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作业,提升初中美术教学实效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ga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观强调,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完善和更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习的成效。巧设作业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美术学习的成果,更可以强化美术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地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呢?
  一、注重设计难度,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一直以来,美术学科的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少,即使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储备量也是比较少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强化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在“美术”这栋大楼里越爬越高。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美术作业的巩固作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性的美术知识。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重作业的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设计技巧,把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作为设计作业的前提。
  例如,在对《色彩的魅力》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色彩,并积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使学生学会运用色彩去表现自我,并传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情。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来检验和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并根据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自己对色彩的感受,试着用画面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比如欢快、悲伤、激动、失落等。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再一次巩固:三原色有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出其他的颜色,并且这三种颜色不能被其他的颜色混合而成;三间色有绿橙紫,它们分别都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的三要素有色相、明度和纯度;色调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中间色调,不同的色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有的学生在表现悲伤的时候就会选择蓝色或灰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蓝色会给人忧郁、孤独和悠远的感觉;而灰色则会给人暗淡、压抑和绝望的感觉。
  二、注重分层设计,为学生拓展发挥空间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度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有的学生具有先天的优势,对色彩和造型有着超出常人的理解和把握;而有的学生对色彩和造型的感知度就相对差一些。那么,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学生,尊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布置美术作业的时候,就要注重分层设计,为每一位学生都拓展出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广而告之》一课中,需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并积极地将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关联和融合,使“广告”的范围更加宽广。这节课需要给学生布置做招贴广告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候,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给学生多种选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对美术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作业的选择。招贴广告的类型有很多,其中包括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和比赛类等;而招贴广告的制作元素也有很多,比如图形、文字、色彩等;在表现自己的创意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选择性,可以运用对比、夸张、比喻、幽默、联想和突出特征等多种表现手法……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由且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做一张招贴广告,内容、形式、主题及制作方法等都可以自主选择,但要求要有美感。”这里的要求要有“美感”就是给“自由的作业”上了一个枷锁,自由但不随意,并且具有“分层”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对“美”的认知和表现力。
  三、注重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正确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需要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加顺利地展开美术学习,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例如,《独特的装扮》一课主要是通过学习面具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对面具艺术进行全面欣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在表达情感时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制作一款面具,要求有独特的造型,并且要有合理的色彩搭配;关于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当学生在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巡回指导,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更加大胆一些,积极加入一些独特的装饰元素。在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地向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更能使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完善和更新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美术作业的重要性,积极通过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计作业,以此来提升美术教学的成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建设中职学校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及充分的选择机会,也是创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维逆向设计选修课为例,从建设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管理和创新课程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选择性课改 选修课 多元发展  2014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建立学生多样化选择机制”“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等要求,本次课
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是“三农”问题,同时“三农”问题也是决定党和国家整体工作的根本问题。当广大农村落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我们就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小康。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农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且要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在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最新统计显示,2007 年上半年外企职位需求呈现矿业、日语软件开发等冷门专业的中高端人才短缺现象,而初级秘书、助理、会计、人力资源等大众行业人才需求仍然很旺,占外企人才市场需求的62%。  今年上半年以来,从外资企业中高级人才总体需求来看,在以下3 种行业呈现明显的人才稀缺现象。    矿业开发等人才短缺  过去的冷门专业,矿业需求职位呈现严重短缺现象。这
关键词:工匠精神 智慧教学 MySQL数据库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人文情怀。教师要培育学生用恒心和耐心共筑工匠梦,让工匠精神在智慧教学中落地扎根。  一、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与背景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新时代工业制造发展的核心。进入新时代,需要培养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队伍。MySQL数据
服务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果树专业大户等  摘编中外农业报纸、期刊、科普图书、网站上等有关果树新优栽培技术文章,包含果树新优品种、栽培技术、病虫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内容,每期近400篇优秀文章,具丰富、新颖、实用的特点,将成为您掌握科技动态和更新知识的窗口!别等了!赶紧到当地邮局订阅吧!大16开,每年出版2期(3月25日、9月25日),每期176页码,每期定价15元,全年共30元。发行代号36
每年春季和秋季,成千上万的候鸟沿着有规律的、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在越冬区和繁殖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从而构成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迁徙。放眼全球,候鸟迁徙共有8条路线。其中,第3条“东非-西亚迁徙线”、第4条“中亚迁徙线”和第5条“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经过我国。根据截至2008年的调查数据,从我国过境迁徙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25%。在上述三条路线中,又以“东亚-澳大利亚”西路线最
浩瀚星空中,有那么一颗明星,悄然改变着自己。  初识乒乓球,是很早以前的事。这种小球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与他几乎是一见如故。那时的我,年少轻狂,抽出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打乒乓球。数年间,我的水平便跻身前列,于是,我迎来了第一个重要的全国性比赛。  单打,一路上顺风顺水,杀到了四强。殊不知,一场吃力的恶战即将来临。  半决赛前,紧张的气氛压抑得喘不上气来,大概是第一次参加大赛的缘故吧,内心极其地紧张。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联动” “一体两翼” 電子商务  课 题: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编号:B/2020/10/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专业联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专业联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课程本位或专业本位思想限制,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整合校内各项资源,统筹规划以发挥最大教育效能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概
雨在下,下得细密,从天穹深处垂直悬挂下一袭水晶珠帘。又有风,不时掀动这帘子,宛若有一只充满好奇的手,去掀起那层覆盖在一幅古典名画上的塑料薄膜。路两边的梧桐树是结实的画框,通过枝丫伸展出的卯榫结构把灰白色的亚麻布固定好。那些人,骑着车撑着伞开着车,从这幅画里走进那幅画里,又再匆匆走出,色彩是如此鲜艳嘹亮。有人在这些画里看见了天堂、梵、无声的韵律与某种绝对精神,而我只看见了你。   如果说一小时就是
【摘 要】 所谓“数感”就是学生对数字与运算的一种感受力,从数学的角度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数量关系,理解数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采取策略,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引领学生不断感知、培养学生数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对于学习数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数感就是要加强学生在数字方面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