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标识。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孕育、萌芽、成长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保障;前提;关键;措施;合理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82-1
  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过程。生活中需要这种数学阅读能力的地方有很多。如:分析、处理信息及对利率、折扣、风险评估等。
  一、阅读困难分析
  与文学阅读不同的是,数学概念的简洁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得数学阅读缺失愉悦性,并且,对于学生阅读要求又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材料中的每句话,每幅图,理解其涵义,浏览、快速阅读等方式不适用于数学阅读,同时,阅读要求多次、反复咀嚼,没有弄明白道理,就会对后续阅读造成困难。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似乎就是为数学阅读量身订做的。数学阅读材料尤其是数学教科书,其环节之间的跳跃性较大,甚至于某此过程需要读者动笔来演算、验证。因此,数学阅读必须动笔来加深理解,提高认知深度,而不是一读而过,浅尝辄止。
  数学阅读材料多是由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相融合而成,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将之有机组合,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理解及个体数学语言,这与读者的数学素养相关,还与读者的数学基础、数学智慧密切相关。
  二、数学阅读的方法指导及提升策略
  1.教师前阅读是有效阅读的保障。
  文学阅读允许阅读主体的发散性和个性解读。而数学结论的唯一性和过程的困难性使得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当反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深入研读数学材料,理解知识的编排体系、用意及功能,方能在阅读材料的空白处加以补充,在知识的跳跃处加以铺垫,在结论的严谨处加以引导。
  2.带着问题走进阅读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数学阅读易陷入机械阅读,即学生读过后没有思考,没有碰出思维的火花,没有产生疑问,只是单纯地记结论。如果要将机械阅读转化为意义阅读,教师必须设计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3.阅读的范式是关键。
  曾有人归纳了几种有效数学阅读策略:能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反思、能对阅读方法进行反思、在阅读中遇到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重新思考一下相关定义定理、阅读时遇到困难时联想以前的解法、阅读中遇到困难时把它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从中看出,这些阅读策略很多时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觉反应。更多的时候处于潜隐状态,因此,小学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示范正确的数学阅读的方法。
  4.变式阅读训练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措施。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先粗读、再精读的习惯,没有审慎、细致的阅读作风,是很容易忽略关键处点,如:一个长方体的无盖铁皮水箱,长0.8米,宽0.65米,高0.6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每升水重1千克,这个水箱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略去不计)
  “无盖”这个词,意味着这个水箱只有五个面。信息中的数量单位是米,而第一个问题所问是多少平方分米,意味着单位名称需统一。每升水重一千克,意味着要先求出这个水箱的容积,才能算出能装水多少千克。
  5.合理开发数学阅读课程。
  目前,可供学生阅读的数学阅读文本非常匮乏,放眼看去,基本都是一些数学课外辅导材料及练习之类,真正讲述趣味数学故事、数学趣题研究的优秀书籍很少,而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则基本不见踪影。这也使数学在小学阶段成为了一门相对“封闭”的学科。所谓“封闭”,指的是其体系与知识点与社会、与生活的交集太少,而现今数学课堂上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又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浅显情境,因此,针对现实,数学阅读课程的开发显得非常有必要。
  (1)引入开发
  开发数学阅读课程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一种数学文化,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有所了解,对知识的重难点有更深刻的领悟,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提高数学阅读和思考能力,提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如:数学谜语,考试不作弊(真分数)。再见吧,妈妈(分母)。
  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对接开发
  开发数学阅读课程,必须与数学教材紧密相连,依托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要提供数学背景及相关拓展延伸阅读知识。这方面,许卫兵教师的《李白喝酒》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榜样作用,“三遇店和花”的演绎生发出了许多数学乐趣。
  开发数学阅读课程,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低年级图文并茂,中年级文图相济,高年级文主图辅等。好的数学读本,能够有效帮助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对数学信息敏感性稍差的后进生,让他们在反复阅读、不断琢磨中学会数学标准语言,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句子,提高数学理解力和表达力,建构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结语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显著标志,数学语言的形成、数学能力的成长与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数学阅读环境,使学生逐步达到愿读、会读、乐读的阅读境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才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并不断回馈、滋养孩子,让他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名著,不仅能收到感情的熏陶,还能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广大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在“导”上下足功夫,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和阅读热情,这对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将传统的“教中心”转向现在的“学中心”,“翻转课堂”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笔者以苏科版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35-1  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老师建立课程资源包以后,学生在课外
摘 要:逆反心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青春期表现尤其明显,常常使教师和家长困惑和难以应对,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
摘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以班主任为第一渠道、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的工作力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又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更是班主任工作能否事半功倍的关键。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文化;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3-1  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来到
摘 要: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教学的冲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音乐人士热议的话题。一些“本本主义”的教育家甚至提出“流行音乐侵蚀中学生心灵,应禁止其进入中学课堂”的论调。笔者认为,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优势与可取之处,“流行音乐进课堂”不失为一种提升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机遇。本文就流行音乐走进中学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具体策略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教育;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933.95
摘要:如何让中职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政治课堂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政治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本文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政治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启发学生结合理论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中职政治课堂“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职政治;提高质量;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高三英语的第一轮复习是一个相对系统的、比较繁琐的、过程相对较长的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复习内容多、复习形式比较固化,快步走,多回头的复习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复习手段,将这种手段运用到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中可能会碰撞出很好的火花,本文就探讨一下快步走,多回头的复习方式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快步走,多回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分别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几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在学案教学的前提下,为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笔者以“结晶”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巧妙使用活动单导学,以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51-2一、教材分析(略)  二、学情分析  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
摘 要:虚拟网络世界的出现使我们的教育有了新的含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文章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虚拟网络世界对教育的作用:自主、交互、创新等。  关键词:开放;交互;共享;分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24-1  一、虚拟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提供了教育的自主环境  虚拟网络世界的开放性体现在它所采用的技术的开放,这一技术的设计目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