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达与想象徜徉在“读绘”间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已成为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逐渐走入一线课堂教学。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绘本,开展与绘本相关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掘绘本的想象价值、审美价值,可使学生的阅读与表达、想象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绘本阅读已成为当下儿童阅读的时尚,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图画传递着一个个令人快乐而温暖的故事,其所蕴含的价值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基本素材,也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如何借助绘本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结合多年的低年级“读绘”教学实践,总结了几条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一、读绘说,让想象激发
  儿童的口头语言优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在入学前已经具备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能基本清楚流利地进行口语表达,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弱。我遵循儿童“先说后写”的认知特点,在一年级上册开展“读绘说”的实践探索。“读绘说”的基本流程就是:教师读绘本故事→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学生口述表达,家长记录。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绘本,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中设计听、说、问、议、猜想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好奇、兴奋中融入绘本故事的情境进行观察、想象、表达等。基于此年龄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大,写字的困难会影响他们的灵感,而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他们内心世界最本真、最自然的流露,所以可以用画画的方式倾吐他们的内心,再口述,由家长记录并反馈。
  【案例1】连衣裙的变化
  《我的连衣裙》是一个没有逻辑却充满无限想象力的绘本故事:一块雪白的布,飘啊飘啊,从天上飘了下来。缝纫机,咔哒咔哒,做好了一条连衣裙,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漂亮吗?我喜欢走在花田里。哎呀,连衣裙变成花朵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花朵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接下来就是不同的场景,相同的语言形式:下雨了,就变成雨点花样的连衣裙;走过草籽地,连衣裙就变成了草籽花样。小鸟来吃草籽,连衣裙就变成了草籽花样。小白兔的连衣裙上有雨滴出现,有彩霞、云朵、雪花,这些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啊!
  我绘声绘色地讲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眼睛亮而有神。我引领着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小兔穿上连衣裙,去过了哪些地方?她的连衣裙又变成了哪些花样?”故事讲了两遍之后,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女孩们,如果你也穿上这样一件连衣裙,男孩们,如果你也穿上这样一件外套,你会去哪些地方,你的连衣裙(或外套)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呢?”接下来,我让学生以绘本中的情景和语言作为依托,让他们在绘本上尽情挥洒想象。回家后,把画上的内容说给家长听,由家长记录下来,结果非常精彩。
  有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天上飘下一块布,我把它做成了一件连衣裙。我穿上它走在草地上,我走过一家蝴蝶馆,哎呀!我的连衣裙变成蝴蝶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蝴蝶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我看到一棵苹果树,哎呀!我的连衣裙变成苹果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苹果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啊,下雨啦!我的连衣裙变成雨点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雨点花样的连衣裙,妈妈还以为我被雨淋湿了呢!
  在读读、画画、说说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得到了一次极好的提升。
  二、读绘写,为想象搭桥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导和基础。统编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设置写话教学版块,我在“读绘说”的实践基础上在一年级下册开始“读绘写”的教学实践,为二年级上册的“正式”表达铺垫基础,从而降低了书面表达的难度,激发学生了书面表达的兴趣。“读绘写”的基本流程就是:教师读绘本故事→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学生根据图配上写话。
  一年级下册的孩子可以用拼音和汉字夹杂着进行简单的写话,主要以写句为主。学生趣味盎然地听教师讲绘本故事,想象的灵感不断迸发,用绘画、写话及时记录,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案例2】不一样的家
  我给学生读方素珍的《家》,这本绘本画面精美有趣、文字简单、句式相似:天空是谁的家?太阳。白云是谁的家?气球。大树是谁的家?小鸟。叶子是谁的家?毛毛虫。荷叶是谁的家?青蛙。花儿是谁的家?蝴蝶。这颗心是谁的家?这颗心是我的,是讓好朋友住的家。文字部分以问答的方式呈现,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画面,问:大树是谁的家?学生五花八门地进行想象:叶子、小松鼠、小猴子、小鸟。问:花儿是谁的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纷纷猜测:蜜蜂、蝴蝶、露珠。当我翻到绘本的下一页,用图文揭晓答案时,便是学生或叹息或兴奋的时刻。最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中“谁又是谁的家”,并画一画、写一写。小学生是天生的想象大王,呈现的作品图文兼美、精彩纷呈: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松鼠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土地是花草的家,铅笔盒是文具的家,田字簿是汉字的家,书包是书本的家,学校是我们的家。
  【案例3】孩子眼中的爸爸
  英国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深受学生喜欢,故事中的爸爸勇敢、强壮、温柔、聪明、乐观:“他什么都不怕,连大野狼都吓不倒他。”“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有时他又很温柔,就像我的泰迪熊一样。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我读着故事,边读边引导学生说说故事中的爸爸有哪些特别的本领。学生时而大笑,时而惊呼,这样一个全能爸爸的形象跃然眼前,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最后,让学生学着绘本中的典型句式“我爸爸……”“我爸爸像……一样……”说说自己眼中的爸爸是怎样的。有了绘本故事的启发,学生想象的大门瞬间打开,他们的发言、绘画和文字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和张力:“我有个帅爸爸,不管穿什么衣服,我都觉得他很帅气。他就像空气,晚上经常加班,不在家陪我玩(周末有时也在加班)。”“我爸爸就像个魔术师,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给我变出许多好玩好吃的东西。有时候,爸爸就像个超人一样,会把坏了的东西一下子修好,真厉害。爸爸的力气可大了,会把我高高举起来,像荡秋千一样,真好玩!”
  通过读绘本故事,给学生搭设了说话的桥梁,加深了学生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在热情高涨中积极发言,在天马行空中自创图画,在模仿感悟中创编文字,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发展了表达能力。
  三、读绘演,让想象放飞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活泼好动。因此,我在“读绘说”“读绘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动起来,演一演,即“读绘演”,基本流程就是:教师读绘本故事→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学生表演。
  【案例4】下雨天的快乐
  《谁喜欢下雨天》这本绘本的图画色彩艳丽,呈现的是稚嫩的笔触,似乎是孩童信手涂鸦而成,特别贴近学生,文字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谁喜欢下雨天?小鸭喜欢下雨天,因为它可以在池塘玩水。”“谁喜欢下雨天?屋顶喜欢下雨天,因为他可以演奏交响乐。”“谁喜欢下雨天?我也喜欢下雨天,因为我可以看见美丽的彩虹。”我给学生读这个故事时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用动作配合绘本语言来表演,学生兴趣盎然。读完故事,我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还有谁也喜欢下雨天?为什么?请你在绘本上画下来,再演一演。” 学生很自然地用绘本的绘画风格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所想。之后,学生表演了“蜗牛喜欢下雨天,因为它可以在屋子里睡懒觉。”“雨鞋喜欢下雨天,因为它可以去外面踩水花。”
  在“读绘写”中,有趣的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也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各种精彩的语言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他们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快乐地表演着。这样的表演其实比“说”“写”有更高的要求,是想象、动作、语言表达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力的体现。
  借助绘本,通过“读绘写”的教学实践将绘本和生活、绘本和童心进行连接,让表达和想象徜徉在“读绘写”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周子莹)
其他文献
【摘要】在“金课导向”和“互联网 ”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的移动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在分析当前数学类课程移动学习困境的基础上,探了索“阅读、视频、研讨、预警、应用”五维一体式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以及移动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关键词】 “互联网 ”;线性代数;移动学习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YB036.  
【摘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 ”在教学中普及开来,一场教育信息化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大数据下的高等数学面临的改变,本文从推进线上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思政、提升课堂教学的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数学;教学  【基金项目】绵阳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养成路径与探索”(MZJZC44)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中,
【摘要】希沃白板作为一款新型多媒体软件,目前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被普遍使用,其显著特点是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合作.正确使用希沃白板有助于创设活泼有趣、低负高效的课堂环境,加强学生的“互动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怡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希沃白板;怡学课堂;学习力  一、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摘要】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在如今这一重视创新的年代,数学综合实践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研究,如何让学生贴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让学生拥有不俗的研究力和创新力……这一切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综合實践;研究;创新  我从数学书中选取了部分合适的内容作为实践活动
学生的成长的过程必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是成长的过程中的必然,作为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这些必然。有些孩子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落后和形成不良行为,我们把这些孩子统称为“德困生”。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行为懒散。对待这些思想品德后进的学生,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讲究教育艺术并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一、切准脉搏,制定方案  “德困生”是千差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振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从教时间里,不仅在教学成果上成绩斐然,而且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探索,让王振刚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天津十佳班主任等多项荣誉,这不仅是对其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其个人品德、个人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的最佳赞许。作为一名“80”后,王振刚缘何能够取得如何光辉夺目的成绩?他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取得了如此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这是新时代教育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法治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任务,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的
【摘要】如果说哪一学科是以追求真理、求根问底这个探索过程为主的,那非数学莫属.数学是一门以逻辑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运用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筑基阶段,更加需要给学生灌输这种追求真理、求根同底的概念,这也是为学生之后的进阶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方法会非常有成效.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课程观,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的课程目标,最终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本文以《线性代数》中高斯消元法的讲授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给出了《线性代数》的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对策,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线性代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改革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大
【摘 要】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儿童还没有建立法治意识,不懂法,更不会用法。中高年级儿童逐渐有了一些法治意识,但仍很片面。我校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弘扬传统文化,基于学校中草药特色文化项目的实践研究、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从良好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四个方面培养儿童法治意识。  【关键词】规则与责任;公共与公德;意识培养  儿童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