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接手新一届初一学生时,都有相同的感受:孩子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可是他们在英语课上时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虽然都能注意听讲、认真记笔记,但是往往会表现得死气沉沉,启而不发,不愿多动脑筋,回答问题不太积极主动;对于老师要求的课上的口语小练习只是敷衍了事;英语阅读只局限于回答完课文后面提出的问题。课后他们也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没有兴趣去多看多学与英语有关的内容。
总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初一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是任何一位英语教师都不愿看到的。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你老师教学没有水平、不讲究艺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也赞同持这种观点的人,但我认为英语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力的激发和培养。其实这两方面也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位英语教师都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这会对学生整个英语学习阶段、乃至终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启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
前苏联文豪高尔基在谈到他的创作经历时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也是尤为关键的。在这一节课上,你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将对你日后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1.要重视第一节课。如果第一节课无所事事,或出现许多失误,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坏的印象,使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举步维艰。所以要尽力让学生信服你,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根据现行的教材及教学需要,我在第一节课上首先让学生模拟开学见到新老师、新同学时如何相互介绍及说再见等。当学生用英语交际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教学生一些“Greetings”“Intro—ductions”,这样可以使他们感到英语就在生活中,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课上师生的交流,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融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对学生要善于“给他鲜花给他梦”,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也想在第一节课上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因而他们会积极发言来表现自己。因此,第一节课上,学生取得一点点成绩,教师都应该真诚地赞美他们,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你的课。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追求的正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启动。
二、注重学习毅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有同感:刚入学时,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差不算大,但是到了第二学期,差距明显拉大,好生可得满分,而有的差生只能得几分。仔细分析原因,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毅力,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努力,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习成绩。由此可见,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学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心理过程。教师如果善于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学习英语需要常读、常记,勤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在日常的生活中,一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切学习行为将出乎于心,出乎于自然。例如:引导学生不管多忙,每天抽出十分钟读英语,或听英语新闻,或看英语词典,也可以找些英语谚语,将它们摘录下来。坚持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而在学生取得一些进步后,教师再加以鼓励,必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日积月累下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毅力,使之能够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2.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学习毅力在不同层次得到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让他们依靠积极行动及自我努力,获得顽强的学习毅力。可以先让他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有进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对这些学生而言,每多走一步,就会多一份信心,就会多产生一份毅力。对于成绩较好的部分学生,他们有的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教师应不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的学习毅力在较高的层次上得到强化,以使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能够稳步提高。而对那些基础不差、智力较好,但是学习惰性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当取得成绩后,再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以此来保证将学习行动坚持始终。
三、加强学生学习能力训练,开启智慧的大门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并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为毕业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或进入高级中学学习打好基础。而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习方法训练是主要的,包括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等的训练,还要关注学习效率等。
1.突破入门阶段的两个难点——“单词拼读”和“记忆单词”。有部分学生在开学没多久,英语学习就掉队,有的甚至放弃学习。调查后发现:主要是刚入学时,课文短、单词少,通过强记还能应付,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越来越大,就出现了要么不会读,要么用汉语拼音拼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挫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记单词时采用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达到“见词能读音,听音能写词”,从而既突破了朗读关,又利于记忆单词。此外,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一定的音标知识,我们教师就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学生好好补上这节课,这也是为日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英语情景,逐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直接用英语来思维的能力。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英语课上,教师可充分运用电脑技术模拟一定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锻炼自己、展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场景、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即兴来一段英语对话。还可给出几幅图片,先请学生用英语简要叙述,再完善成一篇英语习作。或者打开收录机,播放一首英文歌曲,请学生记歌词等等。在这些多变的、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多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我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去点燃学生的学习心火,再以学生学习英语的毅力为保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周侯辰)
总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初一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是任何一位英语教师都不愿看到的。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你老师教学没有水平、不讲究艺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也赞同持这种观点的人,但我认为英语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力的激发和培养。其实这两方面也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位英语教师都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这会对学生整个英语学习阶段、乃至终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启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
前苏联文豪高尔基在谈到他的创作经历时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也是尤为关键的。在这一节课上,你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将对你日后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1.要重视第一节课。如果第一节课无所事事,或出现许多失误,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坏的印象,使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举步维艰。所以要尽力让学生信服你,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根据现行的教材及教学需要,我在第一节课上首先让学生模拟开学见到新老师、新同学时如何相互介绍及说再见等。当学生用英语交际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教学生一些“Greetings”“Intro—ductions”,这样可以使他们感到英语就在生活中,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课上师生的交流,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融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对学生要善于“给他鲜花给他梦”,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也想在第一节课上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因而他们会积极发言来表现自己。因此,第一节课上,学生取得一点点成绩,教师都应该真诚地赞美他们,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你的课。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追求的正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启动。
二、注重学习毅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有同感:刚入学时,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差不算大,但是到了第二学期,差距明显拉大,好生可得满分,而有的差生只能得几分。仔细分析原因,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毅力,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努力,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习成绩。由此可见,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学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心理过程。教师如果善于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学习英语需要常读、常记,勤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在日常的生活中,一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切学习行为将出乎于心,出乎于自然。例如:引导学生不管多忙,每天抽出十分钟读英语,或听英语新闻,或看英语词典,也可以找些英语谚语,将它们摘录下来。坚持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而在学生取得一些进步后,教师再加以鼓励,必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日积月累下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毅力,使之能够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2.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学习毅力在不同层次得到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让他们依靠积极行动及自我努力,获得顽强的学习毅力。可以先让他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有进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对这些学生而言,每多走一步,就会多一份信心,就会多产生一份毅力。对于成绩较好的部分学生,他们有的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教师应不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的学习毅力在较高的层次上得到强化,以使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能够稳步提高。而对那些基础不差、智力较好,但是学习惰性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当取得成绩后,再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以此来保证将学习行动坚持始终。
三、加强学生学习能力训练,开启智慧的大门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并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为毕业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或进入高级中学学习打好基础。而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习方法训练是主要的,包括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等的训练,还要关注学习效率等。
1.突破入门阶段的两个难点——“单词拼读”和“记忆单词”。有部分学生在开学没多久,英语学习就掉队,有的甚至放弃学习。调查后发现:主要是刚入学时,课文短、单词少,通过强记还能应付,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越来越大,就出现了要么不会读,要么用汉语拼音拼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挫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记单词时采用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达到“见词能读音,听音能写词”,从而既突破了朗读关,又利于记忆单词。此外,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一定的音标知识,我们教师就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学生好好补上这节课,这也是为日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英语情景,逐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直接用英语来思维的能力。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英语课上,教师可充分运用电脑技术模拟一定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锻炼自己、展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场景、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即兴来一段英语对话。还可给出几幅图片,先请学生用英语简要叙述,再完善成一篇英语习作。或者打开收录机,播放一首英文歌曲,请学生记歌词等等。在这些多变的、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多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我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去点燃学生的学习心火,再以学生学习英语的毅力为保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