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殊到一般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没有使用现代教育媒体,依托传统教学模式,又有所突破,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来引出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从特殊到一般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给出猜想,进行推理论证,拓展延伸知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和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从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
  【关键词】 矩形;面积;周长
  
  本节课是继二次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等知识学完之后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一个个看似简单但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节课是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课题,主要意图不在于回答具体问题,而是提供一个思考、探索的平台.
  问题 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师:我们先考察一些特殊的情形.
  例如:已知矩形长和宽分别为2和1,结论会怎样呢?
  生1:设新矩形的长为x,则宽为6 - x.列表得:
  
  x(6 - x) = 4.
  解得 x = ■ = 3 ± ■.
  即长为 3 + ■,宽为3 - ■.
  生2:设新矩形的长为x. 列表得:
  
  x + ■ =6.
  可解得长为3 + ■ ,宽为3 - ■.
  生3:设新矩形的长为x,宽为y.列表得:
  
  xy = 4,2(x + y) = 12.
  可解得长为3 + ■ ,宽为3 - ■.
  活动说明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本节课没有选择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都选择了用列表的方式来理解题意,这样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他们分别用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来建模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构建数学问题的实际模型,从特殊问题入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师:当矩形长和宽分别为3和1时呢?
  生4:我猜想已知矩形长和宽为3和1,也可以找到一个矩形,使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已知矩形的2倍.验证如下:
  设新矩形的长为x,则宽为8 - x.列表得:
  
  x(8 - x) = 6.
  解得长为4 + ■ ,宽为4 - ■.
  师:当矩形长和宽分别为4和1时呢?
  生5大喊:存在,长为5 + ■,宽为5 - ■.
  学生们惊讶:怎么算得这么快?
  生5涨红脸:我发现新矩形的长 = 原矩形的长 + 宽 + 矩形对角线,新矩形的宽 = 原矩形的长 + 宽 - 矩形对角线.
  活动说明: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先是极其的安静, 然后他们纷纷用各自的方法检验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是不约而同的一片掌声,同学们发出由衷地赞叹和羡慕.平时爱思考的生5得到了极度的满足和认同.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也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精神.同学们发现自己费了很多的运算寻求的答案可以这么轻易地得到,启发他们去思考.
  师:当矩形长和宽分别为n和1时呢?
  生6:我用刚才的方法得到长为n + 1 + ■,宽为n + 1 - ■. 通过验证是正确的.
  师:生5的结论只是猜想,由特殊的例子得到的,如何去说明他的结论的正确性?
  生7:设矩形长和宽分别为n,m时
  
  x[2(n + m) - x] = 2mn.
  x2 - 2(n + m)x + 2mn = 0.
  x = n + m±■.
  长为n + m + ■,宽为n + m - ■.
  所以,任意给定一个矩形,一定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活动说明 层层推进的问题中,逐步展开.学生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的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更具一般性的结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的欲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到验证的过程的确具有挑战性,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何收获?
  生1:任意给定一个矩形,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2:这里求出的矩形长与宽是带根号的数,应该是无理数.
  生3:不一定,如原矩形的长与宽为3,4,则新矩形长是12,宽是2
  生4:我发现这里满足关系的新矩形与原矩形中,新矩形的长比原矩形的长大,但宽却比原矩形的宽短.
  
  易得n + m + ■ > n.
  而n < ■,
  ∴ n - ■ < 0,
  ∴ m + (n - ■) < m,
  即m + n - ■ < m.
  生5:我发现满足关系的原矩形的长与宽为n,m,而新矩形的长n + m + ■, 宽n + m - ■. 可以画出下面的两个图形:
  
  新矩形只是面积和周长大,并不是它的长与宽都增大了,实际上长增大,宽减小了.
  生6:我知道研究问题时,可以先从一些特殊的、简单的问题入手,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再得到一般的规律.
  活动说明 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自主建构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实际画图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记忆.学生的回答有很多的闪光点.给我很多的启发,体现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备课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担忧,因为问题大,内容多,牵涉到的知识范围广,应用性强,怕上不好,所以做了很多的准备.当本节课上完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学生参与热情之高出乎我的预料.
  1. “问题串”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用“问题串”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以一些开放题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想和思考验证能力,形成学生缜密的思维.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体现师生的平等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促进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气氛活跃,既有大胆猜想和论证,又能体现出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让他们初步有终身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真正为他们今后研究问题提供一个思考、探索的方法.
其他文献
近日,关于一款法国奶粉因为质量问题被下架之后仍在销售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连央视的主流媒体也对事件中的拉克塔利斯集团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无疑是洋奶粉的尴尬,也让洋奶粉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关注“教材习题”的学习与研究,可以丰富、充实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师生能力的迅速提高.  【关键词】教材习题;考查要点;一题多解  本文结合北师大版选修教材2-2中的有关习题,主要说明: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关注教材习题,有利于发现教材习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沟通所学知识、方法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创新与探究精神.  一、教材习题再现  1.(第7页习题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锐意创新。对产品执着坚持和追求完美,这就是工匠精神。其目标是做精品,把产品做到极致。其内涵是专业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摘要】 少数服从多数的思想即为民主理论的核心. 少数服从多数的思想适合用在公共的事务上,而不适用于决定私人事务上,也不能适用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 若不谨慎运用它,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诸多的弊端,如容易造成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等,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所用的思想、方法要严谨、科学,要精益求精.   【关键词】 少数服从多数;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教学弊端    少数服从多数思想即为民主理论的核心.而
目的研究SSD的治疗问题.方法将SSD随机分成3组,同时、分别接受丙咪嗪、氟西汀、安慰剂治疗,对3组治疗前后复发率、婚姻质量以及经济损失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且对服药治疗后疗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氮平所致急性静坐不能的差异.方法对189例服用利培酮(RPD)和190例服用氯氮平(CZP)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急性静坐不能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RPD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