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血管外科医生在周围动脉疾病(PAD)腔内治疗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药物处方习惯及其与相关指南的差异。
方法对参与2012年第五届中国血管论坛的医生,以问卷的形式,对其临床真实处方习惯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非骨科大手术后VTE的防治策略,PAD腔内治疗后的用药方案及全身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
结果155份有效问卷覆盖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其中93.5%来自三级甲等医院,80.6%为血管外科专科医生。对非骨科大手术后高危患者VTE的预防,80.0%的医生采用抗凝药物预防;对外科术后VTE的治疗,76.1%的医生采用严格制动,77.4%的医生采用药物抗凝,11.2%的医生用药疗程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要求的3个月方案。PAD腔内治疗后,采用单药抗血小板、双药抗血小板或三联抗栓(双抗血小板合并抗凝治疗)方案的比例分别为8.4%、72.3%及11.7%,后两者中有39.2%的医生将最终过渡为单药抗血小板方案。40.3%的医生对PAD腔内术后采用终身抗栓治疗。西洛他唑(63.5%)及前列环素衍生物(61.4%)是被调查医生在PAD术后除抗栓药物之外最常应用的辅助药物。被调查医生对PAD患者吸烟、血脂、血糖进行主动干预的比例分别为90.2%、80.5%及77.3%。
结论我国血管病专科医生对VTE的防治用药选择合理,但用药时限与国际指南有较大偏差。同时,我国PAD腔内治疗术后采用联合抗栓药物比例较高,但终身用药比例较低,该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获得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