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日均点击10亿次的全球疫情地图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土木与系统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董恩盛和杜鸿儒,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这一切要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说起。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身在美国学习疾病模型的董恩盛心里始终牵挂着中国的同胞。他迫不及待地想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是怎么爆发的、数据是如何增长的,并希望通过追踪数据,观察一场疫情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推测。于是,他向导师劳伦·加德纳提出了这个想法,导师支持他建立一个数据地图,以追踪疫情的数据。董恩盛立刻着手从事这项研究,经过7个多小时的苦战,他很快就开发出了交互式数据地图。
  统计系统有了,去哪里找数据呢?为了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来源的准确性,董恩盛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权威组织及网站上获取信息。就这样,董恩盛通过筛选海量的信息,整理出了精确的数据,并从2020年1月22日起上传到相关的学术网站。
  起初,数据收集完全靠手动进行,每天两次的更新,通常是在美国东部时间的早、晚进行,最多时要更新4至5次,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向全球蔓延,董恩盛发现手动更新的数据已经赶不上疫情的发展变化,导致数据滞后。这时,博士生杜鸿儒也加入收集、整理、发布疫情的行列中。
  在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搭建上,董恩盛和杜鸿儒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数据的半自动化比较费事,它需要考虑到地图上标注点的放置,一个小小功能的增加往往会让数据产生很大的变动。另外,在数据更新的时候,他们还遇到了如何标注时间的麻烦。因为世界各地的时间不一样,要想在同一时间,反映世界各地的疫情变化,就需要把地图的时间调整为格林威治时间,而要将世界各地的时间都换算成格林威治时间,则是一组庞大的数据。
  为此,董恩盛和杜鸿儒加快了工作进度,编写出一个程序,可以从各个数据源收集数据,再整理成统一格式,更新到服务器,增加了时间上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1月20日,董恩盛和杜鸿儒从数据中发现,“钻石公主号”邮轮从日本横滨港出发,航行10天后,船上有一名香港乘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3日,该邮轮被迫返回横滨港。不过,邮轮上所有人都被要求留在船上,接受隔离检查。当他们被隔离14天之后,邮轮上的乘客开始分批下船,而船上有789名外籍人士,他们离开了邮轮,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对于这种特殊情况应该如何标注呢?一开始大家把“钻石公主号”的所有案例归结为日本当地的案例,之后又把日本国内的案例与“钻石公主号”分开计算,于是就需要重新调整数据。有部分“钻石公主号”的旅客回到了美国,由于他们中的患者具体位置不明,给地图的标注增加了难度,董恩盛和杜鸿儒就选择了美国的一个地理中心进行标注。结果,有些美国人通过放大地图,找到了这个标注点上的小区,贸然上报了小区,小区又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当地卫生部门,最后经过核实此地并没有出现这一患者,后来相关部门找到了他们,希望能够更正信息。这时,董恩盛和杜鸿儒才意识到,它在地图上仅仅代表一个小小的标注点,却在现实中很可能被人对号入座,所以标记必须非常准确才行。于是,他们不断完善数据的表现方式,以便消除人们在解读上的误会。
  近期,董恩盛和杜鸿儒还增加了更多可视化的工具,让任何数据、形式和位置都包含在同一个视图中,并且精确地公布出每座城市新冠肺炎确诊的人数,同时做到全天候实时维护地图。
  正是由于董恩盛和杜鸿儒精益求精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他们的数据统计工作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更胜一筹,因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平均每日点击量高达10亿次,最高日点击量达到45亿次。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让数据更新变成全自动化,只要是某个地方出现疫情数据的变化,他们就像獵手一样迅速捕捉到,从而为防控疫情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他们希望早日找到新冠病毒的起因与源头,为人类战胜新冠病魔谱写医学史上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我姓过,这个姓氏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算是个古老的姓氏。姓过倒也不稀奇,虽说不在百家姓内,但全国范围内倒也有不少同胞。关键是我还有个更简洁有力的名:人。  是的,我叫过人。  “过”作为姓本应念第一声,不过,我从来不纠正别人的错误发音。@过儿  单位里,同事间常常互称“小张”“小王”。有一天,来了一位姓苟的新同事,我们都很纠结,该怎么跟他打招呼呢?叫他“小苟”吧,总感觉怪怪的,后来,每次想找他就说: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处在教研教改的风口浪尖中,使初中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摆在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严峻的任务。下面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觉非常枯燥无味,他们提不起任何的兴趣和欲望,因此这一问题令初中数学教师头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不得不绞尽脑
因为一人、一笔、一面墙和一百五十多幅名画,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村庄上了热搜。  这里是湖南省浏阳市道吾村,村里一面布满了名画的墙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圣地。每当这时,画作的主人刘志文就会静静地端着颜料盘站在一边看着。待拍照打卡者离开后,便回到墙前继续作画。在他看来,艺术就应该接地气,就应该在人们身边,成为一道让人愉悦的风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需要装裱起来的相框。  刘志文是青岛科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所学的
假如天空是面水一样的明镜,不像现在这样单调,蓝得发黑,覆盖着大地,活着可能会更有乐趣。  你将在这面镜子里看见世上的人、山峦;挺拔的老树被放大、扭曲,变得千奇百怪,并永远上下颠倒;无数条腿在天宇中乱蹬乱舞。  但是,你仍希望看见世界如现在一样。当你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呆板得过于理智或愚蠢时,你就会仰视天空,相信这一切只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历史。
最近,一张修理红绿灯的照片火了,照片上两个修理工乘坐升降梯去换高高挂起的红绿灯,身材魁梧的修理工竟然比红绿灯灯体矮了一截。可谁不知道红绿灯只有碗口大小,难道我们亲眼所见也会出错?  那么,红绿灯究竟有多大呢?1868年,英国机械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前的廣场上安装了第一座红绿灯,它由红、绿两色旋转式煤气灯组成,灯柱高达6.7米,比一般的两层楼还高。  1920年,美国警官威廉·波茨在密歇根州底
1  初中时,我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家属区,上学和放学的路程只需要五分钟时间,所以我经常会在教室做一会儿作业,等到同学们都回去了,才静静地离开教学楼。有一次,刚下过大雨,蓊蓊郁郁的棕榈树被雨水冲刷得绿意盎然,还有残存的雨水顺着叶脉滴滴答答地落下,我怀里抱着还未写完的作业,急匆匆地跑过学校的林荫小道。猛然间,我抬头看见了背着蓝色书包、穿着校服的吴鸣。他慢慢地向远处走去,没有打伞,头顶的树冠时不时有雨水落
75岁的叶培健已经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整整奋斗了53年,为之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位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 国家荣誉称号。  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迈开了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启之后第五个月球探测计划。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叶培健院士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在没有任何经验、数据参考的一张探月白纸上,先后攻克
清朝诗人马苏臣有首诗:“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有的书上是这样翻译的:五月里棉花开花了,八月里棉花晒干要收藏了。棉花开了预示天下人温暖有保障,如果棉花萎落了,那人们可要挨冻了。  可我觉得不对。  花开的时候,正是五月麦熟时节,天气正暖,棉花的花开得也正好。黄的,红的,粉红的,比酒杯还大,张着大喇叭,花心里是毛茸茸的蕊,好看得上得了画,可是很少有人真的将它入画。实在是因为
终于,春天的气息来了。经历几个月上午九点日出、下午十五点日落的英国冬天,眼前总算跳跃起了鲜嫩的颜色。  气温一升到20℃,英国的年轻人便换上夏装,躺在草坪上,开始享受日光浴了。尽管这时候的我还依然裹着毛衣外套,随着时不时飘来的乌云瑟瑟发抖,但我爱它这冗长的春天,万物复苏的速度慢了一些,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看看那些正在努力挣脱冬日寒冷的地表,那些刚刚冒出花朵的枝条,以及还未伸展开嫩叶的小草。  每
有一次聊天,宁卉对她的朋友说:“我是一个不规范的国际新闻记者。”  比如手机里的突发新闻提醒功能,宁卉是常年关闭的。明明只要设置一下按键,她就能关注到天下大事,然后侃侃而谈一番,可她偏不,而是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人和事。记者的形态有很多,可宁卉绝不是刨根究底,去寻找能够打开“真相魔盒”钥匙的那一种。  宁卉曾在刚果(金)港口城市马塔迪参加过一个家宴。家宴主人是中国人老韩,他开着一家杂货店,在刚果(金