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岗位发挥大作用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自一包”小学班级管理机制,即通过“任务包干”,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公民意识与自治能力的培养。此机制意在克服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参与管理受众面窄,仅仅为教师管理班级服务,忽视了班级管理作为育人资源的弊端,真正做到“学生能做好的事教师不做,学校最难管的事交给学生管”,挖掘学生潜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三自一包”班级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需要及其个体差异。由此,着力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适合的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为此,笔者从岗位职能编排与制定、晋升渠道与方式、各系统(监督、评价与激励)设置等,从组级到班级两个层面进行了整体设计。
  一、组级层面制度概述
  组级层面的管理实质上是四人小组的管理模式,它将班级事务和集中在少数班干部身上的权利与义务分割包干到各个四人小组,使组内每个人都能拥有其管理职能。四人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可定为3-4人。小组成员按职能分工分别担任小组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和生活委员(小组为3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撤销纪律委员或学习委员职能)。
  四人小组长(下简称小组长)主要负责组内学习、纪律、生活等三方面工作的统筹,包括管理、协调与监督。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小组学习方面的工作,包括作业回收与小组内学习辅导。纪律委员负责组内纪律监督与维护。生活委员负责组内卫生、组员的仪容仪表管理、外出活动的后勤工作等。每个职位对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情况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如图1)。
  为了促进四人小组的管理,班级分别设置监督、评价与激励三大管理系统。
  监督系统:四名大组长负责运行。班级按座位一般分为4个大组,每大组挑选一位大组长作为监督员。为公平起见,大组长实行错位监督机制,即大组长不对所属大组的四人小组进行考评,由教师负责安排其监督、考评对象。如第一大组大组长负责监督与考评第二大组的三个四人小组,自制管理表格填写相应的扣分与加分的缘由,同时填写评价系统中所管小组的分数。
  评价系统:包含每日、每周和学期三级内容。每日评价系统实时记录各小组在学习、纪律和生活方面的基础分与加分情况。基础分是小组一日的总分,满分定为30分(如某小组一日没扣分,则该小组的基础分即为30分)。等于或低于25分的小组被评当日表现不及格,以此引起教师与小组长的重视。如果说基础分是评价学生的基本操行,那加分则用以激励小组的“士气”及激发潜能,争取在各方面进步。
  每周评价系统是在各大组长结算每日评价系统中所管小组的分数后进行汇总。每周评价系统记录小组一周基础分的情况,设计原理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分小组类别与分数类别两个维度,其中小组维度中又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代表周一至周五。意在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小组一周表现的走势。学期评价系统则是对各小组每周表现情况进行汇总,呈现在表格中,意在让小组成员掌握该小组一学期的发展情况。
  激励系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激励系统包括星级标兵小组评选、基础分排行榜、“班级农场”和期末先进个人与集体的奖励。其中,“班级农场”是让各小组在每周通过取得一定排名后获得小动物贴纸,并张贴在小组所属的农场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维持与调节学生的行为,使之能始终坚持目标。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了让小组管理充满活力和生机,笔者还定期进行组内“轮岗”和组与组之间交流“任职”或“挂职”,使各小组“均衡发展”。如实践中发现某些组长或委员能力较强、管理效果明显,可调至某些薄弱小组进行任职帮扶;而能力较弱则可调至较先进小组进行任职学习,让差异驱动发展,环境影响个人。
  二、班级层面制度概述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考查,以“人人有机会、全员来历练”为出发点,班级可根据各小组长、组级委员的工作业绩、各主管大组长与教师的评价进行班干部推选。(推选流程可参考图2)
  班委会由正副班长、正副中队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及四名大组长组成。各班干部可根据自己的职能进行班级层面的管理。如班长与中队长各自分管班级学习、生活、纪律、学校活动、班级活动等各方面工作,并对班级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管理、监督、活动策划与建言献策。学习委员则负责班级学习情况管理如作业管理、组织学习辅导活动、班级学习文化管理、小组学习评比与竞赛工作管理,以及管理有关学习、文化的小岗位,如导读员、讲故事员、主持人等。纪律委员则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和学校值日工作的安排,另外还要为维护班级纪律献言献策,同时管理有关纪律的小岗位,包括体育委员、课间小巡警等。生活委员负责班级生活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卫生管理、学生仪容仪表管理、公物管理、活动后勤与协助老师完成收费、通知的任务等。
  各班干部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能情况“组阁”,自行设置职能管理小组,包括组员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小组组长可向全班公开招募组员。如生活委员可设置公物维护小组,并设置桌椅保管员、电器保管员、班级小会计(管理班会费)、小园丁(管理班里的植物)等。
   “三自一包”模式上为学生创造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资源和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模式的运作,不断丰富个体经验与情感。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笔者则适时介入引导,指明方向,提出原则,给学生适当的帮助,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三自一包”改革是成功的。学生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自主管理的能力也普遍提高,多数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增强了,班级形成了“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九小学
  广东佛山 528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一般资料】  小强,男孩,10周岁,汉族,小学四年级,他个子高高的,身材偏胖,看起来像六年级的孩子。小强家里一共四口人:外婆、爸爸、妈妈和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在附近工厂做工人,外婆是小强的主要陪伴人,而且格外疼爱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时刻保护他。  【个人自述】  今天,我看见五年级的一个大同学欺负小同学,就想教育他,没想到我俩打了一架,但那个被他欺负的小同学不仅没有来帮助我,还嘲笑我,我很伤
学生社团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和培育学生体艺潜能和特长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自主性、兴趣性、活动性和选择性特点的学生社团正日益受到重视。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文件,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为学生社团建设的转型升级指出了方向。在此理念下,许多学校纷纷行动起来,把学生社团纳入拓展性课
摘 要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题材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只有坚持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引领学生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生活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地理题材教学;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28-04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题材内容源于生活,自当服务于儿童生活。但是,在教材中,地理题材的内容
程新民,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理事长,潍坊外国语学校校长,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山东省十大潜力校长,2007年中国思想校长,潍坊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潍坊市人民政府督学,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数学求异思维》《布局起点 赢在终点》等10本教科研论著。  这是一片充满创新精神的土地。19项潍坊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1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等高端媒体的报道文章
摘 要: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只有努力挖掘校史遗存,努力链接地域文化,努力彰显文化的精神个性,才能呈现出学校文化的原生态,才能使环境文化真正属于独特的“这一个”学校。  关键词:学校文化;环境文化;校史;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65-03  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滥觞于1933年的“私立伯纯初级中学”,一直在原址生存发展,时至今日,
开栏小语: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区域教育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为此,本刊自今年起开设“品牌工作室”栏目,就区域和学校德育品牌进行“发展诊断、特色提炼、成长设计、品牌打造、品牌推介”,为学校优质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教育者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德育品牌学校、品牌校长、品牌教师、品牌班主任的打造奉献心力
摘 要:作为新时期德育研究的先锋,班华先生立足时代前沿,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开创了中国道德教育的新时代;作为构建新中国德育思想体系的栋梁,创新性地提出了“心育—道德教育”思想并搭建了理论框架;作为中国道德教育理想的筑梦者,以坚定的德育信念铸就心中的德育理想——“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班华先生用质朴平实的言行诠释了“道德”,更用其自然真实的言行书写了“道德”,成为新中国德育的一代宗师。  关
摘 要形神兼备的教学情境只有具有知识性、探究性、情感性,才能克服诸多误区,体现情境教学的本义和价值。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16-03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误区,诸如重数量,轻设计;重趣味,轻思维;重认知,轻探究;重虚拟,轻体验等,
观 点  章乐:秘密有利于儿童独立自我的建构  章乐在《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7期中撰文指出,儿童秘密的教育价值常常被父母和教师所忽视。但实际上,秘密对于独立自我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儿童独立的标志;它有利于儿童把握真实的自我;有利于儿童道德自我的建构;有利于儿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现实教育却肆意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如过分的监督,学校、家长通过物化的监视把儿童透明化;对儿童闲暇时间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修订而成的。回过头来看,十年前研制的小学低年级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是有着突破与超前性的,即便是在十年后的今天,也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更多的是对实验稿课程理念的继承与坚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新课标的正式颁发对于小学一线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