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子专列》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感人至深,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本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浅显、内容平实,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教学本课,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爱心。为此,我以读为主线,把读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通过“尝试读(感知课文内容)一变序读(揣摩表达顺序)一探究读(品析重点词句)一展示读(体会思想感情)一潜心读(交流阅读感受)”这一阅读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尝试读。感知课文内容
  心理学认为,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尝试和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别人欣赏的需要。在教学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读书,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达到“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目的。为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朗读课文,并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老师充满期待和鼓励的话语,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他们读书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绝大多数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同学们尝试朗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后,我便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我们人类和燕子之间的什么事呢?(师随即板书:人类
  燕子)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词,如:关心、爱护、抢救、救护、帮助、爱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了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人类救护燕子的事,表现了我们人类对动物的爱心。(师在横线的上下分别板书:“爱”“救护”)
  二、变序读,揣摩叙述顺序
  《燕子专列》没有采用平常的叙事顺序(起因一经过一结果),而是先将事情的结果呈现出来(人们为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再用倒叙的方式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如何让学生领会课文的这种表达顺序呢?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是这样教学的:第一步,我启发学生:“针对‘救护’这个词,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结果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我便归纳出三个问题:(1)人们为什么要救护燕子?(起因)(2)人们是怎样救护燕子的?(经过)(3)救护的结果又是怎样的?(结果)第二步,我又问学生:“人们救护燕子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应的段落。第三步,由三名同学分别按事情的起因(第2自然段)、经过(第3、4自然段)、结果(第1、5自然段),变换顺序朗读课文。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在阅读中揣摩到了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探究读。品析关键词句
  新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教学时,围绕“课文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人们对燕子的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留下读书和思考的痕迹。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交流,教师以组织者,更是以合作者和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进行点拨引导。请看学生品析词句的片段:
  生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句话体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生2: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人们知道燕子遇险后心情非常焦急,这说明了人们关心燕子。
  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句话写出了瑞士的每一个人为救护燕子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请同学们再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看看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人们对燕子博大的爱心。
  生3:“纷纷”说明寻找燕子的人很多,“四处”说明找了很多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找遍了,他们找燕子找得好辛苦。
  生4:我从这句话中的“冒着”“顶着”“踏着”体会到了当时天气非常寒冷,环境非常恶劣,可是人们为了抢救燕子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抓住关键词句,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人们对燕子所奉献的爱心。
  四、展示读。体会思想感情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这样,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创造的活力欣然奋发,他们动真心,吐真情,读得人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读得“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下面是该教学过程的片段:
  师:刚才我们深入到课文中,透过语言文字,深刻感悟和领会了人们为了救护燕子所付出的爱心。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你们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现人们对燕子的爱?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先准备准备,练一练。
  (生自由练习朗读,非常投入,教室里书声琅琅)
  师:谁来展示你那动隋的朗读?
  (一生朗读第l自然段)
  师:你读得正确、流利,还比较有感情,但是突出人们对燕子关心的重点词“站满”“特殊”“客人”还可以读得更好!大家一起来读读。
  (生读得很有感情。接着一学生主动站起来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棒极了,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瑞士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不怕危险,救护燕子的情景。喜欢读这句话的同学请站起来,带着自己的体验齐读一遍。
  (生读得如临其境)
  师:谁还想展示你的朗读?
  (一生朗读第4自然段,读得有声有色)
  师:请你到讲台上来,让我们再看着你朗读。
  (该生再次读,读完后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五、潜心读。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此,我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从而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有的同学还读得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接下去,如果你们能够潜心地读课文,用心去体会,看看读后有什么感受,那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学生潜心读文,沉浸其中)
  生1:我想对小贝蒂说:“小贝蒂,你是好样的!这么冷的天,你到处寻找燕子,你对燕子是多么关心!”
  生2:我想说:“小贝蒂,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毫不在乎,一心只想救护燕子!”
  师:这个“只”字用得真好!
  生3:小贝蒂,你不怕寒冷,不怕危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你多么爱小动物啊!
  生4:我要代表那些小燕子对瑞士人民说一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们所付出的爱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一定会多捉害虫来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
  师:多么懂事的燕子!多么深切的感受!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动物和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和动物做朋友。谢谢本文的作者昊天叔叔,是他写了这么好的文章教育了我!
  师:(和该生握手)我也要谢谢你,因为你说的话也教育了老师,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和动物和睦相处!
其他文献
童话是美妙、充满幻想的故事,能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每个孩子都是在听别人讲故事和自己讲述故事中再现和重整、构建自我的。童话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童话的熏陶能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讲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在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练习童话表达。通过不断锻炼,学生体会到了童话文学的情节美和表达美,帮助学生丰富了词汇, 发展了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一、创
体育课作为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也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课的“厌学”现象,而且越是高年级就越明显。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一、二年级学生95%以上都喜欢上体育课;而到了五、六年级,仅
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阅读教学中极为重视“读写结合”,我校也开展了“读中悟写,课堂练笔”的实践研究。在内容与形式上积极探索、大胆探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不太和谐的“三化”现象。  现象一:模式化  “×××,我想对你说……”“×××,我想赞美你……”诸多类似的练笔频繁出现在不同级段的课堂中,单一的“悟写”模式缺失引力,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欲望。  现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因此数学教学也需要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能出现诸如“前后不一”的尴尬现象,必须“自圆其说”。而对于个别教学内容,由于一些老师对其不甚了解,又缺乏钻研教材的意识,仅凭消极的教学态度,机械地套用一些现成的操作方法,结果出现了让学生甚至老师感到疑惑的缺乏科学性的教学问题,造成“让学生感到前后不一”的教学尴尬。  一、案例:“情有独衷”的尴尬  《
多年来,减负增效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减负又增效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握分寸,真是“向着真理的方向多迈一步,真理将变成谬误”。学生学习的负担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量多、难度大,学生吃不消;二是过重的心理负担——来自家长、老师及同学的种种压力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教学当中做到减负不减质,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教改上下工夫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发育需要,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基础等,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分析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小学音乐娱乐式游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构建趣味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力;通过营造游戏气氛、自主编排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实施娱乐式游戏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艺
“补白”是一种艺术,更是双语绘本创作的一种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趣,创设情境,把补白融汇于每一节课中,使孩子们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故事更具有独特性。留白是中国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画家通过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产生无限的联想。  一、激趣,课前背景补白,领会创作的需要  每个故事后面都藏着不同的故事背景,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引导学生用手绘方式进行创作背景补白。学生可以通
低年级写话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写好几句话和一段话,做到有内容,语句通顺、连贯。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不怕写”“愿意写”,在此基础上又能知道“怎么写”呢?我围绕“愿意写”和“怎么写”在写话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如何“愿意写”  1.想方设法把写话训练设计成“游戏”  我们班有个性的学生特别多。有经常暴跳如雷的,有经常怨天尤人哭哭啼啼的,还有课上一声不吭下课异常活跃的……“写一个同学
一、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创设良好读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走进知识世界的必要途径。多读书,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了解历史,展
优美的童话曾经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心田。从我们祖先口头编织的精灵、仙女的故事,到安徒生、格林兄弟、豪夫等许多童话大师所创作的童话作品,启蒙了无数儿童的心灵,仿佛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瑰宝巨库,又像姹紫嫣红、风光旖旎的百花之园,凝聚了世界文化的精华。  童话世界充满美善的颂歌,它们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人和物的奇妙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幻想是童话的灵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