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重要性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向思维是分析问题时,从问题的反面入手寻求解题方法的一种思维模式.对于某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方法解题比较麻烦,若能打破常规,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往往会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因此用逆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逆向思维大致分为几种:数学定义的逆用;数学公式的逆用;分析法-执果索因;反证法.这里我主要讨论一下分析法的应用.
  一、分析法的定义
  分析法是从问题的结论出发寻求其成立的充分条件的证明方法,即先假定所求的结果成立,分析使这个命题成立的条件,把证明这个命题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原命题成立,在教学方法中特指由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执果索因”方法.
  要证明命题“若A成立,则D成立”思考是可以由结论D出发向条件A回溯,先假定结论D成立,寻求D成立的原因,然后就各个原因分别研究,找出它们成立的条件逐步进行下去,最后达到条件A,从而证明了命题.
  图1
  例1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腰AB及AC上分别取两点D和E,使AD=AE,F为BE与CD的交点,证明:FB=FC.
  分析:本题要证结论成立FB=FC
  只需∠FBC=∠FCB,因为有∠ABC=∠ACB,
  所以只需证∠ABE=∠ACD,因此只要证△ABE≌△ACD,
  而在△ABE和△ACD中,有AB=AC,AD=AE,∠A为
  公共角,于是命题得证.
  二、分析法的种类
  在我们用分析法证明不同的题目时,可以用不同类型来证明,其中这些类型有:追溯型,构造型,可逆型,混合型等.
  1.追溯型分析法
  追溯型分析法是将研究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假设它存在或成立的前提下,将它分解成几部分在研究各个部分成立的原因或条件,从而得出整体事物存在的原因或原命题成立的条件.
  例2设x,y,z为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
  x+yz+y+zx+z+xy>6.
  分析:先将要证明的不等式
  x+yz+y+zx+
  z+xy>6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假设它成立,然后通过变形,将它分解成一些适当的部分
  xz
  +yz
  +yx
  +zx
  +zy+xy>6
  .再通过适当的组合,将不等式左端的各个部分进行结合而组成新的部分
  (xz+zx)+
  (yx+xy)+
  (yz+zy)>6
  再分析新的部分
  (xz+zx),
  (yx+xy),
  (yz+zy),
  由于
  xz+zx=
  x2+z2xz
  >2,yx
  +xy=y2+x2xy>2,
  yz+zy
  =y2+z2yz>2,
  因而根据题设条件,这三部分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追溯型分析法的关键是如何将整体分析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并找出新等式中成立的条件,即部分条件,从部分成立,可以推出整体成立,即“以点代面”.
  2.构造型分析法
  如果在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在寻找新的充分条件进行转化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这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在构造时要找相关的已知条件和相应的定理或公理,从而追溯到原命题的已知条件(或稍作变形处理).
  图2
  例3(2013年苏州市初二期末试题)如图2,在Rt△ABC中,∠ABC=90°,∠BAC=30°,点D是斜边AC上的中点,过点D作斜边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将DE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线段DF,连结AF、EF.
  (1)求∠CED的度数;
  (2)证明:四边形ABEF是矩形.
  分析:(1)易得∠CED=30°.
  (2)要证明四边形ABEF是矩形,很容易得∠ABC =90°, ∠BEF=∠CED+∠DEF=30°+60°=90°,所以AB∥EF.
  因此只要证明AB=EF,就可以证得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再有∠BEF=90°,从而可得四边形ABEF是矩形.但要证明AB=EF难度很大,先要看到△DEF是等边三角形,有EF=DE,再证DE=AB就要构造△ABC和△EDC全等,而在△ABC和△EDC中,∠BAC=∠CED=30°, ∠ABC=∠CDE=90°,CD=BC=
  12AC,所以命题成立.
  构造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它是创造能力较高的表现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应用构造法解题需要敏锐的观察、丰富的联系、灵活的构思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类比相关知识,通过构造相关数学教学模型以达到解题的目的.
  3.可逆型分析法
  在结论到已知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充分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叫做可逆型分析法.它在证明的过程中常用的符号“”,最后指出上述每步可逆,故命题成立.
  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m-2)x+12m-3=0.
  求证:无论m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的△>0,而这个方程的Δ=b2-4ac=(m-2)2-4×1×(
  12m-3)=m2-6m+10=(m-3)2+1>0.所以原命题成立.
  4.混合型分析法
  混合型分析法是从命题的充分性出发,从整体事物中成立的某一部分出发,寻找其他部分成立的条件导致中间的结果,再从命题的必要性出发,用追溯型分析法追溯至同一中间结果,进而获得全过程的思维方法.
  例5如图3,已知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其中O为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4,0),BC所在直线l经过点D(0,1),E是OA
  图3
  边的中点,连结CE并延长,交线段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四边形ABCE的面积;
  (2)若CF⊥BF,求点B的坐标.(2013年苏州市初二期末试题)
  分析:(1)易求四边形ABCE的面积等于3.
  (2)要求点B的坐标,
  必求点C的坐标,要求点C的坐标
  只要求得CD的长度就可以,由四边形
  OABC是平行四边形可得OC∥FB,
  所以∠OCF=∠BFC=90°,再作CG⊥OE,
  这样求CD,只要设CD=x,在Rt△OCE中,
  由勾股定理得OC2+CE2=OE2为等量关系,构造方程解得.
  在Rt△OCG中,OC2=12+x2,在Rt△CGE中, CE2=12+(2-x)2.
  所以1+x2+1+(2-x)2=22,解得x=1,所以点B的坐标为(5,1)
  分析法是辩证的思维方法,它是通过对事物内在矛盾进行分析,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它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从分析过程中得出规律,从而得出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分析法对于每个人在探求数学解题过程中是极为有效的,同时,它还在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分析法重在探索和发现.在中学数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分析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养成辩证、严密思考的好习惯,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2153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兼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价值,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从地理环境中获得的,只有认识、了解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财富。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研究性学习  新世纪的高中地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
从民族地区村落社会的现实来讲,区位优势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市场化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社会发展处于严重滞后的现状。加之各具特点的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等因素都或客观
期刊
摘 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着导向性的作用。科学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对在实际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学评价,立足科学评价,唤醒学生无限潜能。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科学评价 唤醒潜能  引言  古语有之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努力建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把通俗文化中的精华化为己用,引导学生接触通俗文化中有益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形式,可以拓宽语文课程的学习领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通俗文化;渗透;策略  通俗文化又称大众文化,是人民大众自己创造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化,通俗文化因其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为大众所喜爱,其中许多内容贴近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充分利用,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重心.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在农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大学生英语水平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英语面临改革的局面。本文从对我国大学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贵阳地区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演示研讨会上,我听了一节浓情四溢的语文演示课--《泪珠与珍珠》。教师朴实却充满魅力的情感教学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掀起了所有人的情感高潮,让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老年抚养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名义老年抚养比是目前国内外所普遍采用的一种衡量一个社会的老年抚养负担的指标,但这是一种简化的衡量方法。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