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我院急诊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失效模式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数,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作为最需改善的失效模式。针对此制定改进措施,并于2013年2月开始实施。结果 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的事先风险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手卫生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98-01
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据统计,由医护人员的手作为细菌传播媒介,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1]。因此,手部卫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而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菌传播的手段[2]。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可评估高风险医疗护理流程并找出和矫正危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方法,2013年2月起,我院应用于医护人员手卫生改进工作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FMEA小组
成立急诊室FMEA小组,由42人组成,其中护理部老师1人,护士长1人,科主任1人,护士27人,医生11人,保洁工人1人。护理部老师负责对组员进行FMEA知识培训,并对全科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1.2 对手卫生现状的分析
对急诊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对FMEA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形式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环节。再采用事先风险数对失效原因的严重程度(S)、发生频率(O)、侦测度(D)3个因子进行讨论,赋予适当的分值。每个因子在1-10分之间,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发生”,10分表示“非常可能发生”。3个因子得分的乘积即RPN值。筛选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作为本次行动最需改善的失效模式。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急诊室医护人员手卫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果
1.3 制定改进措施
1.3.1 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为WHO《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和《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和卫计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完毕后进行考试,测试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强手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力措施[3]。
1.3.2 病床前张贴手卫生宣传漫画,水龙头前悬挂七步洗手法流程图,通过视觉提醒,提高医务人员规范洗手率。
1.3.3 设施改造
医疗场所水龙头全部改造成脚踏式水龙头,并在水龙头处安装一次性干纸巾及润肤产品,引导医务人员规范洗手;领取袋装式快速手消毒剂,为医务人员规范洗手创造有利条件;病室门口悬挂大包装快速手消毒剂,方便使用,营造手卫生的文化氛围。
1.3.4 配备合适的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建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长效机制,确保科室护理人员配备职数满足病人护理要求。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非护理工作时数等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1.3.5 开展多渠道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除了负责对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的监督指导外,还应充分发挥科室一级感染质控小组的作用,同事之间相互监督。赋予患者进行手卫生监督的权利,有资料显示,对患者进行教育,可以使医护人员的洗手次数平均增加50%。
2 应用效果
2.1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
培训前考试优秀者为(>85分)2人,优秀率为4.76%;合格者(85-60分)40人;培训后考试优秀者38人,优秀率为90.48%;合格者4人。两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855,P<0.05)。
2.2 洗手率
接触患者前、后及脱手套后、无菌操作前后等4个洗手指征在实施FMEA前后的洗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接触患者体液前后洗手率无差异(P>0.05)。
3 讨论
根据“霍索恩效应”,当医护人员意识到被观察时可提高依从性。本次行动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采用观察和自我报告方法,这是评价依从性的“金标准”和最可信的方法。因为收集数据时通常不能反映医护人员的真实情况,因此周期性地监测,长期监测可减少偏倚,避免过高估计行动效果。
另外,本次行动只是对所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整体情况做了调查研究,而对相关人员比如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洗手有无差异未有涉及,这也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方向。
“清洁护理,更安全的护理”是WHO提出的21世纪医疗质量改进目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对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表2 FMEA实施前后的洗手率
参考文献
[1]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 426 - 427.
[2]尚少梅.医院感染控制[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4 , 19(5):389-390.
[3]杨凤仙.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护理研究.2010.24 . (4):1057-2058.
作者简介:何丽坤,女,1985年6月出生,工作单位:河南省安阳县人民医院,护师。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手卫生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98-01
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据统计,由医护人员的手作为细菌传播媒介,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1]。因此,手部卫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而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菌传播的手段[2]。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可评估高风险医疗护理流程并找出和矫正危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方法,2013年2月起,我院应用于医护人员手卫生改进工作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FMEA小组
成立急诊室FMEA小组,由42人组成,其中护理部老师1人,护士长1人,科主任1人,护士27人,医生11人,保洁工人1人。护理部老师负责对组员进行FMEA知识培训,并对全科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1.2 对手卫生现状的分析
对急诊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对FMEA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形式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环节。再采用事先风险数对失效原因的严重程度(S)、发生频率(O)、侦测度(D)3个因子进行讨论,赋予适当的分值。每个因子在1-10分之间,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发生”,10分表示“非常可能发生”。3个因子得分的乘积即RPN值。筛选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作为本次行动最需改善的失效模式。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急诊室医护人员手卫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果
1.3 制定改进措施
1.3.1 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为WHO《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和《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和卫计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完毕后进行考试,测试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强手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力措施[3]。
1.3.2 病床前张贴手卫生宣传漫画,水龙头前悬挂七步洗手法流程图,通过视觉提醒,提高医务人员规范洗手率。
1.3.3 设施改造
医疗场所水龙头全部改造成脚踏式水龙头,并在水龙头处安装一次性干纸巾及润肤产品,引导医务人员规范洗手;领取袋装式快速手消毒剂,为医务人员规范洗手创造有利条件;病室门口悬挂大包装快速手消毒剂,方便使用,营造手卫生的文化氛围。
1.3.4 配备合适的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建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长效机制,确保科室护理人员配备职数满足病人护理要求。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非护理工作时数等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1.3.5 开展多渠道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除了负责对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的监督指导外,还应充分发挥科室一级感染质控小组的作用,同事之间相互监督。赋予患者进行手卫生监督的权利,有资料显示,对患者进行教育,可以使医护人员的洗手次数平均增加50%。
2 应用效果
2.1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
培训前考试优秀者为(>85分)2人,优秀率为4.76%;合格者(85-60分)40人;培训后考试优秀者38人,优秀率为90.48%;合格者4人。两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855,P<0.05)。
2.2 洗手率
接触患者前、后及脱手套后、无菌操作前后等4个洗手指征在实施FMEA前后的洗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接触患者体液前后洗手率无差异(P>0.05)。
3 讨论
根据“霍索恩效应”,当医护人员意识到被观察时可提高依从性。本次行动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采用观察和自我报告方法,这是评价依从性的“金标准”和最可信的方法。因为收集数据时通常不能反映医护人员的真实情况,因此周期性地监测,长期监测可减少偏倚,避免过高估计行动效果。
另外,本次行动只是对所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整体情况做了调查研究,而对相关人员比如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洗手有无差异未有涉及,这也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方向。
“清洁护理,更安全的护理”是WHO提出的21世纪医疗质量改进目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对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表2 FMEA实施前后的洗手率
参考文献
[1]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 426 - 427.
[2]尚少梅.医院感染控制[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4 , 19(5):389-390.
[3]杨凤仙.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护理研究.2010.24 . (4):1057-2058.
作者简介:何丽坤,女,1985年6月出生,工作单位:河南省安阳县人民医院,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