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成才的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上体育课的一些实践,浅谈一下如何激发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8
在小学体育训练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要激发小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通过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教师要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情,来实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学中,组织水平接近、争先恐后的竞赛,在竞赛中,体现这一特色。在各自所喜爱的项目练习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望,使学生的兴趣从自身的进步中得到满足。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上体育课兴趣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实施尊重教育、以境激情、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知道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这个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反之如果学生厌恶一个老师,那么即使老师的言语是真诚的,行为是善意的,学生也会充满敌意。可见师生关系的重要。要想学生喜欢体育课,作为教师应该避免武官现象,应主动亲近学生,认真研究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真诚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他们有力的支持者;当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中,师生同吃苦,共欢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當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具备爱玩好动的特点,并且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适当地采用些灵活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学习到体育教学内容,进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一堂成功的体育课,需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程开始时准备部分练习组织得当,在体育课的过程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运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通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可以判断出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按照学生的这种特点组织体育教学,游戏技能应该由易到难、游戏手段由简单到复杂,让技能目标融入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手段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小学生理解体育课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爱新鲜、好动,对于过多的重复练习感到厌烦,为此,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三、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比如教一年级学生快速跑,新入学的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快速跑,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做一个夸张地比喻一只非常非常饿的大老虎在追赶一群小朋友,一些跑得快的小朋友跑在前面会脱离危险,离大老虎很近而速度很慢的小朋友会怎么样?这时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被老虎吃掉!”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追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有的学生技巧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美观大方,这时要及时告诉他:“动作完成得就像翻腾的小鱼一样,优美利落漂亮。”给予肯定和赞扬,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
四、提高每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一切动作、行为(如修养、举止言谈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五、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比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比赛,激发起学生们的体育热情,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取得成功,而成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和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是每个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做的。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使每个学生在遇到困难而敢于面对的前提。通过比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因此,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细心并全面地考虑到每个学生。小学生都喜欢老师当众表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比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同学进行鼓励和评价,从而激发其他同学努力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但可以搞活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让那些平时性格不开朗的学生通过参加比赛而变得开朗起来。
总之,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思维、探求新知。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掌握锻炼方法的原动力。拥有气氛活跃的课堂和精神饱满的学生,才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要保证小学生有积极的体育动机,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8
在小学体育训练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要激发小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通过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教师要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情,来实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学中,组织水平接近、争先恐后的竞赛,在竞赛中,体现这一特色。在各自所喜爱的项目练习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望,使学生的兴趣从自身的进步中得到满足。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上体育课兴趣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实施尊重教育、以境激情、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知道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这个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反之如果学生厌恶一个老师,那么即使老师的言语是真诚的,行为是善意的,学生也会充满敌意。可见师生关系的重要。要想学生喜欢体育课,作为教师应该避免武官现象,应主动亲近学生,认真研究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真诚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他们有力的支持者;当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中,师生同吃苦,共欢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當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具备爱玩好动的特点,并且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适当地采用些灵活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学习到体育教学内容,进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一堂成功的体育课,需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程开始时准备部分练习组织得当,在体育课的过程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运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通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可以判断出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按照学生的这种特点组织体育教学,游戏技能应该由易到难、游戏手段由简单到复杂,让技能目标融入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手段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小学生理解体育课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爱新鲜、好动,对于过多的重复练习感到厌烦,为此,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三、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比如教一年级学生快速跑,新入学的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快速跑,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做一个夸张地比喻一只非常非常饿的大老虎在追赶一群小朋友,一些跑得快的小朋友跑在前面会脱离危险,离大老虎很近而速度很慢的小朋友会怎么样?这时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被老虎吃掉!”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追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有的学生技巧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美观大方,这时要及时告诉他:“动作完成得就像翻腾的小鱼一样,优美利落漂亮。”给予肯定和赞扬,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
四、提高每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一切动作、行为(如修养、举止言谈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五、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比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比赛,激发起学生们的体育热情,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取得成功,而成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和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是每个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做的。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使每个学生在遇到困难而敢于面对的前提。通过比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因此,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细心并全面地考虑到每个学生。小学生都喜欢老师当众表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比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同学进行鼓励和评价,从而激发其他同学努力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但可以搞活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让那些平时性格不开朗的学生通过参加比赛而变得开朗起来。
总之,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思维、探求新知。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掌握锻炼方法的原动力。拥有气氛活跃的课堂和精神饱满的学生,才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要保证小学生有积极的体育动机,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