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基于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

来源 :中国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特殊教育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推动特殊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以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为切入点,利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来探索培智学校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特征.结果 发现:培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言语行为以讲授和指示为主,不利于自主性培养;教师注重及时反馈与正向强化,有意识运用循证教学策略,但激励言语有待丰富;教师使用封闭提问和追问,引导智障学生话语输出,但约束创新思维发展;智障学生以问题应答为主,缺乏操作技术机会,自主与合作意识薄弱;不同能力组别的师生互动有差异,体现分层教学做法,但易导致互动机会不均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其他文献
面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房价暴涨、空间分化等问题,国外学者试图扩展马克思地租理论进行分析.由于城市土地建筑物与农产品存在巨大差异,国外学者围绕如何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用于城市情况产生争论.本文系统梳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租研究,指出争论源于对马克思地租理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混淆.相关研究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一定进展:一般理论问题层面,主要探讨了城市建筑物的特性、城市地租形成机制、城市地租来源,深化了对土地与资本之间关系以及城市地租形式的认识;特殊现实问题层面,着重研究了城市空间分化、土地所有权作用、住房金融化,
全纳教育为特殊儿童创造了更好的教育环境支持.苏格兰全纳教育通过制定和革新教育法律指导全纳教育发展走向,并结合课程改革和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全纳教育改革.尽管苏格兰全纳教育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和培养体系,但也面临着“额外教育需求”的认知困惑、缺乏持续的政策保障和监督以及缺失多方机构合作机制三方面挑战.通过分析苏格兰全纳教育发展,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包括:转变教育理念,营造特殊教育发展环境;加强教育立法,完善特殊教育制度保障;多方主体合作,健全特殊教育发展体系;培养专业教师,保障特
考试调整能减轻特殊学生参加考试的潜在障碍,帮助他们真实地展示知识和技能水平.实施考试调整对提升融合教育质量、促进融合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国外近年来考试调整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国外考试调整的决策依据、不同类型及相应的具体策略,总结了考试调整的实施成效及困难,探讨了国外实施考试调整存在的争议,并据此为我国建立考试调整运行机制、推进多种考试调整策略的合理应用以及提供相关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本研究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讨听障中学生污名信息加工的认知特点,以期为其认知能力训练和社会融入改善提供思路.结果 发现:(1)听障组对污名词、接纳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小于普通组;(2)听障组对接纳词的再认正确率大于污名词,而普通组对污名词的再认正确率大于接纳词;(3)听障组对要求记住和要求遗忘的污名词再认正确率均小于普通组;(4)听障组对要求记住的接纳词再认正确率与普通组无显著差异,而对要求遗忘的接纳词再认正确率则大于普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