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物理学习准备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小学科学(自然)课程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初中物理做好了知识和情感上的铺垫。初中物理教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学生已有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衔接教育。因此,在学生开始学习物理之前,了解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方法
  
  依据小学科学(自然)课程教学内容,参照初中物理知识,在两者的衔接点上,我们编制了17道测试题,目的在于了解七年级学生掌握了多少与物理相关的科学知识,具备了怎样的科学素养。这些试题的内容涵盖力、光、电、热等初中阶段须深入学习的重点知识,试题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参与调查的七年级学生分别来自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和吴江市鲈乡学校(九年一贯制)。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共收回有效答卷341份。统计时,将第14~17填空题和主观题的答案分为正确、错误和空白三类,与选择题的分析方法一样,统计每个类别的百分率。
  
   二、结果与分析
  
  1.知识准备
  特点一: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常识
  经过小学科学(自然)课教育,多数学生已知晓基本的物理常识,并开始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第1题给出功能各异的器材让学生判断,选c答案的占79.7%,说明大部分学生懂得测量树木粗细的大致方法,但仍有少数学生缺乏对量筒、放大镜的了解,选A、B答案的学生分别占9.4%和10.9%;第2题涉及到液体的常用单位,97.6%的学生知道液体的多少用毫升表示;第5题中约一半的学生回答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第6题近一半学生认为在油中滴几滴水,水会沉入油底,且不会溶解;第7题中66.3%的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正确回答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时,物体的影子长;第8题中43.7%的学生认为老虎钳是省力杠杆;第9题46.0%的学生知道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第12、13题的正确率更高,分别达87.7%、90.0%。
  特点二: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较粗浅
  虽然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常识,但对物理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
  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磁铁兴趣浓厚,但对磁铁的认识达到了什么层次呢?从13题中可以看出,约90%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回形针,说明学生对磁铁的吸铁性非常熟悉。而磁铁有哪两个磁极,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有什么特点,学生却含糊不清。在16题中,第一、二空填的不是N或S极的比例分别为21.6%和25.3%,错误的答案包括以下几种:E极、W极、正极等。另外,将同名磁极与异名磁极的作用规律混淆,第一、二空填错的学生分别占46.3%和37.4%。
  特点三:受物理假象的干扰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往往比较复杂,有的具有欺骗性,学生对这类现象的认识容易发生偏差,甚至产生相反的认识。
  第3题的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在相同的钢杯、塑料杯、陶瓷杯中,分别倒入60摄氏度的水,10分钟后哪杯水的温度最低。本题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原以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容易判断出钢杯中水的温度最低,结果持有此观点的学生只占28.5%,而选另外两个答案的却分别达33.1%和38.4%,看来,学生对不同物质的散热和保温能力缺乏感性认识。询问选B、C答案的学生,才知是生活中的钢化保温杯起到了误导作用。有一类盛茶水用的钢化保温杯能使茶水保持较高的温度,误使学生觉得钢的传热本领最差,而不知其内部已抽成真空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这启发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物理现象,不要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特点四:存在明显的相异观念
  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主观认识,即前科学概念,有些认识与科学概念一致,但许多认识与科学概念相悖,称之为相异观念。
  第4题充分暴露了学生的相异观念,认为“白雾”就是水蒸气的人数占50.7%,而认为是水蒸气降温后形成小水滴的只占43.1%。在生活中,人们习惯把“白雾”称为水蒸气,如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人们通常会说壶在冒“蒸气”,即潜意识中的水蒸气。殊不知,水蒸气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一样,均看不见摸不着,而“白雾”却是由许多看得见的小水珠聚集而成。
  怎样使杠杆平衡?第10题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即可,选A答案的人数占68.3%。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我们引导初三学生猜想杠杆平衡条件时,很多学生的回答就是动力与阻力相等。
  2.能力准备
  特点一:缺乏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一般用语言来表达物理思想,而有时也可以借助其它的方式进行补充、完善,比如用图片来描述物理过程,阐述物理思想等,这种呈现信息的方式直观、亲切,初中生应具备一定的阅“图”理解能力。
  第11题电路图中的几个实物:导线、灯泡、干电池均是学生熟悉的实验器材,学生对A、B、C、D四个选项中所表达的操作方法能迅速领悟,选B答案的高达58.9%。但15题中的两个对比图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阅读障碍,两空都正确的比例约为22%。究其原因:其一,15题中的两幅图片与11题相比较,有本质上的不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11题图中的器材全部是实物图,所展示的也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15题图中的器材在实物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抽象和概括,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针只由一些简单的线条组成,且学生不熟悉电磁铁,创设的物理情景又比较陌生,给学生识别图片带来了困难。其二,两题考查的知识深度有差别。11题中的图片只是单纯地反映一个操作过程,而15题除了表达操作过程之外,还要求学生对比这两个操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出这两步操作的最终目的和意义,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点二: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或许是小学教师在探究教学时过于包办探究思路,只“扶”不“放”,学生缺乏独立探究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17题第5问近一半的学生空白,正确率只有15.9%,说明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一般探究性问题时不知所措,思维受阻。由于教师的“细心”呵护,多数学生的思维已形成惰性,即便是有一些想法的学生,在表达探究过程时也显得词不达意或者颠三倒四。
  
   三、对初中教学的几点启示
  
  1.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经过小学科学课(自然课)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比如液体的多少一般用毫升表示,磁铁具有吸铁性等等。在教学中应留意并收集学生已知晓的知识,在讲授新课时注意详略得当,抓住重点。在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上多花时间,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点上进行拓展深化。
  2.关注学生存在哪些相异观念,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既是学生认知结构的表现,受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在非正式教育情景中自我建构的结果。学生对自然现象,生活问题感到好奇,引发观察,提出令自己满意的解释。这一过程凝聚着他们的努力,因此这些解释一旦成为学生自身较为固定的认识便具有稳固的地位,不但不易转变,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观察、推理、因果判断等思维活动产生影响,具有顽固、广泛等特点。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反映出一些前科学概念。例如,学生容易认为“白雾”就是水蒸气,动力等于阻力就能让杠杆平衡等。反观平时的教学,我们也能发现,学生即便在学完了物态变化过程和杠杆平衡条件后,当碰到这些问题时,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落马”,可见,相异观念的顽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寻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否定这些相异观念。
  3.注重培养学生阅“图”理解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信息的呈现方式趋于多样化。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试题信息的给出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包括坐标图、电路图、漫画、叙事图等),还可能是各种形式的综合。上述调查表明,学生阅读图片的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个重任。
  4.重视渗透科学探究思想,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的科学(自然)课程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时,不够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很少给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之一,这也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积极创造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内化科学探究思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楚、顺畅地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
  
  附录:
  七年级物理知识调研试卷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明年,你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老师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这门学科时更轻松、自信,特设计了这一份不需署名的调研试卷,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望同学们认真答题。谢谢合作!
  1.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
  A.量筒B.放大镜C.绳子和尺
  2.液体的多少用( )来表示。
  A.厘米B.小时 C.毫升
  3.在相同的钢杯、塑料杯、陶瓷杯中,分别倒入60摄氏度的水,10分钟后哪杯水的温度最低?( )
  A.钢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
  4.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A.冰箱内原来就有水蒸汽。
  B.冰箱内的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汽。
  C.空气中的水蒸汽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5.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6.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C.在油中溶解了
  7.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低。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8.下列哪个是省力杠杆( )
  A.老虎钳 B.镊子 C.钓鱼竿 D.筷子
  9.修盘山公路的原因之一是利用了( )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C.杠杆
  
  10.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
  
  11.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能亮的是( )。
  
  12.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开关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13.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
  A.回形针 B.玻璃杯 C.铝锅
  14.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_________。(填写定滑轮或动滑轮)
  15.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__
  有关的对比实验,该实验证明:________。
  
  16.用磁铁的S极和________极靠近,它们互相排斥,用磁铁的N极和______极靠近,它们互相吸引。
  17.在做保温杯时,小强说用泡沫塑料包住杯子效果好,小红说用棉花包住杯子效果好,你认为谁的办法好?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让水凉得慢些这个实验的)。
  我的预测:
  需要的材料:
  我不改变的条件:
  我要改变的条件:
  我的实验方法与步骤: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亳州市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全面阐述了亳州市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从
细胞肿大虹彩病毒(Megalocytivirus)是目前发现的危害鱼类健康的重要病毒性病原,该属病毒广泛分布于日本、韩国、中国、泰国等东南亚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近百种淡水、海水鱼
本文通过对《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从形式与内容、版面风格、文化传承、人文意蕴、可读性和易读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曹雪芹风筝艺术》的成功之处和装帧
做营销的人以前一直在研究货是怎么卖出去的,现在我们要研究消费者是怎么买他所需要的商品的。以前商品并不是营销人员卖出去的,而是消费者接受了品牌或者卖场的广告之后,产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是一种最强的内动力。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幼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在科技教育中,更离不开情感维系,因为积极的情感能使人对某种事物充满爱而去求知,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厌恶,去极力排斥,为此,采用不同方法,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把幼儿的情感在科技教育中充分调动起来,是极为关键的。    一、以疑激情,启迪求知情感    幼儿好胜
<正>在国外,早在60、70年代就开始着手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动物养殖和工厂化的饲料生产中。我国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在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历史教育的方向偏离了其对人文素养等价值理性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对工具性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历史的教学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学生一
网络社会的崛起带动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壮大,爱德华·卡斯特罗诺瓦描绘的玩家涌向网络游戏空间的“大规模迁徙”已经变成社会现实,青少年作为社会潮流的积极追求者逐渐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