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与应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正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应用研究,指出正确应用语言教学,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未来体育教师语言素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语言 口头语言 体态语言 体育教学
  
  所謂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姿态。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作为口头语言的必要补充 ,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一、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不仅是追求健与美的结合,而且有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与技能的特殊任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正确地运用体态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室外教学为主,教师向学生传授技术动作,是以体态语言为主、口头语言为辅助。所以,对体态语言完成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提高教师的体态语言水平,包括教师的姿态、手势、步态及面部表情等是非常必要的。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是相辅相成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体态语言往往比口头语言更明了简捷,更易于感染学生,从而感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那么,体态语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传递信息的途径呢?
  1.传递知识信息
  运用体态语言传授知识,形象逼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促进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原地推铅球时把这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归纳成单字形式,并借助手势、姿态 、步态,对“蹬—转―挺―送―推”的动作要点,进行一连串的形象动作演示,学生观后,其义自通,从而达到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之目的。
  2.传递情感信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体态语言来传递情感信息。例如,常用“翘拇指”来肯定、赞扬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或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为了表扬某个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出色回答,常用“鼓掌”这一体态语言予以鼓励。这样形成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将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当把“翘拇指”和“鼓掌”这些体态语言运用于那些学习较被动的或较内向的学生时,会强烈地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3.传递命令信息
  教学中,教师需经常用一些命令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控制。这些命令信息如能用体态语言来传递,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丁字手势”:一掌平放 ,掌心向下;另一手伸出食指,或五指并拢伸出,垂直向上顶在掌心 。这一象征性行为的固定含义是“暂停”,主要是在教学比赛中使用。又如在组织学生练习排球基本技术中的脚步移动时,教师通过挥动手臂方向,向学生交待移动路线,学生只要看教师的手臂挥动方向进行移动,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
  二、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授课时由于教师的话音标准,口齿清楚,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中,而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又能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很快地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而美妙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如队列操练时,教师在讲解有关动作要领后,只要你一提国庆阅兵式的情景,学生就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阅兵式的行列中,正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一样,立即会情不自禁地昂首挺胸,飒爽英姿地做好队列动作,从而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这种反应在心理上叫“念动反应”,在美学上叫“移情作用”。因此,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在体育中对正确的动力定型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好语言艺术呢?
  1.语言的针对性
  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和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知识较丰富,接受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的教学语言,而对低年级学生则宜多使用生动、浅显明了的教学语言。
  2.语言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是一门运动科学,科学的内容需要科学的语言去讲解,而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应体现在“具体、准确、全面”六个字上。在教广播体操过程中,教分解动作时,要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去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掌握了分解动作要领后再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讲解,由部分到整体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动作要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触动,从而使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及整套动作的完整性。
  3.语言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精神不易集中,常被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要风趣。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常使学生有新鲜感,而新鲜的东西又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注意,从而是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做跳马练习腾空时用“身轻如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效果就非常好。
  4.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在听课时大脑动起来。要启迪思维,就要举一反三,要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足球训练课中,用“形如狡兔”来形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过人及穿插跑动,使学生尽快掌握过人技术及跑位战术的运用,并在比赛时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以求取胜对手。教师的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它具有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促进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作用。为了不断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业余训练质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勇于实践、努力创新,切实提高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祖云.田径技术教法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5]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就业是如今社会热议的重点话题,笔者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
【摘要】“三创”教育提出多年,在武汉大学实践的效果也较为理想,本文就三者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明晰了三者的理论内涵。同时,也浅析了三者间的关联性与区别性。  【关键词】“三创”教育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
目的:了解职业院校学生恋爱心理、恋爱态度和由恋爱引发的问题。方法:运用自编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恋爱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恋爱是职业院
【摘要】格林公式是多元函数积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其理论意义及使用价值都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内容分解—分层推进—协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构建格林公式,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格林公式;协作探究;创新能力  1825年,英国数学家格林个人出版了一本数学小册子——《数学分析在电磁学中的应用》,在这本小册子中最早出现了格林公式.由此可见,其产生的背景是电磁学,但学员对电磁学这一物理背景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之下,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教育的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其中数学学科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以往应试教育下,对数学的学习,学生只是一味背诵解题方法,忽视锻炼自身的解题能力,这就导致了自主思考能力的减弱.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以下就高中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  高中生的学习一直以通过高考为目的,导致其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