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修订使得全国各地都启动新一轮美术教材的修订,虽然说在很多方面有着不错的成果,但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怎样在一周一节课的有限教学安排中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文章对初中美术设计单元教学的探索提供一些帮助,基于此,从而使设计单元教学更清晰、更完善,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结合美术学科特征精心设计知识框架,从中提炼出一些设计关键要素。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单元;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09-01
“设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并且对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现今的教学现状而言,对于初中美术设计单元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并没有真正发挥“设计”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对现今初中美术设计单元的教学现象,参照美术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和标准,细致的研究了设计单元、整体架构,不断提高初中美术设计单元教学的发展。
1.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现状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人们对于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不断地被提起。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转变不可一蹴而就,现今的教育体制仍然被应试教育充斥着。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但不容置疑,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应试教育,我国的大多数中学院校对于美术课的开设并不重视。对课程认识很是淡薄,因而美术教育在多数中学中有名无实,在许多地方,美术素质教育的地位始终显得很尴尬。现在教学中所使用的美术教材大多都是内容相对较宽泛,涉及范围较广,但其的缺陷就是没有具体的体现,因而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很难把握课程的要点核心。有部分教师之所以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呈碎片化状态,是因为不同学段的设计内容缺少关联性,从而使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另外,许多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美术专业出身,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常常使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倾向于绘画表现以及手工制作,忽略了设计的真正目的,并没有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设计方法,导致学生的设计思维存在缺陷,因而在设计时会缺少创新性,明显削弱了设计教学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2.合理有效的单元教学方法
(1)教学源于生活,结合自身经历
教学内容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与将实际学习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还应该时刻关注现实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状。人们常常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创作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展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在我们的设计素材中有圆形、三角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实物。这样的设计体验会减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陌生感,提升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初中学生设计思路受限,极度缺乏灵感来源,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体验感较少。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体会身边细微的美和细节,如此般因果关系。设计有意义并且有趣味性的图案或者形状,给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感受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联系起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现更多的创作要素与灵感。这不仅有助于美术设计的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
(2)打破思维定势,拓宽联想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去创新自己的思路,更大胆的联想。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抓住重点。比如,对于基础的圆形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条形码,联系生活找到与之相类似的事物,如类似于圆形的手环、硬币、球等,对于条形码可以让学生类比于树干花茎。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图形的,这些图形又会有怎样的艺术视角。以分析问题的形式推动学生创意的形成。让学生能够思考图形的功能与意义,借意联想,发散思维。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打破想象的束缚,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设计的要点。兴趣是学习的钥匙,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设计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如今的现实教学中,单元教学设计运用并不普遍,单元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也应进一步深入。学生的美术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及引导。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更要引导他们在观察和体验当中学会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同时,学会举一反三对于美术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最大效度的發挥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美术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秀.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8-9
[2]温碧云.初中美术系统化单元教学寄情山水单元课程[J].参花,2019(02):135.
[3]钱丽锋.导学案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尝试—以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一课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8(01):39-42
[4]徐敏.中小学美术:把握单元重点,关注理解与运用[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06):75-77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单元;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09-01
“设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并且对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现今的教学现状而言,对于初中美术设计单元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并没有真正发挥“设计”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对现今初中美术设计单元的教学现象,参照美术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和标准,细致的研究了设计单元、整体架构,不断提高初中美术设计单元教学的发展。
1.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现状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人们对于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不断地被提起。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转变不可一蹴而就,现今的教育体制仍然被应试教育充斥着。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但不容置疑,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应试教育,我国的大多数中学院校对于美术课的开设并不重视。对课程认识很是淡薄,因而美术教育在多数中学中有名无实,在许多地方,美术素质教育的地位始终显得很尴尬。现在教学中所使用的美术教材大多都是内容相对较宽泛,涉及范围较广,但其的缺陷就是没有具体的体现,因而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很难把握课程的要点核心。有部分教师之所以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呈碎片化状态,是因为不同学段的设计内容缺少关联性,从而使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另外,许多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美术专业出身,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常常使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倾向于绘画表现以及手工制作,忽略了设计的真正目的,并没有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设计方法,导致学生的设计思维存在缺陷,因而在设计时会缺少创新性,明显削弱了设计教学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2.合理有效的单元教学方法
(1)教学源于生活,结合自身经历
教学内容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与将实际学习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还应该时刻关注现实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状。人们常常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创作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展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在我们的设计素材中有圆形、三角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实物。这样的设计体验会减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陌生感,提升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初中学生设计思路受限,极度缺乏灵感来源,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体验感较少。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体会身边细微的美和细节,如此般因果关系。设计有意义并且有趣味性的图案或者形状,给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感受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联系起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现更多的创作要素与灵感。这不仅有助于美术设计的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
(2)打破思维定势,拓宽联想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去创新自己的思路,更大胆的联想。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抓住重点。比如,对于基础的圆形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条形码,联系生活找到与之相类似的事物,如类似于圆形的手环、硬币、球等,对于条形码可以让学生类比于树干花茎。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图形的,这些图形又会有怎样的艺术视角。以分析问题的形式推动学生创意的形成。让学生能够思考图形的功能与意义,借意联想,发散思维。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打破想象的束缚,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设计的要点。兴趣是学习的钥匙,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设计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如今的现实教学中,单元教学设计运用并不普遍,单元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也应进一步深入。学生的美术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及引导。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更要引导他们在观察和体验当中学会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同时,学会举一反三对于美术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最大效度的發挥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美术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秀.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8-9
[2]温碧云.初中美术系统化单元教学寄情山水单元课程[J].参花,2019(02):135.
[3]钱丽锋.导学案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尝试—以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一课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8(01):39-42
[4]徐敏.中小学美术:把握单元重点,关注理解与运用[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0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