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化理念,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将来进入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将生活化理念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理念,善于挖掘生活素材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授课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导致学生学习意愿非常低。新课改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善于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投资理财的选择》(人教版必修1)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讲解课本内容。比如,先问学生平时都是怎样花钱的,有没有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管理。一些学生说会将压岁钱与平日的零花钱存到银行,获取利息。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问一问他们如何计算银行利息、银行存款有没有风险。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了解银行的主要业务模式。然后,可继续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理财方式。或许部分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一些,但还未充分理解。这时,教师可拓展讲解股票、债券或基金。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不同理财方式的特点以及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债券比较稳定,而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之间充分有效沟通的前提。因此,政治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人喜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能避免教师与学生由于思维差异而引起的师生间的距离感,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进入到情境中进行思考与探索。
  例如,在讲解“储蓄存款”时,教师先介绍了一个关于储蓄的小故事,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一些储蓄行为。然后,让有这方面经验的学生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在存款方面的经历与体验。通过教师的鼓励,部分学生开始侃侃而谈,让“储蓄存款”这一知识点变得真实、鲜活起来。正是因为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情境,他们的讨论热情与探究欲望才能被有效调动起来,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效果明显好于教师的单纯讲解。又如,在讲解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先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再讲解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我国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延伸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与社会接触,进而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与影响社会的活动。政治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还应延伸到课堂外。政治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变为可听、可观、可感的现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夏季羽绒服是否折扣较多?或者在秋季调查夏季服装的大甩卖情况,或者调查猪肉与牛羊肉之间的价格为何相差很大,等等。通过上述调查,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物以稀为贵”与“货多不值钱”的道理。随后再经过系统的讲解,就能让学生轻松明白这个知识点了。
  总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因此,政治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善于总结和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提高政治生活化教学水平,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爱学、乐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地理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建构地理知识。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展示的能力。因此,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案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赣县中学积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成功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学案编写模式。学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所准备的,导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反映。在此,我将重点对学生学案的编写展开论述。  学案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面向学生思想层面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思考核心素养应当植根于何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不能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或者说,只有真正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寻找到生长的坚实土壤。  一、生活素材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知识土壤  由于核心素养是一个终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课堂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互动的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据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使得新课程改革理念无法落实。那么,教师应如何以和谐互动为基础,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呢?这一问题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出发,认为要想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就必须营造民主氛围,以情导入,情理结合,联
地理综合问答题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分值很高,但我校学生的综合题得分率较低,地理成绩不理想。研究综合题,找到解题策略,提高学生成绩已迫在眉睫。  通过对学生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审题方面。  1.地理概念理解得不准确。如将“含沙量多少”往往理解成“河流中沉积的沙子的多少”。  2.不明白设问的内涵。例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36题第3问,“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
【摘要】长期以来,金融英语课程一直沿用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金融英语混合式教学,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课前和课后教学模块,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讲解问题和课后复习归纳知识点的模式,可以让金融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与听说读写实践能力、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金融英语;混合式教学  【作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庞杂的教学内容,我们遇到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取舍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一堂历史课,不可能没有教学重点。面对每个知识点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又是不现实的。这样不仅教师难以掌控,学生也会听得云里雾里,平淡乏味。如果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教授的话,我们不仅没有充裕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面面俱到,实际上也就无所谓重点了。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明确一节课的教学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煽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课应善于“煽情”。  一、思想政治课“煽情”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政治课堂的“磁性”效应。在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等待着被填入知识的“容器”。缺乏激情的政
说课,是我校历史组日常教研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说课活动,我们每个人的教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三门峡市高中历史说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下面笔者就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进行说课。  说课的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设计理念  本课采取问题探究型教学策略,以学案和课件为主要辅助载体,以美国
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思品课堂中,学生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主体,从而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在建构生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主体性  一、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建构式生态课堂所倡导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释放学生独特个性,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应注重培育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卓越成长贮藏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注入鲜活的生命底色。苏人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释放学生潜能,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例谈促进学生充分释放潜能的有效策略。  一、厚植人文底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