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米菲司酮套装联合利凡诺用于孕13-16周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孕13-16周进行引产的70例妊娠妇女,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实验组联合应用米菲司酮套和利凡诺进行引产,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引产结果、引产时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成功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平均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菲司酮套装联合利凡诺用于孕13-16周引产,临床效果明显,引产成功率高,术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痛苦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菲司酮套装 利凡诺 孕13-16周 引产
【中图分类号】 R71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012-01
引产是指妊娠满12周后,因各种原因需要结束妊娠时,通过诱发宫缩排除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中晚期妊娠患者引产方式为药物引产,利凡诺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1]。但孕13-16周妊娠患者妊娠时间较短,宫颈成熟度差,扩张条件尚不成熟,引产时极易发生产生延长、产道损伤、胎盘滞留伴出血、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严重威胁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引产质量,降低引产相关并发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临床用药出发,通过对孕13-16周产妇引产中联合应用米菲司酮套装和利凡诺,取得了显著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孕13-16周进行引产的70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为(29.13±1.28)岁;孕周在13周-16周之间,平均为(14.68±0.93)周。以上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宫内妊娠将以上全部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0.02±1.4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8.94±2.74)岁。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
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经检查,无异常情况,并且全部患者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治疗用药禁忌症等。
1.2.2 临床用药
(1)对照组给予利凡诺(通用名: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规格:2ml:5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696;厂家: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 )。用法为:直接抽取75mg利凡诺进行羊膜腔注射。
(2)实验组给予100mg利凡诺进行羊膜腔注射,之后给予米非司酮(通用名称:米非司酮片;规格:10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33;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50mg口服,每12小时用药一次,直至胎儿娩出。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根据引产结果进行评价。
(1)完全引产:用药内72小时胎儿、胎盘完整顺利娩出,行B超检查,为发现任何宫内残留物。(2)不完全引产:胎儿及胎盘顺利娩出,但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部分胎盘、胎膜等残留物。(3)引产失败:用药后72小时内无胎体、胎盘娩出[2]。
1.3.2 根据引产时间(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成功引产率为100%(35/35),其中完全28例为完全引产、7例为不完全引产。对照组成功引产率为91.43(32/35),其中13例为完全引产,15例为不完全引产。实验组成功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组宫缩开始时间为(11.35±6.13)h,平均排胎时间为(27.82±8.77)h,平均产程为(8.39±4.07)h,产后出血量为(88.48±35.91)ml。对照组宫缩开始时间为(19.39±6.29)h,平均排胎时间为(35.17±8.38)h,平均产程为(13.04±4.28)h,产后出血量为(175.24±35.52)ml。实验组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平均产程、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利凡诺是临床常用的引产药物,能诱导胎盘及相关组织变性,进而转变为内源性前列腺素,打破前列腺素和患者体内孕酮的平衡状态,从而诱发宫缩。此外,该种药物还能够破坏子宫内膜、蜕膜细胞,加速细胞崩解、坏死,促使发生胎膜剥离加速胎儿死亡。但因其诱发的宫缩非自发性宫缩,用药时极易出现协调性宫缩,又加之中期妊娠产妇宫颈尚未完全成熟,子宫组织发育尚不完全,极易在术中出现产程延长、宫内组织残留等并发症状[3]。
米非司酮作为新型抗孕激素,其以超强结合孕酮受体的能力发挥孕酮拮抗作用,造成孕酮失活,阻断胎盘血供,蜕导致膜坏死、脱落,加速胎盘等物质和子宫发生分离,对利凡诺起到正面辅助作用。此外,该种药物还能够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加速宫颈胶原蛋白分解,从而软化宫颈,减少出血。有本研究结果可知,联合用药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耗时短,不良反应较轻,这充分证实了该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综上:米菲司酮套装联合利凡诺用于孕13-16周引产,临床效果明显,引产成功率高,术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痛苦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艳春.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4):181
[2] 钱香平, 陶士梅.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32-2533.
[3] 吕昌玉 , 张文翠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7):89
【关键词】 米菲司酮套装 利凡诺 孕13-16周 引产
【中图分类号】 R71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012-01
引产是指妊娠满12周后,因各种原因需要结束妊娠时,通过诱发宫缩排除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中晚期妊娠患者引产方式为药物引产,利凡诺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1]。但孕13-16周妊娠患者妊娠时间较短,宫颈成熟度差,扩张条件尚不成熟,引产时极易发生产生延长、产道损伤、胎盘滞留伴出血、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严重威胁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引产质量,降低引产相关并发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临床用药出发,通过对孕13-16周产妇引产中联合应用米菲司酮套装和利凡诺,取得了显著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孕13-16周进行引产的70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为(29.13±1.28)岁;孕周在13周-16周之间,平均为(14.68±0.93)周。以上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宫内妊娠将以上全部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0.02±1.4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8.94±2.74)岁。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
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经检查,无异常情况,并且全部患者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治疗用药禁忌症等。
1.2.2 临床用药
(1)对照组给予利凡诺(通用名: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规格:2ml:5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696;厂家: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 )。用法为:直接抽取75mg利凡诺进行羊膜腔注射。
(2)实验组给予100mg利凡诺进行羊膜腔注射,之后给予米非司酮(通用名称:米非司酮片;规格:10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33;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50mg口服,每12小时用药一次,直至胎儿娩出。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根据引产结果进行评价。
(1)完全引产:用药内72小时胎儿、胎盘完整顺利娩出,行B超检查,为发现任何宫内残留物。(2)不完全引产:胎儿及胎盘顺利娩出,但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部分胎盘、胎膜等残留物。(3)引产失败:用药后72小时内无胎体、胎盘娩出[2]。
1.3.2 根据引产时间(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成功引产率为100%(35/35),其中完全28例为完全引产、7例为不完全引产。对照组成功引产率为91.43(32/35),其中13例为完全引产,15例为不完全引产。实验组成功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组宫缩开始时间为(11.35±6.13)h,平均排胎时间为(27.82±8.77)h,平均产程为(8.39±4.07)h,产后出血量为(88.48±35.91)ml。对照组宫缩开始时间为(19.39±6.29)h,平均排胎时间为(35.17±8.38)h,平均产程为(13.04±4.28)h,产后出血量为(175.24±35.52)ml。实验组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平均产程、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利凡诺是临床常用的引产药物,能诱导胎盘及相关组织变性,进而转变为内源性前列腺素,打破前列腺素和患者体内孕酮的平衡状态,从而诱发宫缩。此外,该种药物还能够破坏子宫内膜、蜕膜细胞,加速细胞崩解、坏死,促使发生胎膜剥离加速胎儿死亡。但因其诱发的宫缩非自发性宫缩,用药时极易出现协调性宫缩,又加之中期妊娠产妇宫颈尚未完全成熟,子宫组织发育尚不完全,极易在术中出现产程延长、宫内组织残留等并发症状[3]。
米非司酮作为新型抗孕激素,其以超强结合孕酮受体的能力发挥孕酮拮抗作用,造成孕酮失活,阻断胎盘血供,蜕导致膜坏死、脱落,加速胎盘等物质和子宫发生分离,对利凡诺起到正面辅助作用。此外,该种药物还能够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加速宫颈胶原蛋白分解,从而软化宫颈,减少出血。有本研究结果可知,联合用药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耗时短,不良反应较轻,这充分证实了该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综上:米菲司酮套装联合利凡诺用于孕13-16周引产,临床效果明显,引产成功率高,术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痛苦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艳春.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4):181
[2] 钱香平, 陶士梅.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32-2533.
[3] 吕昌玉 , 张文翠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