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25份荞麦资源的耐铝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 d内的根伸长量衡量耐铝性程度。[结果]低浓度(500μmol/L以下)的AlCl3处理对荞麦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1 000μmol/L)的AlCl3处理则会抑制荞麦根系的生长。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所选取的25份荞麦材料中,L2081和T442的耐铝胁迫能力最强,值得在荞麦耐铝性育种和耐铝机制的研究中开发利用。
其他文献
一、序言本届展会上位移传感器参展外企有德国的HEIDENHAIN(海德汉),西班牙的FAGOR(发格),日本的Magnescale Co.Ltd(磁栅尺有限公司)、MITUTOYO(三丰),英国的RENISHAW(雷尼绍),奥地利的RSF,立陶宛PRECIZIKA(普斯克)等。参加展会的大陆中国企业有长春禹衡、苏州怡信、东莞万濠、贵阳新天、广州诺信、北京中科恒业、廊坊莱格、无锡
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中小学就已经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小学生不管是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的认识还是实践操作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中都已经正常开设,成为我们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很多
摘 要: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而在农村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教学资源不足。二是由于有的上级领导不够重视,或教师实际实验教学认识不够以及实验管理人员缺乏,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現,应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控制好班级人数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中学普遍出现的现状,提高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