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高中化学是重要科目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化学思想对于学习高中化学的必要性
  1.高中化学的特点决定化学思想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知识对于初中化学课程属于一个扩充的阶段,该阶段的扩充量体现在知识体系与知识容量上.一方面,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相比于初中化学更深入与完善;另一方面,高中化学知识属于扩散性的知识,不单单是一种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有更深层次的内容.从化学的知识体系上分析,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增多,并且各个知识点都存在相应的关系,或是相互渗透关联.在这个基础上,化学方程式变得复杂,并且化学实验课程相对更加繁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而课后,教师要及时与知识体系进行融合更新,重点关注课堂知识的课外延伸,使学生按照生活化现象学习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思维模式,能让化学变化过程在学生的心目中由难变易,也能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化学思想的优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权衡基础性的知识结构后,将化学思想融入其中,学生就能自如应用该思想进行化学问题的解答.化学思想在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只有自主、有兴趣地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化学思想、基础知识与化学现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
  1.在解题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
  在高中阶段,解题是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化学题目中包含了自有的规律.在解题时,传授解题技巧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解题技巧并不是一种技巧,而是通过运用化学思想来思考化学现象,从而得出答案.基于此,培养化学思想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具备相当知识、具备解题能力,却不能给出正确答案,在教师的稍微指导下就能及时给出答案.这种现象是学生非常困惑的.究其原因,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比较凌乱,不具备整理、归纳化知识的能力,不能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
  2.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學习过程中,学生被动理解、掌握知识,就会很快忘记.相反的,如果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空间,学生就能在该空间中对知识进行翻新,然后得到自己的见解,也就会牢记知识内容.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学习过程,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使其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并且使其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理解知识更加深刻,而这种知识的再创造也少不了化学思想的帮助.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白磷燃烧实验有较大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设计使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瓶,会让玻璃瓶中的白磷自燃,结合燃烧条件中的“水浴”实验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化学知识而言,它与其他科目的知识是不同的,它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的.这是自然科学的奥妙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根据实时信息补充课堂知识,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去观察体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然后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同样,化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现象、了解生活规律存在的必要性与道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解答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单单做好学生知识的储备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入化学思想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解题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中考是學生在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考验,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复习效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自主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逐步完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关注其价值性和需求性,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确保不同的人可以在数学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必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在数学中体现出一种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数形结合的方式,不仅是分析数量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分析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将数量关系和几何形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形结
期刊
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不再唯老师是从;他们见多识广,有时比老师懂的还多;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小小的物质奖励根本打动不了他们的心。  “开心农场”仅仅是一款非常简单的游戏,可是却把都市人迷得不行。很多人为了“偷菜”时有大把的收获,或者为了守护好自己的农场,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除虫、收获、播种,而夜不能寐,晨不能睡。究其原因,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中获得现实不能获得的成就感:经验每增加一定数值,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与开发意识,才能保证课堂中的动态资源具有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与互动.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数学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与情境的变化构建具有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动态生成教学,不仅满足了新课改要求,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完成预设,还要产生
多元智能理论体系的教学,追求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高中物理课堂可以智能提高为目标,即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需要而教.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如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以物理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言语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喜欢物理的原因在于物理内容太生涩,听课好比听天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
期刊
实验是初中物理最有趣的部分,而且大部分的物理定义都是从实验中得出来的,所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演示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个良性的心理,在课堂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的有趣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
期刊
着眼长远  奖励不是目的,不是催促孩子成长的手段,而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如此奖励会给孩子带来无限激励与精彩人生。  不适当的奖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太过于花哨的奖励方式,很容易把学生带进一个误区,将奖励的方式和奖品的物质价值等同于奖励自身的意义。  我主张的奖励应是有温度的。所谓有温度的奖励,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的独一无二的奖励。学生能够透过奖品,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具有美术特色的普通高中.我校录取的学生大部分理科基础差,并且全部于高二选择文科.因此,我校学生的化学水平只需达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即可.我校与其他普通高中相比,学生的美术课程较多,而文化课课程相对偏少,特别是化学学科,每周每班仅有2节化学课.为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笔者根据新课改理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想学化学、能学化学、学好化学.  一、比喻法,让抽象知识形象
期刊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带根号函数求值域的问题是一个难点,也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在此为大家做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單根号问题  例1求y=x+x-1的值域。  分析:这一类问题可以看到式子中有两个部分,即x与x-1组成,且易知这两部分都是单调递增的,因此可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得y∈[1,+∞)。  例2求y=x-x-1的值域。  分析:可以看出单调性在这里行不通,因此我们有以下换元法求解:
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娱乐性强等特点,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竞争性,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作为一种教育游戏,它需要有科学成熟的教育理论作支撑,以保持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如果盲目、过度使用,反而会“过犹不及”。  区域游戏在幼儿园受到普遍推崇,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