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人们对于各个学科的了解也更加精细化,逐渐意识到一个学科虽然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整体表现,但是其不同的知识板块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工作来说,由于英语语法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交流沟通的,仅仅依靠书面上“闭门造车”的学习,虽然可以让学生记忆住英语语法知识点,但当要学生现实英语交流的时候却还是一团糟。而情境教学可以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锻炼学生英语语法的现实运用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水平。
  关键词: 情境教学;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 引言
  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育思维的影响,人们片面地将英语学习看作机械的记忆过程,不仅在英语词汇记忆中死记硬背,在英语语法掌握的过程中也是死记硬背,直接导致整个英语学习机制的僵化。学生虽然将各种语法知识点牢牢地记忆在脑海当中,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掌握不够灵活,只能支撑学生考试过程中的书面表达,而不足以支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的口语表达。故而,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英语能力,必须要将情境教学融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法的现实应用。
  二、 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要素
  (一)情境教学一定要具有趣味要素
  和传统语法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更加浓郁的趣味要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对学生形成更加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让学生对情境教学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在中国教学环境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一直处于被抹杀的状态,教师更加注重布置强制性的学习任务,而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而实际上,学习兴趣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内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构建的时候,一定要适当融入趣味要素,使其富有吸引力,能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二)情境教学一定要具有启发要素
  情境教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上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别,但是其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目标还是要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故而,情境教学一定要具有启发要素,能够启发学生对英语语法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学会英语语法更多的运用方式,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更加娴熟。英语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将教学情境当中的每一句话都从头安排到尾,而是要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自行组织英语语言,这样才能够更加显明地看出学生在英语语法中的纰漏之处,并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情境教学一定要具有多元化要素
  人在重复进行某项行为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厌倦心理,并会将这种心理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变为行为上的懈怠。对于教学情境构建来说也是如此,学生如果长期面对某一教学情境,就会对该教学情境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從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变低;同时在一种教学情境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有限,学生在多次的学习或对该教学情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已经基本掌握,再进行重复训练起不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师一定要让情境教学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时刻保持对情境教学的新鲜感,保持对情境教学的高度兴趣,并且更加多元的教学情境势必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英语文化积累更加深厚。
  三、 当下中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英语语法教学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现实应用中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直面“高考”的巨大压力,再加上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有限,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将学习内容限制在高考考试范围之内,对于考试范围之外的知识扩展比较轻视;更加注重学生书面考试能力的提高,而不注重学生英语现实应用能力的增强。这就为应试教育理念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导致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研究其现实应用环节,只能够帮助学生解答高考中的书面题目,不足以支撑学生进行正常的英语现实交流。
  (二)英语语法教学方式粗糙,不利于学生英语语法知识体系构建
  由于语言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使用到,这就使得语法知识是一个相当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在当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却是将英语语法知识给完全肢解了,学生只能够学习到断裂、不完整的英语语法知识,无法形成健全的英语语法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虽然能够对单个英语语法知识掌握得炉火纯青,但是却无法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多个语法知识交互的句式掌握不佳。
  (三)英语语法的机械式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首要任务是要打好语言基础,拥有大量的英语词汇积累,对学生的记忆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要对英语词汇进行反复记忆,以此打牢英语学习基础。在此英语教育惯性的基础上,部分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语法的时候还是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没有意识到英语词汇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反复背诵英语语法定义和例句,导致语法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重复的记忆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聊,逐渐消磨了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不够高涨。
  四、 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英语电影经典场景,构建“趣味化”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喜欢外国经典电影,英语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英文电影中的经典场景融入情境教学活动中去。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个方面,可以实现高中学生的“兴趣迁移”,将学生对观看电影的兴趣转移到英语语法学习上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更加专注、更加投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更加娴熟;第二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统的英语口音,纠正学生“本土化”的英语口音,选取由英国纽约制片公司发行的电影,使得学生置身于国外,感受最为纯正的英语发音;第三个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积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十分直观地揭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角,对于中国高中学生来说,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没有出国经历,对国外世界的了解较少,而语言是文明的载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势必要了解该语言的文明形式,学生通过电影可以见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加强自身英语文化积累,从而更好地辅助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借助现实生活案例,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本质就是一门语言,而语言在绝大多数时间是用来进行日常交流的工具。故而,在情境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英语语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日常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在考试试卷上,还可以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同时,生活不是戏剧,没有彩排,每一个角色所说的“台词”也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过程中将每一句台词都固定住,不留给学生一丝一毫自由发挥的空间,就会形成另一种语法教学的僵化,导致学生英语语法的应用还是摆脱不了教材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即时交流能力。英语教师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时间,只给“生活化”教学情境添加基本设定,如人物性格、情境主线等,其他内容全部由学生自行发挥、自行补足,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英语实时交流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信息化”教學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由于其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从本质上来说是知识内容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使得知识传递过程更加简便、更加高效。对于情境教学工作来说,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一方面可以进行视频情境构建,由于视频表达比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更富有感染力,可以更加容易地让学生沉浸到教学情境中去,从而达到更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也能够依托庞大的互联网资源,借助信息检索应用找到更加合适的教育资源,以此构建内涵更加丰富、教育价值更大的语法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学到更加多元的知识。多媒体设备作为新兴事物,对于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汇之处,学生有着无尽的探索欲望。借助多媒体设备构建“信息化”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情境教学的兴趣进一步加强,同时信息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化技术必将渗透到社会更深层面,学生提前适应信息化设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五、 结语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方法的出现是一项了不起的教育改革,不仅是由于其变革式的英语语法教学方式,更折射出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理念中,一切向着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看齐,只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而情境教学所突出表现的,正是对于学生英语素养和英语能力的高度重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法。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而是要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甜甜,张萌.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海外英语,2016(11):91-92.
  〖2〗岳玲玲.浅谈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海外英语,2017(16):9-10.
  〖3〗林小玲.再论英语语法教学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26(12)
  〖4〗朱国琴.丰富情境 灵动语法: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4):50.
  作者简介:
其他文献
摘 要: 测试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考查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测试应起到教学导向及反拨作用。因此,小学英语试题命制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对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以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教学,从而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试题命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一、 引言  命题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检测、调
摘 要: 写作能力是小学教育阶段课标中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我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写作对小学生而言也许是语文学科的一项短板,较难理解与掌握。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与提升呢?其实在文本中不仅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还囊括了写作技巧、手法、结构布局等可参考内容,只是这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多被忽视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引导鼓励学生注重对文
摘 要: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蕴含着无限的风景和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通过学习,可使小学生感受到古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有助于他们自身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善于借助导语、情境、小组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使他们站在诗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他们朝着更加优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得探究性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运用于各科教学中,文章分析了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的作用,并对初中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探究能力  一、 引言  探究性学习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
摘 要: 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习作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习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又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的实践运用和语文学习效果,习作教学更成为教师探究的一个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习作教学上也在不断创新,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一些创新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途径 
摘 要: 作为中国的母语,语文的总分值在中高考中占比较高。其中,文言文的分值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也举足轻重。因此,学生想要拿到高分的话,必须要将文言文这一部分的内容掌握透彻。但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可能会觉得文言文比较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内容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式教学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学
摘 要: 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指导过程中要紧密贴合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内容,做好课堂教学优化工作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课堂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为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積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设计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练习,鼓励学生在大胆质疑中发展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此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健全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就包含几何直观能力。该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方式将问题转变得简易化,抽象的内容更为直白,是学生学好并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能力。基于此,就围绕几何直观能力展开深入探究,提出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几何直观能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