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西·布里特·库尔:新练兵场上的巴菲特女将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刚刚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毕业的特雷西·布里特·库尔(Tracy Britt Cool)叩开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大门。当时,库尔带来了许多从自家位于堪萨斯州曼哈顿的农场采摘的甜玉米和西红柿。她希望公司大名鼎鼎的CEo沃伦·巴菲特能录用她。这招很管用。第二年秋天,库尔作为巴菲特的财务助理,加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五年后,巴菲特给现年30岁的库尔安排了她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重大运营职务。10月27日,被尊称为奥马哈先知的巴菲特宣布,自11月1日起,库尔将接替多丽丝·克里斯托弗担任厨具销售商Pampered Chef公司CEo。作为创始人的克里斯托弗,仍将留在该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
  巴菲特曾公开承认,由于科技不断重塑消费者购物行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零售业务一直问题不断。但在过去几年中,他委派库尔整顿了一些零售子公司。现在,他希望库尔是那个能让Pampered Chef回到正轨的不二人选。
  毫无疑问,巴菲特给了库尔一个新的学以致用的练兵场。她是否能让该公司重现往日光彩还有待观察,但巴菲特显然认为她能够胜任。无论如何,这位年轻的伯克希尔新星获得的商业教育独一无二。一直是外界盛传的巴菲特接班人的库尔,很显然,前途一片光明。
  农场主女儿与巴菲特的一面之缘
  库尔的父母在美国堪萨斯州的曼哈顿城外有一片家族农场,每年生产超过40种不同类型的水果和蔬菜。这片土地是培养布里特商业技能的摇篮。小时候,每到暑假,库尔就帮着父母和农产品经销商们打交道。她每天守在电话机旁回答各种咨询,还经常要和经销商们讨价还价。慢慢地,库尔对商业产生了兴趣,但她知道,自己还欠缺很多知识,需要专业学习来弥补,上大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2003年,学业出色的库尔如愿以偿地考入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她非常刻苦努力,但绝不像书呆子一样只会闷头学习。大二时,她成为全校最大社团“筹款委员会”的主席,还是美国银行、雷曼兄弟等知名公司的实习生。在实习中,库尔通常能独立完成各种调研,久经沙场的主管们也会时不时给她提一些实用的建议,这些帮助让毫无工作经验的她受益匪浅,同时也让她对投资的热情进一步加深。
  2006年10月6日令库尔终生难忘,这天她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巴菲特。当时她和同学一起创办了非营利组织“聪慧女性证券”,旨在帮助女性学会如何投资。为了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加入,库尔突发奇想,给巴菲特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够和成员们拜访这位投资界的风云人物。本以为这封邮件会石沉大海,但意想不到的是,巴菲特同意了,并邀请组织成员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参观。奥马哈之行让库尔对巴菲特的慷慨和友善印象深刻,这位年近80岁的老人不仅请他们在牛排馆吃午饭,还和他们在餐馆外合影留念。
  自此以后,库尔把巴菲特当作自己的前进标尺,更加努力地提升自我。毕业那年,她顺利地进入国际职业女性组织“85 Broads”实习,该组织由来自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名各行业精英女性组成,力求建立职业女性互相指导的专业网络。其创始人珍妮特·汉森女士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布里特在选择股票上的与众不同。当同龄人都热衷购买像黑莓这样的科技类高价股票时,布里特则倾向于多芬护肤品和立顿红茶等日用品生产商。这一点她和耄耋之年的巴菲特如出一辙。
  从被人耻笑到巴菲特助理
  哈佛本科毕业后,库尔直接进了哈佛商学院深造,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她要拒绝一些难得的工作机会。“我的同班同学们都在积极向华尔街进军,我却拒绝了一家知名公司的邀请。要想继续前进,就得抵制诱惑。”其次,她还要承受别人的质疑。尽管已在多家公司实习过,但她和有资深工作经验的投资者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绝大多数哈佛商学院学生入学前都有工作经验,库尔身边许多人也劝她先工作几年再继续学业,更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她疯了。
  面对质疑,库尔仍然坚持申请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她坚信,这张学位证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投资者,并带给她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不想凑合地找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就算这份工作再轻松也会让我偏离自己的长期目标。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有二手准备,但这一次我选择义无反顾。”
  库尔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2007年1月,她被哈佛商学院录取。在900人的课堂上,只有8个人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布里特就是其中一员。她经常因为一些想法被大家取笑,他们觉得她不够成熟,于是“没有工作经验”就成了布里特总是被戳的软肋。
  2009年,库尔在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之际上演了一场完美逆转,让之前取笑她的人哑口无言:她再次前往奥马哈拜访巴菲特,这次她带去的是一张哈佛工商管理学硕士的证书、一份光鲜夺目的简历,以及满腔的雄心壮志。她还别出心裁地送上了自家农场产的玉米和西红柿——因为她和巴菲特算是“老乡”,都成长于美国中西部。当天,她就得到了一份巴菲特财务助理的工作。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工作的4年里,库尔逐渐成长为巴菲特的顶级助理之一。她出任董事长的4家公司包括建材产品行业的领头羊佳斯·迈威,占据高端涂料市场的涂料生产商本杰明·摩尔,美国定制相框的领导厂商拉森·朱赫,以及著名家庭装饰产品、玩具和纪念品零售商东方贸易公司,这4家公司的年销售总额超过40亿美元。
  除了让库尔在公司内部担任要职,巴菲特还给她提供了向前辈们学习的机会。去年3月,伯克希尔公司与巴西投资公司3G资本共同宣布,将以230亿美元收购番茄酱生产商亨氏食品公司。几周后,巴菲特便把库尔派到了巴西。这笔收购是自2010年以来伯克希尔公司最大的一笔交易,据知情人士透露,巴菲特之所以派库尔去巴西,是想让她更多地了解3G资本的运营模式。   接班人猜想
  外人认为,库尔是巴菲特接班人的有力竞争者。在聪明和努力这两方面,她都表现得相当出色。东方贸易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泰勒曾说过:“布里特的才智超越了她的年龄。她掌握了伯克希尔所有子公司的动态,清楚地知道公司一切事务的走向,她还很了解沃伦都在想些什么。”布里特实习时的上司珍妮特·汉森也对她大加赞赏:“她身体内好像有一种导向系统在不断推动她前进,这个姑娘就像是装了火箭燃料一样,总能为自己追求的东西坚持不懈。”
  曾与库尔共事过的CEo们赞赏她的战略头脑。2011年被库尔聘为拉森-朱尔公司负责人的德鲁·范·佩尔特说,库尔让他与其他姐妹公司(如约翰-曼维尔公司和成型机制造商Marman Industries)的负责人建立起联系。他说:“这是一个非凡而独特的机会,让我能够与不同企业的CEo们交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鲜明独特的战略和领导力。”约翰-曼维尔公司的CEo玛丽·莱茵哈特要求巴菲特任命库尔为她所在公司的董事长。她说,她们能构成很好的互补,库尔的想法“总是有益、有见地并且到位”。莱茵哈特补充说,库尔的活力和商业头脑让她印象深刻。
  对于巴菲特来说,库尔是一个“能处理发生的各种事情”的好帮手。熟悉伯克希尔的人都说,库尔正在逐渐成为巴菲特和旗下各子公司执行总裁之间的沟通桥梁。她在今年5月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后,就安排了公司首次执行总裁间的圆桌会议。
  一些分析师和观察人士预测,库尔之所以能成为伯克希尔的顶级高管,或许在于她处理公司管理事务的能力,比如,她在料理陷入麻烦的子公司以及洽谈交易时常常表现突出。
  此外,女性身份也是库尔的一个筹码。目前,伯克希尔公司13人的董事会中有3名女性,而在81家子公司内,也只有5位女性执行总裁。而巴菲特本人从不掩饰对更多女性投身商界的期待,他曾亲笔为美国《财富》杂志撰文,提出女性是美国未来繁荣的关键,呼吁给女性更多的职场上升空间。
  当然,可以接巴菲特班的人还有不少,且都不是泛泛之辈。比如之前最被看好的阿吉特·贾恩,他是伯克希尔保险业务的负责人;还有投资管理人托德·康布斯和泰德·韦斯切勒,巴菲特曾欣喜地说他们的加入让他感觉“像中了六合彩一样”。 库尔能否击败这些实力强劲的对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库尔还有一个优势:年轻。更重要的是,有巴菲特这样一位出色的导师为她指引方向。布里特创办的“聪慧女性证券”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本组织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女性领导者。”对于库尔来说,这个目标似乎已经实现了。
其他文献
我觉得做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有梦”,我相信,如果一直怀揣着梦想并不断为之努力,总会有心愿达成的一天。  奚梦瑶是很典型的春天属性的女孩子,俏皮灵动,生机无限。眼角一点桃花,笑起来更加生动,好像柳树叶划过微风湖面,留下一抹美好的痕迹,贴切自然。仿佛举手投足间,一切都是新希望的映照。这个在老佛爷的餐厅里穿着一丝不苟的男生Look走秀的酷女孩,这个在维秘大秀里穿着粉色装扮比水蜜桃更甜美的女生,每一步都
这是要“闹”哪样?  “斯文学者”“大闹”世界银行发布会,这让世行(“世界银行”的简称)发布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在国内所引起的争议找到了情绪宣泄口。  2月28日早上,在世行驻华代表处,姗姗来迟的世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为自己嗓音沙哑表示道歉,惯常的寒暄让在座媒体以为这又是一场中规中矩的发布会。  “非常抱歉,我不得不打断记者招待会。”一名身着毛呢质地西服套装的中
城市不顾一切地向前发展着,人作为构成城市的物质与精神个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城市在剧烈的变化中越来越像一个暗流涌动的剧场,日复一日地上演一幕幕戏剧。甚或喜悦的、悲伤的,甚或无聊的、荒诞的乃至虚无的,总之,一切不停地发生着,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关于六桂地艺术小组  当下,当代艺术在创作形式上已经几乎没有限制,以个体为主体的艺术家创作也正在受到挑战,艺术家的主体身份在信息全球化和艺术界限不断的突
游艇不是奢侈品,游艇一定要变成一种海上的生活,变成一种亲水的文化,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他是热血激情的“演讲家”,他是把游艇当成生命的“疯子”,他是梦想家谢以楼——海南恒翔游艇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称是“游艇业的疯子”。从2006年开始,他不仅亲临考察了很多国外的游艇码头,中国的所有游艇码头甚至是游艇小作坊他都一一造访过。他是三亚游艇增值服务第一人,也是他,提出了“产权游艇”的概念。  94年初到海
正如他的姓氏一样,闯震的骨子里激荡着无数的不安分因子,于是从16岁开始就一路闯一路拼,从台湾到厦门,再到三亚,当DJ,开酒吧,做餐饮,事业巅峰期的时候他豪情澎湃,遇到瓶颈期也依旧性格不羁。率性直言的他对三亚这座他生活了7年的城市又爱又恨,爱的是三亚曾带给他事业上的成就,却也恨它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但生活就是这样的矛盾结合体,闯震依然每天在三亚的阳光下继续自己的人生。  时光回溯到闯震16岁的时候,
“如果你问我在年轻的时候创业有什么优势,我会告诉你,你不要怕输,因为你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如果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能否被复制,我只能告诉你一个词,天道酬勤。”  在青年创业者云集的大会上,苏格兰青年弗雷舍·多赫迪(Fraser Doherty),总显得有些不同——其他人几乎全都是做IT起家,而他做的却是听起来没什么高科技含量的果酱生意。不过就是这份传统生意,却让他在20岁之前就成了百万富翁——1
2014年是90后创业爆发年,中关村出现了“21岁”创业热潮,连IDG资本都深入校园举办创业大赛,猎杀90后创业团队。  “我把公司人力资源部砍掉,员工自己开工资,明年我会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只是给他们开心一下。”90后“霸道总裁”余文佳获得阿里巴巴千万美元级融资后,在电视上放出狂言。  北京工商大学一份针对90后研究生的调查表明,超过80%的学生对“创业”有兴趣,近60%的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关于伤痕的话题在普通人眼睛里,可能是不能忘却的疼痛记忆,而在艺术或者哲学的空间往往是深刻的叙述和证明以及价值所在。“即便是伤痕,也可以证明成长历程中一段痊愈的历史”,女艺术家潘馨怡的言语在我看来是在向生命致敬,是在对时间和艺术发自心灵的领悟,当然,这种领悟从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地呈现。由于每个时代的片面真理同其他时代存在差异,艺术家的思考自然会与当下的问题作出调整来抵达永恒,这些真实的观念以什么样
一  有一次收到林雪来信,约我去本溪看望大学同学。本溪的刘兴雨,与我们一起编辑《新叶》诗歌专号,发了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和北岛、顾城、王家新等一批青年诗人被禁发的作品,引起了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的热情关注。去看望他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都因为此后的政治风波,在毕业分配时受到打击,他还是那份校园刊物的主编,处境不会比我们更好。  看到约定的日期,我忽然愣住了。信上写的是正月初二在沈阳集合,收到来信的时
和其他从台湾到海南创业生活、以一腔激情踏上这块热土的台商不同,已经在文昌生活了七年的林伟明脚下踩着的是一片故土,而他是一个归来的游子。“我的爷爷是海南文昌人,我的父亲出生在泰国,他有回来过文昌几次,但我之前从来没有回过老家。”于是当年迈的父亲提出想在海南终老、叶落归根的时候,林伟明便带着太太和三个儿子一起回到了这个对于他来说也许陌生的家乡。  联系起林伟明曾经的人生履历,你会发现举家归乡这个看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