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较重,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给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 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会带领学生做简单的体能训练,有时一堂课只有跑步一个项目,这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并不高,更不要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二)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把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上,缺少教学形式和模式的创新。另外,由于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比较重,体育课程少之又少,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
  (三) 教学理论不够完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运动结果上,很少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和心理品质,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知,甚至会出现心理过于脆弱的情况。另外,教师对学生同一化的教学内容难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低。
  二、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 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过于传统,把教学重点放在体能训练上,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不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体育教学课堂,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当面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爱好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堂。
  (二) 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是当前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最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形式,改善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现状,消除学生对高中体育课堂的抵触心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结合,利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如组织学生参加两人三足绑腿跑、折返跑、摸高竞赛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進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将个性化教学与体育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时,教师要将个性化教学与体育理论相结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训练项目,让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信,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或性别差异,把学生分为篮球组、足球组、体育娱乐组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加活动。在体育理论方面,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活动中,让学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体育精神内容,通过介绍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掌握体育知识。
  三、 结束语
  在教学高中体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最后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中学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写作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目前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普遍存在兴趣不高、水平低下的问题。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微写作,可以降低写作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不断积累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微写作  語言类科目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综合性学习,其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良好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语文越发受到社会的重视。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拓展能力、文化传承能力三个方面简单分析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过程。合理的课堂结构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三种状态的变化:逐渐上升阶段、平稳阶段和下降阶段。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课堂结构设计可以被分为课堂导入、课中调控和课后小结三个部分。  一、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强
期刊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单元教学”依托部编版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学生素养提升,在教材中设计了各项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