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开美丽的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学会爱学生,还要教会学生要勇于付出爱心去关爱周围的人,去关爱社会,把爱传递下去。只有将爱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爱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有利于与学生沟通
  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记得几年前,我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他的名字叫陈栓,他不太爱讲话,好像是整天有什么心事,语文课上常常走神,成绩不理想,有时会表现得很偏执,经常与老师和同学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后来,我经过调查了解,知道陈栓同学家境有点特殊:他家境很困难,他家以他爸在街上卖菜为生,他的妈妈有精神疾病,不仅不能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而且她本人还需要别人照顾。他家还有一个年幼的小妹妹,家庭负担很重,他白天在校学习,放学后还要帮爸爸在街上卖菜,还要照顾妈妈和妹妹。他不仅身体上累,精神上也有很大的负担。我知道这些后,就积极主动找他沟通,先夸奖他一番,说他很能承担和担当,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告诉他说困难总是暂时的,要他乐观,要他敢于面对困难。自从找他谈心之后,我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更自信了,能更好地跟老师和同学相处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那年中考中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后来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人要建立与保持自信,就必须经常肯定自己,鼓励自己,不断学习,从成功中去体会成就感,自豪感。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其不断进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乐乐,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自信,平常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刚开始教他时,他上课时回答问题都不敢大大方方回答,叫他起来读书,他读书的声音很低,读书也断断续续,不够流畅,更不要说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他做题时,语言表达方面总是说得不够完整,常常只说半截话。他的作文更是可想而知了。我看到他的这些情况,知道他平常阅读太少,决定找他单独谈谈,并告诉他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平时看书太少,让他有时间多看看书,课内学习的教科书要看,课外的书也要多看看。看书多了,收获多了,知识丰富了,人就自然而然变得自信了。他接受了我的意见。后来,我常常找到这个学生,指导他朗读。读完一段文字之后,我及时给他评价,就这样,他一开始慢慢地读,后来速度逐渐加快,他的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发觉他在提高了阅读水平之后,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作文方面,也是很有话可说了,并且病句与错别字也明显地减少了。我又告诉他,不仅在语文上要养成多读书,用心读书的习惯,还要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要用心去读题,用心去思考。后来通过我与其他科教师的交流,我知道他的其他科目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人也明显变得自信了。
  三、培养真挚的师生之情
  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之间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的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上学时学到的知识有可能会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会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
  如何才能做到关爱学生呢?热爱学生,不仅仅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和嘘寒问暖,更要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心情感,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语文教师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付出自己的爱心,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老子曾曰:“大道至简。”实践也证明:越是简单的,就越是有效的,越是长久的。教学过程要追求简约求实的艺术境界。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果。”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以最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删繁从简,用最简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掌握最宝贵的知识。  所谓政治教学简约化,是指政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各项要素和教学资源进行最优化、最合理的配置
[摘 要]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指导时,教学重点往往在实词的理解,对虚词鉴赏忽略了,实际上虚词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阐述虚词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词 古典诗歌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29  有不少学生认为实词有意虚词无情,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指导时,在实词的理解上也下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
[摘要]课后复习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再巩固,是优化整理的过程。课后复习需要学生主动思考,运用回忆的方式再现课堂老师的重点讲解,然后进行知识梳理,落实细节内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用“复盘”的方式,静态思考课内外知识链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后复习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6  语文的学习是时刻进行的
情境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再好的方法也要恰当使用,不能生搬硬套。要想设置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设置,要紧抓教材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形象事物的实际感知展开联想,有针对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摘 要]在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背景下,史料教学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认识并接受。它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改进传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使历史发挥真正作用的需要,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和认知需要。本文采用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从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当前
[摘要]听、说、读、写这四样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着重培养的,以《柳叶儿》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柳叶儿听说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33  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早在1980年就曾指出:“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对考试,咱们是要让他们掌握工作和生活必要的本领。所
[摘要]及时捕捉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可以有效提升政治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在“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专题复习中,教师通过再现社会热点,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養。  [关键词]热点信息;政治学科素养;专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6501  新课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亦不例外,不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科如何实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智能情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呢?本文立足于学生教学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智能情全方面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课堂提问,组织好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探
[摘 要] 将乡土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够有效实现与教材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优化课堂,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以河洛文化为例,对乡土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强调了时效性、通俗性、德育性等应用原则。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中 政治教学 应用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55  乡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