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预设,为创造性学习奠基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预设;创造性学习;解读文本;掌控学情;引领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67-01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和谐统一体,其间,教师的预设犹如经纬,使教学张弛有度。教师应充分设计教学预案,科学地预设教学方法,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情境更契合学生的经验积累和认知储备,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成为师生和谐共生的坚强基础,让学习历程变成充满挑战性的探索之旅,并在旅程中不断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开辟空间、注入动力。
  1.深度解读文本,精准把握预案。
  深度解读文本,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知识与生活、与学生的认知储备和经验积累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才能精准地进行教学预设。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认识分数》一课,首先要明晰三上“初步认识分数”时分数的本质特点,吃透平均分是核心,而“1”只涉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而本册知识点仍然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但重点是“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初步感知“单位1”(尽管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将要深入研究的知识点)。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让学生体验一个整体的构造,从而形成丰厚的表象,为他们充分感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这样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能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效发展。
  2.深入掌控学情,灵活谋划预案。
  “以学定教”是教学预设的灵魂,“怎么学”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理清学生的现状将成为我们科学设计教学的首要前提。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上《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不仅要把握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吃透学生的认知和经验积累。可以预设如下问题:梯形的面积会与什么有直接联系呢?哪些经验有助于我们研究梯形的面积?你打算把梯形进行怎样的转化?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引领,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通过猜想和实践,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方法,有的将梯形沿腰的中点进行剪拼,使梯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并在研究、讨论中获得长方形的长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的认识;有的沿腰的中位线剪开,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就得到梯形的面积;有的将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计算的方式获得梯形的面积公式……不同思维的展示和碰撞,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3.发挥引领功能,激发创新活力。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功能,能更好地把握创新性学习的方向,使数学课堂洋溢智慧的光辉。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依托学科优势引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圆的认识”就给我们无尽的启迪。教学时,华老师抛出“寻宝”这一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寻宝提示”,在纸上自主“寻宝”,用直尺画出宝物的位置。在“寻宝”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宝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从而由点到线创造出圆。在学生兴致盎然探索的过程中,华老师牢牢把握住圆、圆心和半径的定义及其关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真正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含义,感悟圆的基本特征。华老师的精准掌控和科学引领,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了一段富有情趣的活动之旅、探索之旅。
  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自身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给学生以启迪;以自身思维的开放性、超前性、独特性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水泗小学)
其他文献
【关键词】形象;童趣;低年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71-01  形象是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动画片一样的画面总是能牢牢抓住孩童的眼球。进入小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走进了语言的世界。在语文学习中,我积极尝试,以形象抓住童心,创设生动活泼的童趣课堂。  1.仔细观察抓形象。  苏教版低年段的教材,图文并茂,汉字的认
分析了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的现状以及开展信息服务,特别是参考咨询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军队院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摘要】在研究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思维要严谨,语言和文字也要精确严密。数学语言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教师应在学生出现数学语言障碍时,分析病灶,归纳病因,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解读数学语言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理清数学思维,形成数学头脑。  【关键词】数学语言;解读力;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5-0037-02
该文确定与安排,服从于和服务于如何有效地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