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 刘少奇负责起草报告,改80余稿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482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大会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八大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想,显示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但在一些境外出版的书籍上,有毛泽东不同意八大政治报告之说,并认为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的矛盾始于八大。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要召开八大的问题提上日程后,怎样筹备八大是中央领导层考虑的主要问题。八大的准备,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由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7人组成。
  1955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布置召开八大的筹备事宜。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他传达了毛泽东关于要召开八大的指示,即反右倾、反保守。随后,刘少奇决定找各部门的一些同志谈话,听取他们的汇报。八大报告的起草者之一邓力群回忆,最开始的谈话对象是国家建委主任薄一波和城建总局局长万里。
  刘少奇听汇报将近完成的时候,毛泽东从外地视察回到北京。毛泽东听薄一波讲刘少奇正在召集中央各部委听取汇报的事,说这个方法很好,请薄一波也帮助他组织这样的汇报。于是毛泽东一连听了30多个单位的汇报。在听林业部、国家气象局、财政部等单位负责人的汇报时,刘少奇也一块去听了。这充分说明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人的工作是很协调的。
  1956年初,刘少奇指定陳伯达为他起草八大政治报告初稿,同时找了邓力群等人帮助陈伯达收集意见、材料。但陈伯达的初稿出来后,刘少奇不满意,把稿子送给胡乔木看,问他有什么意见。胡乔木说,陈伯达的报告不像政治报告,倒像学术报告。刘少奇认为胡乔木的评价是正确的,便说:那好,他写得不行,你来写一个。于是,起草的事情转而让胡乔木负责。
  起草政治报告,是八大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刘少奇一直在思考。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后,刘少奇决定: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以《论十大关系》为指导思想。所以邓力群说:“那些谣言讲,八大和毛主席想的完全是两回事,是什么对着干的,那毫无依据,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7月,胡乔木起草的八大政治报告第一稿出来了。不久,毛泽东亲自找有关同志谈了一次对稿子的意见。隔了几天,刘少奇又找起草组同志开会。会上薄一波说,这个报告里只反右倾保守,不反急躁冒进,是片面的,应该两个都反。起草组听取了该意见,最后通过的时候也是这两方面都照顾到了。这一次报告里面加了反急躁冒进,毛泽东当时没说话,没表示反对。
  到了1957年,周恩來、胡乔木、彭真到杭州,毛泽东才对他们讲,1956年反急躁冒进,他的心情受到压抑,整个一年心情不舒畅。直到1957年,毛泽东才把他的意见说了出来,他不赞成反冒进。次年召开南宁会议的时候,毛泽东把1956年反冒进的那篇社论批评了一下,当时没点刘少奇的名字,被批评得最尖锐的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陈云。
  为什么南宁会议前,毛泽东反对反冒进,没有提出来,却在会上专门就反冒进提出尖锐批评呢?对于毛泽东的这样一个反复过程,如何理解?
  作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要管总的和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所以各方面都要考虑到。虽然左、右两种倾向都要反,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反什么,重点反什么,应该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倾向来决定。这样解释,对毛泽东的反复,恐怕是能够想得通的。
  总之,胡乔木按照刘少奇以“十大关系”为纲的意见起草了政治报告最初稿。其后,共计修改达80余稿,而毛泽东自始至终地主持讨论和修改。刘少奇作为起草工作的负责人,同毛泽东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报告起草的每一稿几乎都送毛泽东审定。两人在这期间信函来往十分频繁,很多问题都经过共同商量才最后确定下来。
  直到1956年9月14日,即政治报告在大会宣讲的前一天,毛泽东还审阅修改了刘少奇送来的“国际关系”和“党的领导”部分的清样,并在给刘少奇的信中说:“你在其余地方有修改,请直付翻译,并打清样,不要送我看了。”
  应当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八大,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是有过分歧的。但这主要是具体工作层面上的分歧,在主导思想和主要方面刘少奇与毛泽东是一致的,刘少奇是尊重和服从毛泽东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大筹备过程中,曾设想过党的中央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由毛泽东担任主席,刘少奇担任副主席。也是刘少奇提议多设立几位副主席。经过慎重研究,七届七中全会接受了刘少奇的建议,将新党章草案的有关条款改成“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毛泽东在七届七中全会的讲话中对这个改动作了说明:“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少奇感到孤单,我也感到孤单。一个主席,又有四个副主席,还有一个总书记,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好几道。”
  据美国记者斯诺讲,1970年,在北京毛泽东的家里,他与毛泽东深谈了5个小时。毛泽东告诉斯诺,他与刘少奇最后的破裂是在1965年1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刘少奇拒绝在党的机构里进行彻底清除资产阶级分子的运动,另一个是他继续追求恢复中苏友好的努力。”(摘编自《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其他文献
11年前,英国歌手凯蒂·玛露在自己的新歌《900万辆自行车》里唱道:“北京有900万辆自行车,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崛起,北京的自行车总量已经到了8位数,此外,这座城市还有600万辆汽车,的确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真的需要那么多汽车吗?”共享汽车平台途歌(TOGO)创始人王利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认为不需要。”  2017年,北京还会增加10万辆车,全部是用摇号的
哥哥当总理三起三落,但都没完成任期,如今弟弟正准备接班  在巴基斯坦,总理不好当。  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省,1956年正式建国,迄今还没有一位总理能完成5年任期。他们有的被最高法院解职,有的因军方政变下台,有的被所属政党驱逐、被迫辞职,还有的被暗杀,甚至总理这个职务,也曾三度被取消。  纳瓦兹·谢里夫(下文称谢里夫)当了三届总理,但三届任期均未能完成。7月28日,他因涉嫌贪腐
刘仕礼(口述)  这个冬天,两个字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劳工。11月,在伦敦唐宁街,中国劳工纪念队伍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国殇日活动上,不久后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了一战华工纪录片,这是“迟到百年的认可”;12月,88岁的二战劳工闫玉成走进日本参议院,唱起《劳工歌》,向日本索赔,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这是“悬而未决的诘问”。  1939年,日本在中国的战事进入相持阶段,其国内物资、人力匮乏,北海道土木工业联合会向日
鲍斯是印度政坛奇葩,和甘地吵翻,与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合作,死得不明不白  说  起印度的独立英雄,人们首先会想到圣雄甘地和开国总理尼赫鲁,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国会大厦,却挂着3个人的画像。除了甘地和尼赫鲁,还有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在一些印度人心目中,他是“印度自由之父”,而二战研究者则视他为法西斯帮凶。今年恰逢鲍斯诞辰120周年。印度在刚刚过去的独立日庆典期间举办展览,纪念鲍斯和他的“印度国民军
对于中国驻美记者而言,完成独家报道极为不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能少。  2011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美国副总统拜登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美方希望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同日,人民网在首页显著位置以问答形式全文发表专访,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天,拜登抵达北京开始正式访问。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拜登此访可谓“摸底之旅”,除了就美中关系与中方沟通外,重要使命便是与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进行交流。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西行取经的故事流传深远,一生译出佛典75部,1335卷,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几乎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是在《西游记》的陪伴下长大的。在这个故事中,为求取真经,唐僧师徒四人踏上西去的征程,一路上经历天上人间、地府仙界、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与此相比,历史中真实的“玄奘”,远不如小说中演绎的“唐僧”有名,尽管这两个名
俄罗斯《星火》8月14日封面文章  俄罗斯许多传统行业发展停滞,密室逃脱这个小众行业却火了。三四年前,它从中国、日本传入俄罗斯。俄罗斯商人增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猜密码、开锁等环节,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甚至中年人。專家称,这些人热衷密室逃脱,是因为它在经济低迷时给苦闷的人们提供了解压去处。但如今,人们对场景效果和游戏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间密室的布置成本由最初的20万卢布(1卢布约合0.11元人民币)升至
5月16日,日本广播协会在其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中报道了一条新闻——日本天皇的首个孙辈成员、25岁的真子公主将与大学同学小室圭订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生在帝王家的人来说,结婚却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皇室,甚至是举国之事。  真子公主是日本天皇次子秋筱宫的长女,现在是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研究员,还有日本网球协会名誉总裁和日本工艺会总裁等身份,经常参加日本国
日本高知县四万十市,流淌着日本“最后的清流”——四万十河。当地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土特產商品都装在旧报纸环保袋里出售。这一创意是设计师梅原提出的,初衷是用刊登了地方新闻的旧报纸做成购物袋,来包装土特产,这样,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区特色,就能随着客户以及这些旧报纸环保袋传播出去。  旧报纸环保袋的设计充满巧思,传达了重视生态环境的理念,同时融合了日本传统美学“惜物”与折纸工艺,成为游客争相带回家的纪念
萨姆·努乔马是纳米比亚“解放运动之父”,从小足智多谋、临危不乱。  13岁时,努乔马曾跟着父亲的朋友出远门买盐。他原本以为是次轻松的出行,结果出发没多久,就被那位叔叔要求独自牵着几头驴,走在前面。就算走得又累又困,叔叔也不许他骑一会儿驴。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努乔马发现有狮子伏击在前方的草丛中。他赶紧把情况告诉叔叔。叔叔命令他趕快去生火,用熊熊火光把狮子吓跑。等狮子被吓跑后,叔叔只管休息,却要努乔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