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每到夏天,世界各就频频发生水患。以前大多发生在乡村或山区,现在,不少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也开始遭受洪水围困。一些气象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暴雨、台风在内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一些沿海城市将逐渐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一些内陆城市也会遭遇经常性的暴雨和洪水袭击。 为了应对越来越“水”的气候,世界摩天大楼大赛组委会鼓励建筑师们设计一些可以抵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每到夏天,世界各就频频发生水患。以前大多发生在乡村或山区,现在,不少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也开始遭受洪水围困。一些气象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暴雨、台风在内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一些沿海城市将逐渐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一些内陆城市也会遭遇经常性的暴雨和洪水袭击。
为了应对越来越“水”的气候,世界摩天大楼大赛组委会鼓励建筑师们设计一些可以抵御洪水的建筑,其中包括一些可以在海上漂浮的建筑。鉴于世界上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世界摩天大楼大赛组委会为此专门设立了一次特别展览,展示了近年来一些获奖的“水上建筑”。
与轮船相区别的是,这些“水上建筑”大多固定在一处水域。“水上建筑”和陆地上的建筑在功能上差异不大,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它抵御暴风雨的功能要比陆地建筑强得多。
海上大厦
这座巨大的摩天大楼完全漂浮在海面上,可以居住数万人。供其悬浮在海面上的能源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洋流能,完全可以實现自给自足。大厦内有蔬菜种植大棚和海水淡化装置,只有粮食是来自于陆地。独特的设计令这座建筑抵御风浪的能力很强,不会在台风之后就支离破碎,甚至沉到海底。
海洋大厦
这座建筑就像是一座倒置在海洋中的摩天大楼。它的底座在最上面,靠海水的浮力来托起水下部分的建筑。这种设计令它的稳定性比一般的漂浮建筑更好,在暴风雨降临时,其下层建筑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居民在其中出行不是很方便,必须依靠造价昂贵的潜艇。
绿色海里
这座建筑仿造海星的外形进行设计,可以增加它漂浮的稳定性。这幢由挪威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已经开始在马尔代夫建造。建筑内有800套住房,可供至少2000人居住。马尔代夫官方机构希望未来的气候会议在这里召开,以便进一步引发人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
悬浮之城
这是美国建筑师为2016年奥运会设计的海上体育馆。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而该市是典型的海滨城市,海岸线长达636km。在海上体育馆举办奥运会,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沿海大厦
这种建筑看起来像摩天轮,实际上是英国建筑师所设计的可以在海上漂浮的大工厂。这个工厂每天可以培育大量颗石藻,然后排放到海洋中。颗石藻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变成石灰石沉积在海底。这将有效延缓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
漂浮城堡
这是一片由漂浮别墅组成的小型社区,连成一片的建筑令整个社区更加安全。别墅有不倒翁一般的浮体底座,令其中的居民不会因风浪而有太大的颠簸感。该社区有先进的集水和排水系统,可以收集降雨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同时把多余的降雨及时排放到海洋中。
水上大厦
这种像萝卜一样的建筑主体是在海下,露出海面的部分很少。露出部分可为人们提供能源和食物,上面有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场和农场,粮食、蔬菜和肉食都能自给自足。建筑根须状的部分有两个功能,一是稳定建筑,二是为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也可为人们提供美味海鲜。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踢完一场球赛,每个队员都汗如雨下。如果这个时候,能得到大树的荫凉,那一定是件美事。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 每时每刻都在出汗 我们都知道,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毛孔里冒了出来。大树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来的,不过,大树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
你是否曾在开会或者听讲座时常常感到昏昏欲睡?其实这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惹的祸,它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无处不在,室内也不例外。由于人类会呼出二氧化碳,我們所处封闭空间内这种气体的浓度往往比室外要高得多。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專门委员会估计,如果我们不努力减少排放,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达到1000ppm—换句话说,室外会变得像办公室里一样闷,室内浓度则会达到不宜居住的水平。
夜深人静,当迪翁·麦克格雷戈睡着后,他会说梦话,话语中清楚地描述了很多事物,他的室友用录音带将他的梦中故事记录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他的梦话会给我们讲述什么奇怪的故事。 “当那条鳄鱼从埃德温娜的腿边突然冒出来的时候,你知道埃德温娜没有哭吗?她甚至没有被吓得大喊大叫,她反而被鳄鱼迷住了,细细观察鳄鱼。可是她的妈妈昏了过去,她的爸爸也吓昏过去了,周围一半的服务员也昏倒了。埃德温娜就站在那里,看着鳄鱼啃咬
在古典诗歌当中,“故人”是一个美妙的词。这个词的意思很宽泛,既可以指老友,又可以指情人——尤其是与“新人”这个词对举时,故人往往特指老情人。 历来关于“故人”的好诗,真是多如牛毛。唐人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就是其中的声名显赫者:“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诗里的第二联,可以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了。 我曾与一些初学写
【德】《 明镜》5月2日 对德国人而言,夏季度假是神圣的,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德国人也从未放弃度假。而今年可能要取消度假,或者至少以荒谬的方式受到限制。欧盟已经关闭了大门,欧盟内部和外部的边界大规模关闭。德国外交部3月17日发布的全球旅行警告暂时生效至6月14日。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的13%、希腊经济的30%都依赖于旅游业,这些国家过去都是德国人钟爱的旅行地,而现在的海滩却空空荡
这些说法有什么道理吗?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有没有其他的化学物质,会对我们的皮肤产生类似的效果? 答案是肯定的。 橙色的皮肤 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某人在吃了大量的胡萝卜后,皮肤会变成橙色或黄色。因为胡萝卜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胡萝卜素”的生物化学物质(或者色素)。 纯胡萝卜素的颜色是深橙色的,它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如果它被人体内的脂肪储存起来,就有可能把人的皮肤变成橙色或黄色。 如果你想通过吃
2020年12月下旬,鹭江南约大街早上的招工场面。年底订单减少,招工的人和应聘的人都比平日少了2020年12月下旬,入夜后的康乐鹭江 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影响巨大。不只是城中村的原居民或者依托城中村做买卖的人,哪怕是市中心的光鲜白领也有数以万计栖居在城中村的廉价出租屋中。城市更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前,广州首个旧城改造项目风风火火地改出了“猎德村模式”,此后又出现了杨箕村
这些超自然术语是怎么诞生的?那些创造了它们的主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位于美国东南沿海的大西洋中,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最著名的神秘地点之一。1945年命运多舛的美国第19飞行中队在训练时离开美国的佛罗里达后,突然消失在这片三角形神秘水域内,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百慕大三角”这个词本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美国作家文森特·加迪斯一篇杂志文章中首次将
“唉!”听见有人叹气,你或许会摇摇头走开,甚至数落着:没事叹什么气?自古以来,人们都不喜欢唉声叹气,认为这是悲观厌世的表现,是负能量的一种体现。其实,叹气对身体大有好处。 早在几年前,日本的心理学家就已经观察出,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疲劳的时候,长吁短叹几次,不仅疲惫感马上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还会变得安定舒畅。即使在满心愁闷时,叹几口气后,胸中的郁闷也会随之化解。而且,若是婴儿叹气,更是有利于肺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乌拉尔山脉地区曾经发生过一起集体死亡事件。一支滑雪登山队在登山途中一夜之间全部死亡。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他们的帐篷被从内部割开,队员都只穿着睡觉时的衣服暴露在帐篷外,并且离帐篷有相当一段距离,有些队员还被发现穿着不属于自己的衣服,有几名队员身上有据称“人力不能造成”的伤口,死因十分离奇。这起事件在发生后几个月即停止调查,并被封入绝密档案,甚至有人称这是一起外星人袭击事件。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