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习作自改水平的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教五年级时开始着手《在活动中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的课题研究以来,我对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在批改作文的研究中我深切认识到,中年段是学生习作的起步,是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力和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重视并积极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
  一、更新观点,增强学生自改“意识”
  学生往往会把完成习作当成是一种学习任务,认为写是自己的事,改是老师的事,自改意识十分淡薄,于是,我认识到:必须更新评改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改意识。
  (1)讲述名人故事。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人改作文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文章修改上下功夫。如我国古代诗人杜甫和贾岛分别留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诗句,可见他们在修改上所下的功夫之深。
  (2)介绍身边榜样。向学生展示优秀习作的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鉴别,让学生来谈论自己的体会。特别是在评讲课上,教师表扬改得好的学生,宣读他们的好作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改与不改完全不一样。改文章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从而提高作文修改的积极性。
  (3)共制自改承诺。根据有关“自改”作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表述,高年级:“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针对自改要求,与学生制定自改承诺。
  二、积极鼓励,注重激发自改“兴趣”
  对于学生的习作修改,我认为,调动积极性是关键。
  如针对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爱与他人比较这一特点,在评改过程中,我改变等第批法,注意以分数激励,对于自改后文顺句通、错误较少的习作,就给予较高的分数,改得好的、有创造性的给高分甚至满分,这样,使学生评有所得,改有所获。
  对有明显进步或较为成功的文章,采用推荐打印、展览、编辑等形式进行鼓励。本学期以来,我班有许多学生的习作进行了打印,有的出现在“优秀习作展”上,有的准备装订成班级习作集,有的推荐参赛。许多学生已把写作当作了乐事,越写越有信心,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现在,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的这篇作文可以打印吗?”看来,许多学生已喜欢上了写作,对自己的习作也越来越有信心。
  三、加强指导,注重提高自改“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教给学生一套修改符号,注意从修改病句练起;注意通过多种修改方式,指导学生反复修改,一般步骤如下(当然,也可变化或交替):
  第一步——在“自我修改”中过“自己”关。结合自改要求,重点指导他们在多读中精心“自改”,主要任务即扫除文章每个点——每句话的错误,主要有三方面:①用眼睛去发现,尽量减少明显的错别字,如今天(令天);②请“耳朵作教员”,力争每句话意思都表达清楚、完整,不出现意思重复、用词不当、前后颠倒等拗口的病句;③用脑子去反思,每一处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理由。
  第二步——在“小组互改”中过“同学”关。学生习作最好的读者是“学生”,他们年龄相仿,认知水平差不多,他们乐意读同伴的习作,而且敢说敢评。①教师将本次习作的要求分解成几点写在黑板上;②把初改的草稿在小组内相互传阅;③学生对照要求逐个进行评议;④在充分交流后尝试让小组长执笔给他人的作文写几句“评语”,要求既要看到优点,又要提出小组的建议;⑤根据小组的“评语”作出修改,有异议可与小组或老师交流。
  第三步——在“师批生改”中过“老师”关。教师的批语,是最好的对学生“改”文的示范。在经过学生的自改后,文章的一些“小毛病”会减少无几,因此,教师的批改主要着眼于习作的整体,除了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话外,主要是针对习作材料的选择、布局谋篇、表达方法等方面提些建议,如对习作《拔河》的批语中写到:“如对拔河前、拔河时、拔河后的心理活动进行真实的描写,那就能更生动地衬托出拔河的难忘。”这样,学生便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再修改,使文章更有生活味。
  有时,也让家长参与,既可了解孩子的习作情况,也可对孩子的习作提些建议,帮助其修改。
  重视做好集体批改(每学期至少两次)。课前选出要修改的作文(以后进生的为主)投影出来,使大家都能看清楚。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再从题目、错字、用词、句子、标点、内容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一个个建议,讨论修改,要求自圆其说,讲出这样修改的理由,教师适时用修改符号做好修改并作出点拨。这样,可让被修改的学生明白自己哪里需要修改,为什么。不经意间对其他学生的习作表达和修改也作了示范和指导。
  此外,将优秀习作的原稿和修改稿也可印发给学生,对学生的习作自改也会起到学习、借鉴、交流的作用。
  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真正转变作文评改的观念,把修改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文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能从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中年级就开始重视起来的话,那写作将成为师生共同的乐事。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中小学就已经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小学生不管是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的认识还是实践操作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中都已经正常开设,成为我们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很多
摘 要: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而在农村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教学资源不足。二是由于有的上级领导不够重视,或教师实际实验教学认识不够以及实验管理人员缺乏,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現,应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控制好班级人数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中学普遍出现的现状,提高学生实际
[目的]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25份荞麦资源的耐铝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 d内的根伸长量衡量耐铝性程度。[结果]低浓度(500μmol/L以下)的AlC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多途径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创建有效、高效的课堂。  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上下工夫,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是精心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