需要。
  目前在模型音乐作曲创新中,主要依据交互式遗传算法产生的作曲系统,在欣赏和评价作曲时,考虑人们的主观感受。尽管该方式能反映用户个人情感,但需用户大量参与作曲创作中。本文所介绍的系统,在音乐作曲创新中,将遗传算法和模型音乐作曲结合起来。能够产生更具音乐性的乐段,从而有利于观众更好开展选择工作。满足用户需要。但音乐作曲需要灵感激发,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创作水平,更为主要的还是作曲家进行努力与探索。上述介绍的模型音乐作曲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但存在着模板化、僵硬化等缺陷,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与自由性。但如果能够与交互式作曲系统结合,其作曲创新效果将会进一步增大,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这是今后在设计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崔嘉,刘弘.遗传算法在计算机辅助创新作曲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3)
  [2]丁玲,范平,闻彬.遗传算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20)
  [3]刘丹,张乃尧,朱汉城.音乐特征识别的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8)
  [4]崔嘉,刘弘,陆宏菊.遗传算法在模型音乐作曲创新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1)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手机文学的兴起,使文学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的习惯。相比其他文学样式,手机文学的独特优势使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其中主要在于手机文学的娱乐性。手机文学通过不同写作方式和情节描写来表现文学的娱乐性色彩,形成了手机文学独特的个性魅力。  关键词:手机文学;娱乐性;媒介素养;商业化  泛文学时代下兴起的手机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社会技术的进步
目的:研究分析磷酸铝凝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实践陶行知思想,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ao Xingzhi practice thinking, so as to eff
期刊
去年的六月,刚好是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参加了举办的“与名人同行”夏令营.那是多么美好纯粹的回忆,现在想起来就像阳光下一块擦得干干净净的玻璃一样,清晰,透明,直指人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人们交往中起重要的作用,语言教育是专门的语言活动,同时语言也是早期教育的基石。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困难促使我们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使用齐墩果酸(OA),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抵抗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的天然佐剂,高浓度的齐墩果酸 OA 能杀死细
摘 要:幼儿时期是口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口语能力培养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口语能力培养时,应以教给幼儿正确的发音、丰富幼儿的词汇、教给幼儿语法规则为基本要求,通过营造宽松的说话氛围、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口语训练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等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一、引言  口语是人们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