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班级教育管理为例,从用心交流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现身说法以开展德育多样活动、追踪热点以创新德育方式、身体力行以强化德育践行体验、多元评价以落实德育考核制度等五方面入手,阐述了积极践行现代德育新理念的办法,旨在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构建美好社会的愿景。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70-0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作为育人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的教育任务是“立德树人”,从而最终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愿景。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阶段,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时刻以“立德树人”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茁壮成长为一名道德情操高尚的新时代人才。
一、潜心研习现代德育新理念
1.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人文主义从古至今都得到人们的推崇,其主张“以人为中心”,弘扬人性。学校德育的主体是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变化较明显,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部分学生呈现出逆反的倾向,所以在实施德育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来启发、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厚植爱国主义的德育理念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久唱不衰的教育主旋律。成才先成人,想要成人就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班主任首先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内心时刻有祖国,做事时刻不忘祖国,才能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时候树立祖国至上的信念。想要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就要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强大对于个体的意义,明白“国富才能民强”的道理,明白爱国不是口号,并最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3.注重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
注重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强调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有效地协调道德、思想、政治、法规和心理等德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教育力量之间的平衡,最终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积极践行现代德育新理念
1.用心交流,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体系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应用爱来关怀每一位学生;用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做一名“朋友型”的班主任。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在德育中切实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学习、遵守道德准则。
笔者是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教育的工作者,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间很长。从接手班主任工作的那一刻,笔者就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及无私的爱心,能够与学生融洽相处。例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一名平时表现十分优秀的女生突然出现诸多的反常情形,如不写作业,放学后时常在学校逗留等。在了解这一情形后,笔者多次找这位学生谈心,但是这位学生一直缄默不言。后来笔者和其家长取得联系,知道了学生的反常是其家庭变故导致的。因此,笔者首先从生活方面入手来呵护她、引导她;接着引导其他学生来关心她,让她从心底消除抵触的心理,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最终这位学生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2.现身说法,丰富德育活动
中学德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展德育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灵活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德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军训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笔者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教育,专门组织了一场“珍爱生命、远离手机”班会演讲活动。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每一小组的学生自行推荐代表现身说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迷恋手机的危害。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点评,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活动,对于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生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追踪热点,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一味地说教,即使道理再深刻,也不会让人感兴趣。社会从来不缺少热点,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下,热点新闻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如果班主任能够追踪一些热点新闻,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讨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不会更高?学生会不会更容易接受道理呢?笔者经过尝试,精选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在了解这些事件之后,展开讨论。果不其然,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教育效果非常好。
比如,去年底突發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重庆大巴坠江事件”,等到事件真相大白之后,笔者搜集了相关资料,让学生先了解。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发言很踊跃。最终,学生明白了遵守公共秩序、遇事冷静克制、维护公共安全等是十分重要的。再比如,针对最近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笔者搜寻了相关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学生明白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如何区分,并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才能促进大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思考,学生不仅明白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体现的是一个公民的良好素质,也明白了保护环境需要从小事做起,需要从自身做起。
4.身体力行,强化德育践行体验
德育强调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所以学校有必要时常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每个年级的德育实践活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下面将从中选取两例来做简要介绍。
(1)义卖公益活动
为了更好地创建和谐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各班班主任可联合举办募捐义卖活动。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70-0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作为育人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的教育任务是“立德树人”,从而最终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愿景。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阶段,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时刻以“立德树人”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茁壮成长为一名道德情操高尚的新时代人才。
一、潜心研习现代德育新理念
1.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人文主义从古至今都得到人们的推崇,其主张“以人为中心”,弘扬人性。学校德育的主体是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变化较明显,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部分学生呈现出逆反的倾向,所以在实施德育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来启发、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厚植爱国主义的德育理念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久唱不衰的教育主旋律。成才先成人,想要成人就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班主任首先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内心时刻有祖国,做事时刻不忘祖国,才能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时候树立祖国至上的信念。想要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就要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强大对于个体的意义,明白“国富才能民强”的道理,明白爱国不是口号,并最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3.注重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
注重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强调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有效地协调道德、思想、政治、法规和心理等德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教育力量之间的平衡,最终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积极践行现代德育新理念
1.用心交流,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体系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应用爱来关怀每一位学生;用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做一名“朋友型”的班主任。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在德育中切实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学习、遵守道德准则。
笔者是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教育的工作者,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间很长。从接手班主任工作的那一刻,笔者就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及无私的爱心,能够与学生融洽相处。例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一名平时表现十分优秀的女生突然出现诸多的反常情形,如不写作业,放学后时常在学校逗留等。在了解这一情形后,笔者多次找这位学生谈心,但是这位学生一直缄默不言。后来笔者和其家长取得联系,知道了学生的反常是其家庭变故导致的。因此,笔者首先从生活方面入手来呵护她、引导她;接着引导其他学生来关心她,让她从心底消除抵触的心理,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最终这位学生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2.现身说法,丰富德育活动
中学德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展德育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灵活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德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军训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笔者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教育,专门组织了一场“珍爱生命、远离手机”班会演讲活动。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每一小组的学生自行推荐代表现身说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迷恋手机的危害。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点评,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活动,对于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生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追踪热点,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一味地说教,即使道理再深刻,也不会让人感兴趣。社会从来不缺少热点,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下,热点新闻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如果班主任能够追踪一些热点新闻,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讨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不会更高?学生会不会更容易接受道理呢?笔者经过尝试,精选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在了解这些事件之后,展开讨论。果不其然,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教育效果非常好。
比如,去年底突發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重庆大巴坠江事件”,等到事件真相大白之后,笔者搜集了相关资料,让学生先了解。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发言很踊跃。最终,学生明白了遵守公共秩序、遇事冷静克制、维护公共安全等是十分重要的。再比如,针对最近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笔者搜寻了相关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学生明白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如何区分,并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才能促进大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思考,学生不仅明白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体现的是一个公民的良好素质,也明白了保护环境需要从小事做起,需要从自身做起。
4.身体力行,强化德育践行体验
德育强调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所以学校有必要时常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每个年级的德育实践活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下面将从中选取两例来做简要介绍。
(1)义卖公益活动
为了更好地创建和谐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各班班主任可联合举办募捐义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