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教学工作,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教学学生的指导下,创立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体系。那么,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如何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呢?在此,我探讨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这门课程,我们一直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多年了。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质量,但是与优秀的网络课程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正需要重点建设的教学改革方面。我们有条件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创造更好的网络课程教学环境,对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及各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提供实时讲课录像点播、视频点播、动画点播,并提供大量的补充教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通过系部网站平台、网页作业系统、虚拟实践教室、E-mail等方式,布置作业、进行答疑以及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增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由于诸多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促使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学策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水平,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素质能力。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会潜在的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教学素质,如会潜意识的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原理、原则、方法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等体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培养自己运用理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热爱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热忱投身于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职业教育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有机地结合小学体育教育及小学生身心特点,建立自己理论框架、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环节,这本身就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创新。创新是对传统教学的升华,取舍,不是按照新课改,新课标进行咬文嚼字式的生搬硬套。如果只是在形式上的拿来主义,无异于“穿新鞋走旧路”,这就考验了教师对教育改革理论上的理解程度,也是新课改下教师素质的体现。体育教师在观念上要转变,从传统的教学套路中走出来,不能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简单的做一些体育示范,让学生模仿就行了。要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重新定位体育的功能,要挖掘体育蕴含的教育因素。比如,通过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从小有一个好的身体,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受到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体育技能不是用蛮力,需要动脑思考,让学生学会探究思维的能力等等。
  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上级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三、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
  体育是课外活动,相比长期在室内学习,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会更加感兴趣。然而,很多小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很厌烦,宁愿自己玩也不愿听教师讲哪些枯燥的体育项目、体育技能。以往的教学比较单一,教师示范、口头讲解、学生模仿做,流程千篇一律,学生也只是在比猫画虎的照做,对体育课应该教授的知识学不进去。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体育教师要努力使教学多样化,以便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小学生思维比较直观、感性,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尽量从他们的这些特点出发,不能成人化的标准进行教育,或者单纯的技术传授,要做大胆的创新,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举例如下:
  其一是游戏教学。小学生都喜欢玩耍,喜欢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很轻松的学到知识,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避免了单纯有意注意学习状况下的思想懈怠、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强,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和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需求,深受他们的欢迎。
  其二是经验联系法。如在讲解跳山羊技术时,学生通过“跳背”游戏的体验,主要对双脚起跳、分腿、落地等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较深理解,在肩上屈肘投掷技术讲解时,主要利用学生纸飞机、仍纸球、甩响炮等生活经验进行技术迁移的讲解,在后蹬跑教学时,调动学生在迈步比远的游戏中体验蹬摆的感觉。其三是口说法。口诀需要朗朗上口,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且可以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编成儿歌的形式。如前滚翻编成的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快站起。也可以编成儿歌,如小朋友蹲下来,撑住垫子低下头,向前滚动像皮球,比谁快快站起来。篮球原地运球可以编成:手指触球、手心空出、手腕按压、重心下降、目视前方;也可以唱小手指,分分开,小手心,空空开,小手腕,下上下等等。
  总之,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制定的一些列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是一项系统的概念,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学策略的制定者,是教学策略有效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思考,深入钻研,及时总结和完善,敢于创新,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策略符合学科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个性特征,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中学生初步接触物理课程,此时正值培养其科学的物理思维的最佳时期。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它形成并应用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科学的物理实践之中,本文将逐
课程改革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评价功能应重视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如布鲁纳所指出的那样:“评价最好被看作一种教育智慧,它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我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现在的孩子们书读得还不少,时间也还费了不少,可就是在读过之后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即便当时觉得很有收获,可过了些日子,就模糊了,或者甚至记不起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为此,我进行了很多尝试,若让小学生养成读书时动笔的习惯,就会渐渐改变这种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读书动笔”这一好习惯呢?  首先,让学生知道动笔干些什么。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会学,还要善问,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是更要善问,因为“问”能促发学生的大脑紧张地思考,促进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提出来,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到解决的途径或办法并最终得到解决。但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却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大多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只知道“学”,却不知道“问”;少数学生想问,却不敢问;即使有个别学生在问,却提不出好的问题来。其实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长得聪明可爱,本该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在我们班却是一个地道的后进生。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就算开火车轮到他发言,他也总是闷不吭声;下课,总是坐在位置上,也不和别的小朋友玩;作业,更是糟糕,从来没有一天是做好的;期末,没有一门功课不是最后一名。总之,说到他,我就头痛!  我也试着和他的父母沟通,试图改变他,毕竟他不是因为脑子笨跟不上别的孩子,纯粹是后天不努力。但是,沟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