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最便宜婚礼,爱情不是由钱说了算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80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无数年轻人吐槽:“哥也想结婚,可实在结不起,婚嫁成本太高了。”数据表明,深圳以人均208万元的婚嫁费,成为结婚费用最昂贵的城市。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婚嫁成本从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许多小夫妻一场婚礼办下来,钱包空空沦为“婚奴”,除了债务,什么也没剩下。
  2014年1月15日,河南小伙李瑞珂晒出了一份“万元婚礼账单”,他只花1万元就将心爱的女孩娶回了家。这年头,还真有如此便宜的婚礼?
  “抠先生”遇上“省小姐”
  李瑞珂,30岁,河南长葛市古桥乡人。2009年7月,他从江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应聘到山西建设工程公司驻湖南长沙的分公司。
  李瑞珂生活节俭,不乱花一分钱,被同事们戏称为“抠先生”。进公司没多久,他就遇见了和他一样会过日子的“省小姐”徐恩。徐恩比李瑞珂小1岁,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二人虽是同事,但不在一个部门工作,平时很少说话,但各自节省的名声却都有所耳闻。
  那天,李瑞珂从茶水间出来,不小心撞上了前来热饭的徐恩。饭盒被打落在地,小巧精致的寿司滚得到处都是。李瑞珂忙赔不是,徐恩摆摆手、惋惜地说:“昨天忙了一晚上做出来的,还没尝到味道就贡献给了土地爷。”李瑞珂提出请她吃午饭当做赔罪,徐恩爽快地答应了:“有免费的午餐,不吃白不吃。”
  李瑞珂原本想找家像样的饭店,徐恩却指了指公司楼下的大排档:“随便吃点吧,我经常去这里,味道不错。”两人各点了一份蛋炒饭,外加一碗紫菜蛋汤,一共16元。
  徐恩吃得津津有味,李瑞珂笑着对他说:“看来传言不假,你真的很会过日子。”徐恩回敬道:“你倒跟传言有所出入,人挺大方,不算抠门。”李瑞珂忙为自己辩解:“我不小气,该花的钱照样花。我的节省是理性的、科学的节省,花同样的钱要做更多的事。” 徐恩向他请教科学节省的窍门,李瑞珂说:“等以后有机会再告诉你。”
  一顿简单的午饭,让两个人成了朋友。慢慢地,徐恩发现李瑞珂身上有很多优点:他能记住每家超市的促销活动时间、打折商品;知道哪家饭店饭菜既实惠又不贵;经常从网上淘来一些“尾货”。跟他在一起,她总能淘到惊喜。
  喜欢自己做饭、仔细盘算每一分钱怎么花的“省小姐”,也让李瑞珂动了心。同事怂恿他:“女孩都喜欢浪漫,一束玫瑰花、一顿大餐,是爱情告白必备的两要素。”李瑞珂觉得徐恩跟其他女孩不一样,或许她并不喜欢这些东西。思来想去,他根据网友传授的步骤,花一个星期用纸折了9朵玫瑰。
  收到“纸玫瑰”,徐恩又惊又喜,她故作生气地说:“你也太抠了吧?用纸玫瑰打发我,一点诚意都没有。”李瑞珂当真了,急得直挠头:“我怕你说我浪费啊。你等着,我去花店买真花。”徐恩笑着叫住他:“算了,以后你再慢慢表现。今天晚上你请我吃饭,将功补过。”李瑞珂喜不自禁,轻轻握住了徐恩的手。
  “抠先生”和“省小姐”恋爱后,坚持要把节俭发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徐恩厨艺不错,为了改善伙食,她常去菜场买菜,然后和李瑞珂一起做饭。二人有说有笑,增进感情。两人出去玩的时候,会选一些不花钱的地方,比如看到路边的野花,李瑞珂会出其不意地采一束送给徐恩。
  每每听到身边的男同事抱怨“谈恋爱把自己谈成了‘月光族’”,李瑞珂就倍感幸福,觉得自己能找到徐恩这样的女孩,真是福气。
  2011年春节,李瑞珂和徐恩各自回了老家。李瑞珂到家的第一天,母亲就在他耳边唠叨:“你啥时结婚?”她还一再举例说邻村的谁谁结婚了,谁谁又添了孩子。最后,母亲又拿年龄说事:“你都快30岁了,连个家都没有。我跟你爸整天愁得睡不着觉。”李瑞珂安慰母亲:“我现在工作忙,等等再说。”
  亲戚见了李瑞珂,都会问他相同的问题:“谈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在哪买房子?”受不了这种狂轰乱炸,在家仅待了5天,李瑞珂就躲回了武汉。
  徐恩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父母对她婚事的焦虑,她心知肚明。她和李瑞珂商量着,努力攒钱先买房子,再考虑结婚的事。
  婚嫁成本高,恩爱情侣要办“原味婚礼”
  转眼,2012年春节到来,李瑞珂和徐恩成了“恐归族”——别人是盼着过年,而他们是怕过年,因为回家后又会被问到婚姻的问题。他们恨不得身上套个复读机,别人问什么他们就播放一遍回答,省事又省心。
  为给男友解围,徐恩决定年后去他家做客,向那些亲戚朋友证明他们都是有对象的人。哪知徐恩的到来,将所有问题都组合成了一道题:”你们啥时办喜事?”李瑞珂和徐恩的耐心被彻底磨光了。
  2012年中,二人用辛苦积攒的十几万元,再加上借来的几万元,在长沙买了一套80平米的小户型。两人的工资加起来8000元左右,除了每月还2300元的房贷外,剩下的钱也要还债。他们商议着存几年钱,到时再办婚礼。
  眼看着儿子即将迈进30岁大关,母亲等不及了,给李瑞珂下了最后通牒:“2013年必须结婚。”与此同时,徐恩父母也一再劝她:“别把自己拖成了剩女,先结婚再说。女孩子一旦过了30岁,事业再好也难找婆家。”双方老人同时施加压力,李瑞珂和徐恩承受不了,只能答应结婚。两家商量决定,婚期定在2013年5月3日。
  看着存折里可怜巴巴的1万元,徐恩问李瑞珂:“这婚怎么结?这些钱连请客都不够。”李瑞珂算了算,在他们老家,男方一般要给女方彩礼8.8万元,还要给女方买首饰。还有婚纱照、酒席等,零零碎碎算下来,至少得15万元。徐恩母亲知道小两口挣钱不易,通情达理地说:“彩礼免了,办几桌酒席热闹热闹就成。”可即使这样,也要准备8万元。
  眼看着婚期临近,李瑞珂整天烦恼。思前想后,徐恩说:“咱就用这1万元办婚礼。”李瑞珂惊讶道:“连买个钻戒也不够啊。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不能让你受委屈。”徐恩笑着摇摇头:“结婚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我不想一场婚礼下来,咱俩变成‘婚奴’。我宁愿婚礼简单点,以后日子舒坦点。”   李瑞珂的母亲说:“婚礼要是寒碜了,别人会怎么说我们?再说,人家闺女嫁到我们家来,简单糊弄一下怎么行呢?”她连夜找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准备给儿子结婚用。
  闺蜜劝徐恩:“现在你是情迷心窍,但过几年、几十年后,你想起简陋的婚礼,肯定会遗憾。看到别人穿着美丽的婚纱、走在红毯上,你能不羡慕?所以,宁可现在苦一点,也不要留有遗憾。”
  徐恩问:“婚礼是风光了,接下来怎么生活呢?”
  “管那么多干哈,都说女人是一天的公主、10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奴隶。你要是连一天的公主都没当,直接成为奴隶,以后的苦日子你拿什么安慰自己?”
  徐恩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婚礼只是见证两人结为夫妻的仪式,形式不重要。”
  徐恩想说服未来的公婆,可老人坚持花钱操办婚礼。徐恩只能先安抚住两位老人:“您放心,我保证把婚礼办得漂漂亮亮、绝对热闹。”见老人不信,她说会列出一个详细的婚礼花费清单给他们看。
  徐恩说:“我想拿3000元拍婚纱照,留作纪念,等老了还可以看,这笔钱不能省。1000元买婚戒,3000元请婚庆公司,剩下的钱办喜酒。”她又掏出自己辛苦积攒的2500元:“5500元办喜酒,在酒店肯定不行,但要是在老家,自己请厨子完全足够。”
  两人的同事和朋友都在长沙,在老家办婚礼后,回到长沙后还请不请客?徐恩说:“同事那边,我们买点喜糖给大家吃,不收大家的红包,心意到了就行,别人也不会说什么。至于回老家办婚礼,虽然土点,但原汁原味。”
  1万元娶你,爱你的心永远100分
  两人开始实施“1万元的婚礼”。
  第一件事是拍婚纱照。婚纱馆是李瑞珂早就考察好的,他知道“五一”前夕,商家会有促销活动。他们以3000元的价格,拍了一套4000多元的套餐。
  买婚戒时,徐恩选了一款900元的铂金戒指。当时,导购小姐极力推荐一款华丽的钻戒。李瑞珂真想买下来,奈何囊中羞涩,窘在那里特别尴尬。回家的路上,徐恩戴着婚戒非常开心,她知道男友心里不好受,可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辛苦挣来的,没有靠父母,多么幸福啊。她相信,今天所没有的一切,以后都会有的。
  选择婚庆公司时,李瑞珂犯了难:现场布置加跟妆、摄像全包的话,至少5000元,超过他们的预算。李瑞珂多方联系,找到一家刚开业的婚庆公司。他说:“我们婚礼现场的照片可以给你们作宣传用,价钱上希望你们优惠点。”对方很爽快地给了一个“白菜价”,跟妆、音响布置、婚纱、摄像、司仪、婚车都包在内,只要3000元。
  婚庆现场布置需要一些花和其他点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徐恩说:“我们可以自己买来材料,自己做。”两人去批发市场批来彩纸,每天下了班就在宿舍里叠玫瑰花,叠了一千多朵。
  2013年5月2日,李瑞珂和徐恩结婚前一天。徐恩的父母和舅舅前来参加婚礼,李瑞珂想给他们选一家上档次的宾馆,徐母坚决反对:“对付一晚就过去了。”4个人住进了50元一晚的小旅馆。
  第二天,婚礼现场,17桌酒席一字排开,彩球、玫瑰,该有的都有。婚礼进行曲响起,徐恩缓缓走向李瑞珂。握着爱人的手,李瑞珂深情地说:“咱家不大,也不是豪宅,但绝对会让你感到温暖和幸福。”在亲戚朋友们的祝福声中,二人紧紧拥抱。
  李瑞珂和徐恩回到长沙上班,因为没钱装修新房,两人仍然住在各自的宿舍里,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2014年春节前夕,李瑞珂在网上购买年货时,看到很多网友吐槽结婚难、结婚贵等问题,他便把自己的故事发在了大湘社区婚嫁喜铺版块上,想以此告诉那些“恐婚族”、“恐归族”——只要相爱,一切都不是问题。
  2014年5月,李瑞珂和徐恩开始装修新房,一切以简单实用为标准。看着自己的小家一点一点地搭建起来,两人非常欣喜。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难得周末有空闲,我带女儿上街,给她买了很多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  女儿突然说想吃烤鸭。我随意找了一家烤鸭店:“请问烤鸭多少钱一斤?”卖烤鸭的大娘回答:“12元。”我脑海里很迅速地闪过老婆平时买菜时砍价的场景,问:“10元,卖吗?”那大娘看看我,又看看一旁直盯着烤鸭的女儿,说:“可以,你挑一只吧。”  我不知道烤鸭到底是多少钱一斤才合理,但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价给高了,我被“宰”了。唉,谁叫我不多
期刊
邵洵美是谁,很多人大概想不起来。可是我若说起《围城》中的赵辛楣,相信大家不陌生。这是民国时期上海文坛的一段公案——当年钱钟书先生《围城》发表时,就有人直指邵洵美就是书中人物赵辛楣的原型。  钱锺书跟邵洵美比较熟,将朋友的影子写入小说是钱锺书的惯伎。谁是谁非,时过境迁,笔者不愿再澄清。  邵洵美是何许人?他出身名门,游学欧美,酷爱文学,其交游者有徐志摩、郁达夫、林语堂、沈从文、刘海粟、梁宗岱、张道藩
期刊
我自幼家贫,有一个生病的哥哥长年住在医院里,到我28岁时家里仍很穷。我觉得我可以到38岁时再结婚,却不能不在28岁时以自己的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老父亲、老母亲我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总认为28岁了才开始报答他们(也不过就是每月寄给他们20元钱)实在是太晚了,方式也太简单了……  我在期待中由28岁到32岁,但奇迹并没有发生,“姻缘”也没到来。我依然行为检束,单身汉生活中没半点儿浪漫色彩。 
期刊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之所以能弄出这种以吃为主题的纪录片,跟陈晓卿的个人爱好不无关系——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有个外号叫美食雷达。他手机里存着京城几百家餐厅的行车路线和订餐电话,全国各地的特色和世界各国的招牌菜,他也全都了然于胸。  不过,那是以前。如今他在外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导演这份工作外,他还有个第二职业——厨子。  存款全是餐饮储备金  陈晓卿是安徽灵璧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央视做
期刊
如果把一个人当朋友,那就去帮人家做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情吧。落到实处地出一份力帮一个忙,那才算是一个具体的印记。当你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被人铭记于心时,这个朋友才算是交得稳稳当当。  当周迅与高圣远的喜讯传出时,得到了无数人的祝福。李静直抒胸臆说“我喜欢周迅”,董洁称“自己最欣赏、最合得来的是周迅”,朴树称赞周迅“是个特好的心灵沟通者”,黄觉说“过去跟周迅是朋友,现在我们是知己”,刘涛则说“在国内只
期刊
我的新家是一幢临街的单元房,位居7楼。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因为我家厨房的窗户就对着楼道,所以常常听到他们夫妻两个说话,常常看到男主人老何出出进进。不知为什么,他的妻子从未出现过。  早晨,老何要去上班,我总能听到他的妻子关切地说一些诸如“老何,路上骑车多加小心”、“晚上早点回来”之类的话。老何总是说:“刘琴,谢谢你,你好好在家吧,再见。”晚上老何回来,只要一打开门,他的妻子总是这样热情地招呼他:“
期刊
2014年1月7日,他在香港去世,终年107岁。  17岁在上海创办中国首家电影公司,23岁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70岁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中国有颗“邵逸夫星”、美国有个“邵逸夫日”;104岁退休,全球历史上首位活过百岁的上市公司CEO……邵逸夫的一生,写下了太多传奇。  然而,在这位“传奇老人”百岁人生历程里,最令人惊叹和仰慕的,恐怕还是和他的“方小姐”方逸华无惧世俗眼光和压力,
期刊
作为邵氏第一打女,我演起武侠片来,还算是身手敏捷,姿势美妙,多次与胡金铨、张彻、罗维等一代大导演合作。不过,我选择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息影嫁人,远走美国。当时自己不过才20岁出头,很长时间都在忧心自己的婚姻。我想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结婚是最终结局,是女孩子的幸福归宿。  在台湾拍摄《情人石》的时候,母亲应邀到当地代理邵氏电影的代理商家中做客,恰巧她老人家在牌桌上输了钱,就喊我去送钱。没想到,那位代理
期刊
2013年4月10日,巨人网络公司CEO史玉柱宣布退休。辞职后,他在法国酒庄品酒、在漠河看极光、在攀登珠穆朗玛时经历生死劫……在微博中,他称自己终于过上了无事一身轻的“幸福屌丝生活”。  他一直没动过再婚的念头。人生的大起大落,让这个事业狂明白:有些男人注定与围城无缘,但换种心情,做个快乐的单身汉其实也挺好。  婚姻失败,拒绝围城  1986年,24岁的史玉柱南下创业,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关就是
期刊
英国有对夫妇举办了一场婚礼,整个婚礼有戒指、有婚纱、有鲜花、有司仪、有证婚牧师、有摄影师,还有别具一格的的野餐和舞会,70多位亲朋好友前来参加。这场隆重的婚礼,仅仅花费了1英镑。  新娘名叫乔治娜·波蒂厄斯,是一位艺术家;新郎名叫西德·英尼斯,是一名歌手兼词曲创作人。在2009年苏格兰格拉斯哥一次艺术节上,他们相识并恋爱。  求婚成功的西德想办一场豪华的婚礼来向世人展示他有多爱乔治娜,但是怎样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