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塘红乡壮语与泰国南部泰语核心词对比研究(一)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塘红壮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中的红水河土语,其与泰国南部方言在语音的发音形式和词义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以斯瓦迪士200核心词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及文献材料,将塘红乡壮语的核心词与泰国南部泰语核心词从自然事物类、身体部位类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在语音发音形式和词义上的异同,并揭示造成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 塘红壮语 泰国南部泰语 核心词
  壮语与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是因为地域的分割,各自经历不同的历史社会时期,在语言上也不断地受到来自周边民族的影响,所以壮语与泰语在长期的发展中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壮语的变化主要受到来自汉语的影响,而泰语则受到高棉语、梵语、巴利语及英语等外来语言的影响,因此,壮泰两种语言目前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据梁敏、张均如在《侗台语言的系属和有关民族的源流》中(2006)的论证,泰语与壮语南部方言更接近,但是并不代表与壮语北部方言无可比性。泰语南部方言与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两种语言在许多核心词的发音、词义等方面是十分相似的。故泰语南部方言与上林县塘红壮语核心词的语音形式、词义及对应的变化规律等方面仍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选取汉藏语系壮侗语支壮傣语族里的壮语北部方言中的红水河土语与泰语南部方言作为比较对象进行调查比较。
  一、调查情况
  上林县塘红乡位于上林县的北部,东接乔贤镇,南邻三里镇,北接忻城古蓬镇,西与西燕镇接壤。距离上林县城46公里,距离南宁市154公里。全乡总面积185.18平方公里,共有114个自然庄。现有人口三万左右。全乡共有壮、瑶、苗、汉、仫佬等五个民族。壮族人口占98﹪以上。塘红乡是壮族的群居地。塘红乡壮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
  在泰国,中部的泰语属于标准泰语,南部与北部的泰语属于泰语方言。泰国南部泰语在音调上略低于标准泰语,目前,国内对泰语南部方言的研究还是较少的,但泰语南部方言仍有很大研究价值。
  笔者与学生覃盈莹深入塘红乡塘红社区,与泰国南部伯他纶府进行语言调查。塘红壮语发音代表为蓝覃山,男,壮族,初中文化,56岁。为土生土长的塘红乡人。母语为塘红壮语,成年后会说普通话。南部泰语发音人为● ●●●●●●,女,泰国南部伯他纶府人,本科,29岁。母语为南部泰语,会英语与少量中文。
  二、核心词对比
  (一)自然事物类核心词对比
  人类原始的生活状态是生活在自然之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四季更替,风雷雨雪……这一切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自然界中的名称应该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词了。在斯瓦迪士200核心词中,自然事物类核心词有23个,占比例达到百分之十一。在此,我们将自然事物类的核心词分为天象类、地物类和其他事物类三大类别进行对比。
  1.天象类核心词对比
  在斯瓦迪士200核心词中,天象类的词有10个,分别为:太阳、月亮、星星、雨、云、雾、冰、天空、雪、风。在本文中,我们选择“太阳”、“月亮”两个词语作为案例进行比较。
  (1)太阳(sun)
  太阳一词在塘红壮语中读作ta?耷■van■,而南部泰语则读作ta■wan■。在塘红壮语中,ta?耷■这一发音有“灯”这一意思。van■这一词是“白天”的意思,因而ta?耷■van■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可译为“白天的灯”;南部泰语中ta■有眼睛的意思,wan■也是“天”的意思。
  塘红壮语中的van■与泰语南部方言中的wan■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意思:(1)表示“天”的意思,用作量词,“一天”、“两天”;(2)表示白天、白昼的意思。
  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在“太阳”这一词上虽然发音发生了变化,词义也稍有改变,但其仍是相近的。
  (2)月亮(moon)
  月亮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读作?揲d?扪:n■,而南部泰语读作?揲d?扪:an■。两者发音相近度十分高,都是浊音声母,且都为长音。
  在塘红壮语中的?揲d?扪:n■,与南部泰语的?揲d?捫:an■,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意思:①夜晚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月球,月亮;②表示月份。
  塘红壮语与泰语南部方言对于“月亮”这一词不管是词义还是发音形式,相似度是比较高的。
  2.地物类核心词比较研究
  在斯瓦迪士核心200词中,地物类的核心词一共有10个,分别是水、石、沙、土、山、路、尘、湖、江、海。在这一类别中,我们选取“石”、“尘”两项进行对比。
  (1)石(stone)
  石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读作?奕in■,南部泰语的读音为hin■。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在“石”这一词语的读音上韵母相同,调值相同。发音形式上可说是基本相同的。
  在词义上,两者都指石、石头。
  (2)尘(dust)
  尘、尘土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读作fon■,在泰语南部方言中则读作fon■。“尘”这一词,塘红壮语与泰语南部方言声母韵母完全一样,只是在调值方面稍有偏差,两词发音形式基本相同。
  在词义上,两者皆表示尘,尘土。
  3.其他事物类核心词比较
  在200核心词中,属于自然事物类的还有烟、火、灰三个。现将“灰”和“火”两个词进行对比。
  (1)灰(ash)
  灰(ash)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的发音为tau■,在泰语南部方言中的发音为thau■。在塘红壮语与泰语南部方言中,“灰”(ash)这个词的发音韵母一样,调值一样,不送气音“t”与送气音“th”相对应。可以说,“灰”(ash)这个词,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的发音是基本相同的。
  在词义方面,塘红壮语中的tau■与南部泰语中的thau■都有物体燃烧后的灰烬的意思。   (2)火(fire)
  火(fire)这一词,在塘红乡壮语中的发音是fei■,在南部泰语中的发音则为fai■。对于火(fire)这个词,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二者在发音上声母一样,韵母相似。
  在词义上,二者都有燃烧的火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南部泰语中,fai■有“灯”、“电”等意思,而塘红壮语中的fei■只有“火”这个意思。
  (二)身体部位类核心词对比
  身体部位,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先接触的,而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也是在词语底端,最基本,最核心的词语。在斯瓦迪士200词中,身体部位的核心词有23个。我们将其分为头部名称类、躯干和内脏类、四肢类三大类进行对比分析。
  1.头部名称类
  头部名称类的词语,在斯瓦迪士200词中共收录8个,分别为:头发、头、耳、眼、鼻、嘴、牙、舌。本文将选用嘴和舌两个词进行对比研究。
  (1)嘴(mouth)
  在塘红壮语中嘴(mouth)这一词的读音为pa:k■,而南部泰语的读音则为pa:k■。除了调值不同之外,声母韵母完全一样。可以说,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在嘴(mouth)这个词上的发音形式几乎完全一样。
  在词义上,两者都有嘴巴的意思,不同的是,在塘红壮语中,嘴pa:k■这个发音还有“口”(如瓶口,洞口)的意思,而南部泰语中则没有这个义项。
  (2)舌(tongue)
  在塘红壮语中,舌(tongue)的发音为lin■,而在南部泰语中,舌(tongue)的发音为lin■,塘红壮语与泰国南部方言在舌(tongue)这个词的发音上,除了调值之外,声母韵母完全一样。
  在词义上,两者都有舌头的意思。
  2.躯干和内脏类
  在斯瓦迪士收录的200核心词中,身体躯干类的词共有12个。分别是肉、皮肤、血、骨头、脂肪、肚、脖、乳、心、肝、肠、背。本文将选择肚和脖两个词进行对比分析。
  (1)脖(neck)
  脖(neck)这一词在塘红壮语中的读音为ho:■,而在南部泰语中,脖(neck)这一词的读音则为kho:■。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对于脖这个词,发音规律基本相似。声母h和kh对应,韵母相同。
  塘红壮语的ho:■与南部泰语的kho:■都有以下几个相同的义项:①整个脖子,颈部;②颈状物;③喉咙、嗓子。
  3.四肢类
  四肢类的词语在斯瓦迪士200词中共收录了3個,分别是腿、膝、手三个,本文将选择腿和手进行对比研究。
  (1)腿(foot)
  腿(foot)在塘红壮语中读作ka■,在南部泰语中读作kha■。腿(foot)这一词,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的读音韵母相同,声母k和kh相对应。
  塘红壮语ka■与南部泰语kha■,都有相同的一个义项,表示腿。
  (2)手(hand)
  手(hand)在塘红壮语中读作fe?耷■,而南部泰语则读作mщ:■。可以说手(hand)这一词,塘红壮语与南部泰语不论是在韵母还是声母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意思上,两者都指的是四肢里的手。
  三、结语
  本文以斯瓦迪士200核心词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及文献材料,将塘红乡壮语的核心词与泰国南部泰语核心词从自然事物类、身体部位类两方面进行对比,发现在词语“腿”中,塘红壮语发ka■,南部泰语发kha■;词语“灰”中,塘红壮语发tau■,南部泰语发thau■,这可看出两种语言k和kh、t和th有着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薄文泽.泰语壮语名量词的比较研究[J].民族语文,2012(04).
  [2]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员会.壮文基础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7.
  [3]何漓.崇左壮语与泰语的声母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4]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梁敏,张均如.侗台语言的系属和有关民族的源流[J].语言研究,2006(06).
  [6]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语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覃小航.侗台语语源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壮傣语支人称代词比较研究”(2014KB19),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傣、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KY2015LX4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激励是一种动力,能促进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突破这一难关。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从而写好作文,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作文,抒发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兴趣 鼓励 评价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突破这一难关。上作文课时,教师要以激励为主,激励是一种动力,能促进作文教学。为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一一》是台湾地区导演杨德昌的代表作品之一,影片以一个台北家庭为对象展现了人的生存状况和台湾的社会现实。《一一》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最贴合电影思想,最能体验电影精髓的。在影片内容和《一一》之名中,有着如“一与二”、“正与反”、“简与繁”等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影片中存在大量对立性要素。本文以影片中的对立性要素为审美对象解读《一一》为何以“一一”
江泽民总书记于2002年"五四"前夕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向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和管理工作者发出的号召,提出的要求.这一讲话,是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演变,主要体现在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而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走上高层次的管理楼台——文化管理。一位法国文化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腭裂患儿施行腭裂修复术对咽鼓管功能障碍与中耳疾病的影响。方法:121例242耳腭裂患儿,分为早期腭帆修复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为3.2个月)与延迟腭帆修复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